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学渣的独白
我最近看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h411C7SW的一个视频,名为在清华排名第一又怎样,我还是个失败者。视频里的这位大佬认为自己在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自己不知道要干嘛,总是按照别人心里的目光而活。
作为一个985的学渣,我与他完全相反,但却无比羡慕他的生活,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那么我希望我有足够的运气,不走我现在的这条路。或许真如那句话所说,生活就像一个围墙,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故事。
从初中开始,我的数理天赋得以显现,我可以轻而易举的拿班里第一。由此我知道,数学物理可能是我要做的事情。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数学竞赛,种种原因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也乐在其中。最后,成功地考入了某个末流985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以为,去了大学,我可以自由地学习我喜欢的,几乎每天一有时间就会泡在图书馆里,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学了很多,收获颇丰,但考试不考。而考试考的东西我也并没有落下,课程进度我也完全跟得上,甚至我觉得在这群人当中我的天赋依然不差,实力也不俗,但出现了一个大问题:我讨厌考试。
因为,为了考试我不得不停下我手头上的工作,然后去复习那些PPT,毕竟谁背的好谁就分高。大把的时间投入只能换取那2、3分的增量,这不是我想做的事,而去做我想做的事又感觉不把考试当回事。所以,别人考试周都在积极复习,而我在放假;别人考试成绩90+,而我80+。没错80+,可能不大符合各位读者对于学渣的内心标准,但确实是学渣,因为90+的太多了。然后,潜意识就会把这一切归结于考试制度导致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到现在,考试的前几天,考试已经成为了我的梦魇,想到考试就胃里反酸。所以,现在别人考试周都在积极复习,而我在生病;别人考试成绩90+,我依旧80+。
总结起来,我对于考试的厌恶根源在于,考试阻碍了我学习知识的进度,占用了我探索可能性的时间,而得出的结果又是不甚公平的。80和90真的差很多吗?曹则贤:蹉跎大爷说读书(20200507直播完整回放)这期视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问的,相信会给你们答案。但是,就是因为成绩上的差距,我可能无法再到更好的平台上进行自己的研究了,在制度的大山下,我如同孙猴子一般被压的死死地,而自己还却暂时没有达到闹天宫的实力。因此,没人会有时间去了解我真实的实力,没人会有精力去安排发挥我的特长,我不甘心。
现在,说回正题,我为什么羡慕这位清华大佬。
因为,得而不求比求而不得幸福得多。我也希望我可以没有自己的欲望,而去遵循即定的规则,毕竟以我的天赋和能力,走这条路是最划算的,最讨好的,拿个第一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这样我就可以去更好的平台,有更好的名声,完成资源的原始积累。然后,我再去探索各种可能性,找到自己的兴趣,用着积累起的资源我就可以坚持自己的兴趣。所以,总的来说,那些迷茫的人,尽管迷茫却前途光明。
而我,偏偏走了另一条路,没有资源与积累,没有更好的平台,却过早地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放弃的就是世俗。没了世俗和资源,想安心研究?想出成果?少做梦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怪圈,我想安心研究,就不想考试,但是不考试就无法进入更好的平台进行研究,而怪圈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不合时宜地知道了自己的兴趣。
得而不求,起码他还有自己手里切实得到的东西。求而不得,却只剩下了欲望。如果,让我重来,我希望我有足够的运气去做和清华那位大佬一样的人。迷茫、稀里糊涂地活着总比一清二楚却又痛苦地活着好。
文章到这应该已经结束了,在文章最后,给大家避个坑。大学是为了分配资源而存在的,成绩与利益才是硬道理。而兴趣和爱好本就是奢侈的事情,如果无法让兴趣和爱好变现的话,就别太把兴趣和爱好当回事,以免一无所得,买不起房,吃不上饭。希望大家都比我好,不要走我的老路,把精力放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