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货物出舱画面首次公布!为什么说,货物气闸舱是“逼”出来的?

2023-02-12 20:00 作者:熹天取经  | 我要投稿

详解空间站货物气闸舱


【货物气闸舱什么结构?】

现在看到的就是货物气闸舱,是个圆柱体,长2.3米,直径约2.2米。这个大小不是拍脑袋出来的,一方面,它能保障货物有充足的空间安全转运,另一方面,又能减少出舱时气体损耗,提高空间站的气体利用率。 

 

【为什么货物气闸舱和载荷舱是嵌套的?】

这是梦天实验舱创新设计的独特的主结构形式。有三大优点:

第一,从结构角度来看。货物气闸舱一头连着工作舱,一头连着资源舱。但是工作舱直径4.2米,货物气闸舱直径2.2米,差了不少,很难直接作为连接两头舱段过渡结构。这个很好理解,两头大、中间小,这个结构肯定不强啊。那在货物气闸舱外边,套个大直径的载荷舱,起到了连接作用。尤其是发射的时候,载荷舱暴露平台是关闭的,载荷舱就形成了封闭的大直径圆柱壳体结构,有利于保持整舱刚度和局部强度。

第二,从保护的角度来看。载荷舱把货物气闸舱整体包起来了,夹层里安装舱外流体回路等设备,可以充当货物气闸舱和这些设备的防护层。

第三,从载荷安装角度讲。载荷舱有可以打开的暴露平台,对地方向的打开了,能露出来货物气闸舱的出舱口。这个画面看的很清楚,这是载荷舱对地方向的暴露平台,打开的这个是货物气闸舱舱门。这样的好处是,暴露平台打开了往外翻,等于是扩大了舱体面积,可以放更多的暴露实验载荷。而且两个暴露平台,一个正对天,一个正对地,能满足实验需求。


【货物是如何出舱的?】

第一步,开内舱门,把载荷装在自动转移机构上。这就是张陆在装,这是出舱的货物,这是转移机构。注意这里,这是为了让机械臂去抓货物的。

第二步,航天员离开货物气闸舱,关门;

第三步,货物气闸舱泄压;

第四步,出舱舱门打开,转移机构转个弯,把载荷送出舱;这个画面,就是把货物送出来了。

第五步,机械臂抓住、带走载荷;

第六步,转移机构撤回到舱内;

第七步,出舱舱门关闭,货物气闸舱复压。

那反过来,倒放一遍,舱外载荷也可以通过货物气闸舱,回到舱内。

 

【货物气闸舱有何特点、优势和意义?】

货物气闸舱外舱门宽度达到1.2米,比问天气闸舱1米的舱门要大,而且是方形的自动移门。单次运送货物包络可以达到1.15米×1.2米×0.9米,重量可以达到400kg。

而且,咱们的要转90度,所以还得做到三个得。行得稳、走得远、停得准。

行得稳,转移机构有变速启停控制能力,不管走直线,还是转弯,都平稳过渡,没有新手司机的猛刹、点刹,甚至油门当刹车。

走得远,转移机构能实现大行程运动。

停得准,货物送出舱后,转移机构能马上停稳,精准锁定位置和姿态。

那货物气闸舱最重要的意义,是提供了“舱内外过渡”的工作间。有了它,有些载荷就不用航天员接送了,降低了安全风险,也省下了航天服,延长了航天服使用寿命。航天员出舱,可以更加专注于必要的舱外装配、维修这些工作。同时,转移机构和机械臂配合,航天员不方便搬运的大载荷,能被迅速送出舱外或者接回舱内。这对未来大型舱外设施维修维护,非常有利。

 

【如何释放小卫星?】

小卫星出舱的过程和货物出舱基本一样。

不一样的是,释放小卫星有个专门的微小飞行器释放机构。平时,释放机构放在舱内,需要放卫星的时候,航天员按立方星的规格在轨组装。立方星装好之后,释放机构就按照货物出舱的方式出舱。机械臂去抓释放机构,调整姿态,找准方向之后,释放机构就像弹弓一样,把小卫星以规定的速度弹射出去。释放机构单次最大载客量,是36U立方星或百公斤级微卫星。U是Unit,立方星基本单位,1U体积是10cm×10cm×10cm,差不多一个手掌大小。

 

【咱们空间站有哪些货物已经出舱?】

目前,公开报道的有两个。能量粒子探测器和等离子体原位成像仪。

其中,能量粒子探测器是1月7日出舱的,安装到了问天实验舱的暴露载荷适配器上,它长成这样。

能量粒子探测器,主要是用于测量空间站轨道中,各类粒子,比如,高能质子、电子、重离子和中子的能量、方向、通量等等的。可以为航天员出舱时间窗口选择提供准确的一手数据。可以用于空间站在轨安全管理,为新材料和生命实验提供关键参数,还可以用于发现重大前沿科学问题。

咱们空间站的能量粒子探测器,是国际首台粒子种类最多、能谱范围最全最广的探测器,有4个探测模块,能实现多粒子种类、宽能谱覆盖。

 

【为什么说货物气闸舱是被“逼”出来的?】

本来最初的设计是没有货物气闸舱的,是没有的,是改了方案,“逼”出来了这个舱。

最开始,实验舱Ⅱ,那时候还没有梦天这个名字。主要任务,是装载多功能光学系统,大约一半的空间都是干这个的,而且是设计成开口结构。这本来就不容易,科研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攻克了结构力学设计的“传力路径差”“整舱刚度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难题。可是,没想到,这时候改方案了。

因为,如果舱Ⅱ放光学系统,没办法像独立的太空望远镜那样,自由指向,也不能长时间对着一个方向连续曝光。就算舱外架个望远镜,也会有振动问题。最后,提出了独立的太空望远镜,就是现在的巡天光学舱。

科研人员挑灯夜战、攻坚克难,用了两个月,论证了一个新方案,主攻方向就是拓展应用能力。在维持原有结构构型和平台功能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货物气闸”功能,再用嵌套式构型,“三舱”变“四舱”,有了载荷舱。这样,展开式暴露平台、自动舱门,载荷进出滑台,这些新机构也出现了。这才有了,咱们今天介绍货物气闸舱和载荷舱,也才有了现在的梦天实验舱!

这真是天宫入梦,梦圆天宫。

 

货物出舱画面首次公布!为什么说,货物气闸舱是“逼”出来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