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数学眼光看道家》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道德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怎样在终南山修道成为神仙
B.图书管理员考试指南
C.怎样认识客观规律来指导行动
D.作广告推销仙丹
答案: 怎样认识客观规律来指导行动
2、庄子是什么人?
A.古代哲学家, 《逍遥游》的作者
B.古代军事家, 逍遥派武功的创始人
C.庄园主, 农家乐的发明者
D.修炼成仙的蝴碟
答案: 古代哲学家, 《逍遥游》的作者
3、关于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下哪句话不对:
A.老子和庄子是数学家
B.老子和庄子是哲学家
C.哲学可以帮助理解数学
D.数学可以帮助理解哲学
答案: 老子和庄子是数学家
4、中国女子排球队在2016年奥运会荣获冠军,下一届奥运会能否夺冠?如下哪句话比较符合老子“知不知上”的原意?
A.由于我们是2016年奥运会冠军,所以下一届一定是冠军。
B.谁说我们下一届不是冠军,就是给我们抹黑,必须向我们赔礼道歉
C.虽然我们上一届是冠军,但还有缺陷需要弥补,下一届才有可能卫冕夺冠
D.圆的,谁得冠军全靠运气,不必认真训练,只要听天由命
答案: 虽然我们上一届是冠军,但还有缺陷需要弥补,下一届才有可能卫冕夺冠
5、牛顿运动定律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却又被爱因斯坦修正了.这说明了:
A.牛顿被爱因斯坦颠覆了
B.全世界被牛顿骗了几百年
C.牛顿与爱因斯坦谁对谁错, 应该由微信群友投票决定
D.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一步步前进,牛顿前进了一步,爱因斯坦又前进了一步,永无止境
答案: 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一步步前进,牛顿前进了一步,爱因斯坦又前进了一步,永无止境
第二章
1、以下哪句话最接近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的原意:
A.道不能说出来, 所以根本不存在.
B.能够说出来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规律, 与真正的规律总是有差距.
C.可以走的道路, 经常堵车不畅通
D.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是说不出来的, 所以没法学习.
答案: 能够说出来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规律, 与真正的规律总是有差距.
2、以下哪句话最接近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原意:
A.皇帝管地, 玉皇大帝管天
B. 天、地、人的行为都要遵从客观规律
C.人制定法律管土地, 土地办法管天, 天神的法律管所有的道理
D.圣人制定法规管理天、地、人
答案: 天、地、人的行为都要遵从客观规律
3、以下哪件事不体现老子说“有生于无”的道理。
A.郎平虽然不能上场打排球,但她训练和指挥导致了女排夺取奥运会冠军。
B.科学知识虽然不是物质,但人类可以利用科学知识创造物质财富。
C.伽利略出于好奇心理发现了摆动的规律,惠更斯却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钟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原子弹是以铀为原料制造成的。
答案: 原子弹是以铀为原料制造成的。
4、以下哪件事不体现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的道理:
A.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灭了六国,是法家理论的成功。
B.秦灭了强盛的六国, 却被陈胜吴广发动的起义推翻了。
C.法家的理论让秦国由弱变强,一统天下,却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D.李斯功劳很大,官居极品。最后却被腰斩。
答案: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灭了六国,是法家理论的成功。
5、如下哪些话接近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原意。
A.求领导给你办事,先给他送礼。
B.你要想整谁,就先给他点好处。
C.当你得到好处的时候,就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
D.如果你得到了好处,赶快为社会和他人多作点贡献。
答案: 当你得到好处的时候,就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如果你得到了好处,赶快为社会和他人多作点贡献。
第三章
1、曹操攻打袁绍.他部下很多人劝说他不要打。说袁绍实力比我们强,与他对抗肯定要失败。结果曹操打赢了。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置那些当初反对打仗的人:
A.把他们杀了,免得别的人再反对自己。
B.让他们做检讨认错,根据检讨的深刻程度决定怎样处罚。
C.表扬他们提意见提得好, 提醒了曹操弥补自己的缺陷,取得了胜利.
D.现在不批评也不表扬,等到以后秋后算帐.
答案:C
2、如下每个选项都包含两句俗话。其中三个选项的俗话都是对的,分别适合于不同的情况, 体现了“非有公是”。下面哪一项俗话只有一句对,另一句不对,没有体现“非有公是”。
A.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B.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 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C.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 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D.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答案:D
3、湖南四川等地吃辣,江浙不吃辣。应该怎么办?
A.由医学家研究吃辣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害,根据研究结果颁布法律,全国统一强制执行.
B.由微信网友投票,根据投票结果,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颁布法令,全国统一强制执行.
C.由医学专家研究哪些地区适宜于吃辣,哪些地区不适宜,根据研究结果颁布法令,对不同地区作不同规定,强制执行。
D.每个人自行其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医学专家可以发表文章指导,供大家参考。
答案:D
4、如下哪些事件体现了“有生于无”的道理:
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却迅速灭亡
B.李斯权倾一时,却被腰斩。
C.周武王重用姜尚,灭了商朝。
D.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建立了蜀国。
答案:CD
5、如下几种学习方法,哪一种最好?
A.听老师讲课。
B.自己看书自学。
C.观看网络课程自学。
D.只要有机会听老师讲课,看书,看网络课程,就尽量采用,获取资源,再通过自己思考消化吸收。
答案:D
第四章
1、如果有人鼓吹“三八二十三”,如下那种处理方式最符合老子的道德经:
A.找一个权威的老和尚来判决
B.找一个权威的数学家来判决
C.找一个权威的风水师来判决
D.拿三堆硬币, 每堆8个,让他数一共有几个硬币
答案:D
由于篇幅有限,完整版可移步公号免费下载,见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