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评||积极探索情知互助教学新模式 努力打造子长中学教育新高地

初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以中学实生不断扩大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子长中学推出情知互助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为了打造子长市中学教育新高地,就应该积极探索情知互助新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科学性、亲和力、融合度。
“情知互助”是一种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理念。从教学主体上看,这一教学理念提倡教师互联、师生互动、学生互助。从教学内容上看,这一教学理念提倡知识情景化,情景知识化,以知识融入情景,以情景贯通知识。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越来越呈现平等化、多样化的趋势,对“情知互助”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要积极探索情知互助教学新模式,不断优化情知互助教学方案,坚持以校情为最大实际,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学校发展目标,着力打造子长中学教育新高地。
以子长中学初中一年级为例,该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大门,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年级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情绪极易波动,行为容易冲动,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处于叛逆期,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现良好,但从整体来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不强,不利于“情知互助”的教学理念的实施,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课件制作的水准有待提高。课件制作是一门学问,从logo徽标、字体编排,再到内容编制等,都要精心准备,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感,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爱上道法课。在实际的课件制作中,存在字体色号不统一、内容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还存在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不衔接的现象,这样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较好引导学生探究式、自主式、互助式和互动式学习,传统教学法仍占大比重,教师教学思维更新缓慢,教学方式单一化、刻板化问题急需解决。再其次,教学实施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契合度较小,未很好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教学环节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最后,“情知互助”的教学理念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在于“人”这一因素,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程度需要不断提升,从而真正达到以学生为本的“情知互助”新境界。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给出了以下解决对策:a)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的教学全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案,精心制定教学策略,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善于调动学生感官感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亲和力。b)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并充分运用空闲时间,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亲身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独特魅力。c)教师和学生要切实理解什么是“情知互助”,怎样做到“情知互助”,努力形成“教师互联、师生互动、学生互助”的教学局面。d)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并结合教学实际自主研发本校学生容易接受的校本教材,同时要优化奖励机制,鼓励优秀学生更上一层楼,并耐心帮助后进生不断取得学业进步,做到以学生为本。与此同时,要善于运用新科技手段,打破思维定势,依托思沃白板,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作为子长中学的教师,不仅学历、能力要过关,也得积极探索情知互助教学新模式,努力打造子长中学教育新高地。作为子长中学的学生,要了解校史,把握青春,展望未来。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子长中学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