黑铁基岩:钢铁之手战团时代架构概述——大贤者的小课堂

钢铁之手在大清洗时代后,因为交易和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接受了基利曼的阿斯塔特圣典,并且在实践上也确实部分采用了圣典的架构来构建战团时代的铁手;但是,铁手终究还是钢铁议会所统领的战团,他们也并没有照本宣科的去使用圣典,尤其是他们作为美杜莎人的那种高度实用主义的思路使得圣典在铁手的落地算是典型的“美杜莎\铁手特色的圣典模式”,他们以高度理性与程序化的思维模式,吸取了圣典中合理的部分,又在同时保留并改进了铁手的很多原有的传统与模式;并且还将两者又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最终造就了铁手在战团时代高度严密且组织化的战团架构。
在铁手接受了圣典后,原来的铁手军团按照战团被分割,其中比如红爪战团就是莫拉古整个大氏族单独构成的;而继承了铁手之名战团,则由伊斯塔万5悲剧后,在美杜莎重组议会以及之后支持议会的,同时也是最初在美杜莎上支持费鲁斯的十氏族构成。而十氏族,则在圣典结构下,被分为了对应的十个各成体系的连队;同时,每个氏族也会在美杜莎名为“钢铁之月”的超级地壳潮汐运动时,在美杜莎的赤道附近的费尔加泽山脉附近的相对安全的地方去进行征兵,并且是每个氏族单独征兵;而氏族选好新兵后,会分别按氏族送到美杜莎之眼附近的设施内进行改造,然后在其内部进行残酷的淘汰训练后,才算勉强合格能举行入团仪式;而入团以后,所有的新兵都会先到多弗克氏族去作为侦察兵进行战斗,在完成一定的击杀成果后才能升入自己原本的氏族中去。而这样的十个独自作战体系使得铁手并没有像圣典一样有相应的后备连队,但是这也使得他们经常可以将全部十个氏族全部投入作战,因为他们每个氏族都有独立的体系可以自我执行补员到战斗全部任务,而氏族这种全面战斗的特化使得铁手经常发挥出超规格的战斗力。

另一个铁手与其他圣典团的明显区别,则是铁手没有像其他圣典团一样的单一军械库;正如上述所说,铁手是十个独立的氏族连组成的战团,而在氏族的模式中,氏族的坦克、军械等等和他们的战士一样都是属于氏族的东西;并且因为铁手的善于武器制造与维护,使得每个氏族也有属于自己氏族,并且适应其战斗风格的特化改造乃至其氏族独有氏族遗物,甚至有些武器都有可能是费鲁斯年代打造的圣物,这就使得每个氏族都会自己组建自己的军械库来单独管理与运行自己的武器与装甲,这也使得诸如卡拉古氏族试图借用博古斯氏族为自己打造的捕食者坦克会是一件违反传统,更是一件会使得使用者十分不习惯的事;当然,由于铁手没有固定的战团要塞修道院,这使得多数的氏族都会将其军械库主要建在其“征服之庭”这种超巨型移动要塞中,并且会在美杜莎和各个氏族的战斗母舰上维持同样的设施和储备;也由于铁手对装甲力量的偏好,以及他们与的机械教密切关系,这使得任何一个氏族的军械库都显得十分的庞大,而在铁手战士眼里,这些装甲与他们手中的爆弹枪的区别并不大,所以尽管多数铁手坦克都是机仆驾驶的,但是铁手战士们也依然会在他们的天赋加持下,轻松驾驶并维护他们所拥有一切载具,而且将这些载具运用的如臂指使;同时,如此巨大的军械库也使得每个氏族都保有一支不小的技术军士队伍与堪称惊人的机仆队伍来辅助军械库的管理。
当然,铁手作为一个由钢铁议会控制的战团,其各种圣物与家底更是十分丰厚,无论是美杜莎之眼还是戈尔贡锻炉都储存着大量的这些东西;而这些强大的圣物与后备力量就都是由钢铁议会所控制,尤其是各种圣物和神圣无畏以及各种兵源都是由钢铁议会进行分配和管理的。另外,作为钢铁议会的权威,铁手的隐修室、药剂室、智库馆也都是由钢铁议会统一管理的,并且其内部也和其他战团的权威系统不同,也有自己的内部小议会;至于铁手战团铸造大师,他虽然不隶属于任何氏族,但是他是直接对钢铁议会负责的,其负责管理除了各个氏族外的大设施和各种圣物,并还会协调各个氏族的军械库,并且也是铁手最强的技术专家,会在各种需求和秘密项目时担当负责人。而这些额外资源的分配,也是钢铁议权威得体现。

