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春雪半两 chapter 14.11

11.别样中元
明日就是中元节了,燕京城上下洋溢着一派喜气。
燕京城月试专用的大校场,早已装点一新。当月的月试难得的延后至当月十五,适逢中元佳节,遥想起往年中元节的热闹情形,燕京城百姓各个都是跃跃欲试、心潮澎湃。
中元节当晚,燕京城取消宵禁,夜市连早市,摩肩接踵,通宵达旦。
说来也怪,民间传说这中元之日,是鬼门开启之时,大多数地方的百姓都不敢在夜里出门,而这燕京城偏生要在这日取消宵禁,还真是让人费解。
为迎接中元节,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起了荷花灯。置办不起花灯的人家,便在门口放上一支蜡烛,待到夜幕降临之时燃起。
慈济寺当日会召开盛大的超度法会,盂兰盛会将在寺外的那条长街上举行,各式的吃食,多样的物品,名目繁多、琳琅满目。各路商贩们一过子夜便早早地来到街上抢占摊位,待到天明之时,便会形成整整齐齐地四大排摊位,蜿蜒而下,一眼望不到尽头。远远地看去,像是一条巨龙,中间的过道只容得下两辆马车并排行驶。于是,众多虔诚的信徒香客会连夜提前将大量的供养物品亲自送往寺中,以免当日在路上耽搁了行程。
陈夫人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自是不会错过这场法会。那日,陈府家丁出门采买,便是为了采办十五当日的用度及余下的供品。
因着中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陈夫人这供养倒是更加丰富了。不仅为慈济寺全部的僧侣准备了僧衣、五色果品、僧鞋,为了配合当日例行的施粥,陈珂还特地准备了上好且丰足的八种谷物作为八宝,带领自愿留下的士兵,参与到熬制过程之中。直到子夜,方才在众人的催促之下,匆匆赶回了驸马府上。
回到府上,陈珂径自去了东厢的公主阁,因为西厢的香君姐姐回了娘家,陪伴娘亲筹备十五当日的供养,这几日都没歇在驸马府上,陈珂虽是思念成疾,但也只得埋在心底,毕竟公主殿下面前,的确不太好将想念她人的话,时时挂在嘴边。
驸马府上下早早地便备好了十五的用度,按着习俗,和合巷中有十三公主和驸马爷这样的皇亲国戚,她们自是要为巷内的每家每户备上两盏荷花灯,于十五当日卯正之时,分送至各家各户,以示友好亲和、谦谨恭顺,以求邻里之间和和美美,和谐共处。
不过,一向慷慨的驸马爷陈珂,这回不仅准备了精美的荷花灯,还亲手在上面题诗,用上好的漆木盒盛着,香君姐姐又用她的一双巧手编出了精美的同心结,垂在漆木盒的顶端,与事先备好的香君姐姐亲手制作的特色点心,准备到时一并送去。
驸马府西厢特地留了一间屋子,专门用来祭祀祖先。陈珂不敢供奉母后的灵位,只放了一个空的牌位,在正中的位置上,风雨不改的早晚瞻仰祭拜。平日里负责打扫的丫头,虽觉着奇怪,但从未多嘴,依旧每日恭敬地擦拭一新。
近来,为了即将到来的月试和中元节,陈珂忙里忙外、忙前忙后,既要照顾着陈府的大小事宜,帮助陈夫人筹备供养和家用,又要忙着自己府内的大小事宜,还要抽空练武、应付那位阴晴不定的小公主。幸而有香君姐姐在身旁陪伴,尚可聊以自慰,不然她或许会觉着自己当真是要疯魔了吧!
说到别样中元的别样,多半是由于它遇上了月试。
按着燕京城的习俗,通常月试会在每月初十举行,但过去这一月变故太多,月试不得不推迟到中元节当日一并举行。中元节是一个敬祖孝亲之日,于是本月月试特地增设了一个试前祭祖的环节,皇帝陛下再次亲临现场观礼。由礼部选派的礼官主持,皇帝将同与会诸位同行祭祀大礼。
香君姐姐和十三公主作为陈珂的家眷,自然是要亲临现场观礼的。陈夫人原本也受邀参加,但皇帝得知其欲于中元当日在慈济寺大行义举、普济众人,闻之甚是欣喜。他随即命户部开仓,全力资助陈夫人施粥的善举,以求西征大军一切顺遂。这下子,原本是陈家上下自行负担的善事儿,倒莫名地演变成了官方的善行义举,演出了好一幅官民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话说,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陈夫人,在得知杨可璐受伤尚未痊愈之后,竟破天荒的亲自来到了天香楼探望杨可璐。正在楼上忙着看“账本”的公主殿下,听到王秭歆的那句,“你的好婆婆陈夫人来了!”
“婆婆她人在何处?!太失礼了,我竟不知她要来此处,不知婆婆此来所为何事……”公主一时间竟有些惊慌失措,王秭歆倚门轻笑,她带着一丝玩味的表情,瞧着眼前的小公主如此慌乱的模样,不由得啧啧称奇。
“哟!咱们一向自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十三公主殿下,此时,竟慌乱成这般样子!啧啧啧,真是奇景奇景啊!”王秭歆倚在门边,像往常那般调笑道,公主正欲开口说话,王秭歆倒是抢先继续道,“人家陈夫人啊,不是来看你我的,是专程前来探望我们家那位的!”
“哦?是特地来看杨大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