铁手的每个氏族不仅都独立作战,其更是有着其各自特化的战斗传统与习惯以及定位;比如索拉古氏族就是专门对那些给铁手提供各种战争物资以及各种关键资源的世界进行特化防卫的氏族,而他们的经常就会在这些靠近美杜莎的星区中间随时准备进行支援与防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铁手的氏族连一旦加入,就会给作为证明给其脊柱处装备“熔炉之链”,这种类似脊柱的东西这种设备会直接整合到其脊柱之上,并且按照每个氏族不同会由不同的材质制成,其可以强化铁手的反应等等能力,更是一个新兵加入氏族的证明,更是其在氏族中地位与身份的证明,这也使得一位战士加入氏族以后就很少会更改其氏族;但是作为一个战团,铁手也是有少数的战士会在氏族之间进行流动,尤其是当有议会高层命令或者得到升迁的时候,铁手的战士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转籍到别的氏族中去;而一旦转籍,其原本的熔炉之链就会拆下,然后换成其转籍到的氏族的熔炉之链。
铁手另一个与其他圣典团巨大的不同,则是其战团指挥权的不同;自伊斯塔万5背景之后,一部分的铁手便历经千难万险之后得以返回美杜莎,并在那里建立了原始的钢铁议会,以试图重组铁手;而在那时,铁手就下定决心,不再重蹈原体的覆辙,不能在由单一的人完全领导铁手,而是采用议会的形式,在不同的事情上选出不同的人来进行领导,并且在事情结束后就归还权力,而这一切在格萨卡氏族领导的回火会议后便完全明确了下来;也就是之后氏族会议的正式化,而每个氏族理论上都至少有一位自己的铁父在钢铁议会中代表自身氏族的利益,然后再结合其他各种顾问与火星的特使,共同形成了铁手的钢铁议会系统(当然,为了体现铁手与机械教极其密切的关系,在钢铁议会里有一个常设的席位叫“火星之声”,火星之声作为机械教代表可以参与钢铁议会的一切事务,并且有三位常设的席位可以在任何时候为铁手提出必要的建议,甚至可以在一些氏族的铁父缺席时暂时代行他们的投票权)

而这种安排使得铁手并没有一般战团意义上的战团长,而只有面对大战,需要多个氏族共同出击并且统一指挥的时候,钢铁议会才会投票选出一位最适合眼前战争的铁父升格为战争领袖,以获得暂时的全战团完全指挥权限,并在作战结束后会立马上交所有的权限。当然,为了在对外时方便交流,也是为了代表议会的多数,钢铁议会会常设一位“议会之声”作为对外名义上的战团长角色,来应对战团长级别的外交场合,以及会在必要时对外发声,而在议会之中时,议会之声则往往是和其他铁父平起平坐的存在,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大多数时候,都大概率是多数派的代表,这使得他发言可能分量更重一些,但是除此之外就和其他的铁父几乎没有区别了。
当然,为了表现铁手是遵从圣典的战团,铁手在那些圣典确实合理地方也很好的遵从了圣典体系;当然,更大的因素则是为了让审判庭的警惕之眼们放心,毕竟铁手还是比较讲政治的一个战团;而这种在采纳与防范的妥协的结果,就是铁手在氏族连的组织上很好的贯彻了圣典的要求,每个氏族连都是标标准准的十个小队一百人,而铁手在这方面的良好表现,几乎使得审判庭在这方面对他们十分放心(对审判庭来说,至少表面如此)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钢铁议会对圣典满意,作为理性的集合体,钢铁议会收集了战团近万年的战斗数据进行了天量的验算与分析,从而发现并拟定了一系列方案与修正案来解决的圣典需要修正的问题,但是显然这是审判庭所不能允许的,于是钢铁议会就一直将这些项目秘密进行着;而随着基利曼的回归,钢铁议会也自然而然的向基利曼呈上了他们对圣典一系列的技术性修正建议,尽管其中大部分都在大裂隙张开后的各种乱流与干扰下,鲜有能抵达基利曼耳朵里的,而哪怕只言片语到了基利曼耳朵里也难以引起全面的兴趣,而这一过程持续了多年;这使得这些来自铁手的修正建议能否落地很大程度却取决于星语者、预言家的联合结果,而非铁手们理性的智慧所能决定的,而钢铁议会对这一情况也只能望洋兴叹……

而随着大裂隙展开与原铸星际战士的全部铺开,铁手也接受了原铸星际战士的援军与全套技术与装备,而因为铁手与机械教的密切关系与铁手本能的对强大的尊敬,铁手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接受并将原铸星际战士融入了体系当中(有一说一,火星造的原铸星际战士确实更亲机械教系统,这使得他们可能确实更容易融入铁手体系中)使得几乎所有的氏族都有着各种原铸星际战士的加入,甚至有了专门的原铸星际战士副官的职位:质询官,专门以原铸星际战士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主官进行辅佐;而多弗克氏族则依照传统直接接下了整个先锋星际战士的体系;而铁手的各个氏族的军械库也迅速的学会了一系列的原铸装备的维护、制造与运用特点,甚至开发并生产了以铁手技术改进的MK10衍生型装甲“坚铁神盾”;并协同氏族战士按照氏族的习惯迅速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战法;原铸星际战士的加入使得铁手们对于与机械的真正协调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著名的铁父、铸造大师费罗斯的身先士卒带领下,也有更多的铁手战士开始进行了原铸化手术,以求以原铸之力达到与机械更好的协调。
(至于各个氏族的故事,大贤者已经在之前的氏族巡礼中全部更新完毕,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