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2023-06-21 11:01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 我要投稿

一、项目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XX市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XX化工集团股份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地点:XX市XX区化工产业园

5、占地面积:项目占地面积369.8万平方米

6、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000000.00万元

7、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生产区、环保区和公共服务区,重点引进以复合纤维材料(碳纤维)为主的高新材料产业和推动生产各类催化剂、助(溶)剂、电子化学品,生物化工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以及高附加值、低污染生物质能源、精细化工领域相关产品和项目。

二、项目背景

精细化工是石化和化工工业的重要组成类型。精细化工分为传统和新领域两部分。传统精细化工主要包含:医药、染料、涂料和农药等;新领域精细化工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剂、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等。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精细化工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产业集群化,工艺清洁化、节能化,产品多样化、专用化、高性能化。

经过多年发展,精细化工也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目前,我国有精细化工生产企业8,000多家,生产各类精细化学品达3万种以上,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达到40%左右。我国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精细化工产品也实现了出口,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在过去5年间,全球石化化工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剧烈波动而起伏。特别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从2020年4月起,全球石化产业跌入谷底,在经历了数月的调整之后,到2020年底,全球石化产业才得以缓慢复苏。进入2021年之后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全球需求的复苏,石化产品价格一路飙升,石化企业一度获利颇丰。

从供给侧来看,自2019年起世界基础石化原料(三烯、三苯和甲醇)在中美两国主导下,新增产能再创历史高峰。到2020年,世界多个石化项目因生产经营及投资环境变化纷纷做出调整,约10%的产能建设计划被推迟,直到2020年底,全球石化产业才缓慢复苏。东北亚继续驱动全球石化产能扩张。以甲苯(PX)为例,全球产能继续增加,新增产能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2020年,中国PX产能达到2,590万吨,2021年预计新增产能1,440万吨,2022年预计新增产能770万吨。与此同时,传统的化工产业强国如西欧、日本、韩国等国家由于油气资源匮乏、基础化工原料成本较高、国内消费市场增长停滞等原因,其大宗化工产品竞争力逐步降低。为应对全球竞争,西欧、日本、韩国等传统化工强国逐步减少大宗化工产品产量,重点发展高端化工产品。欧洲关闭炼厂,日本乙烯产能连续减少,这些地区和国家转向发展差异化产品,利用技术、产品和服务优势,坚持发展并输出高端化工产品。另外,美国作为乙烯的主要扩能地区,新增产能约占世界增量的一半左右,但这背后仍少不了来自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的亚洲资本。

从需求来看,因疫情导致汽车、建筑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大幅放缓,ABS等耐用产品消费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2020年全球石化材料消费萎缩近7%。

在贸易流向方面,全球石化产品贸易流向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量美国聚乙烯等产品绕道东南亚、日韩等地区进入中国市场,东南亚和日韩等地区自美进口及对华出口均呈现大进大出态势;同时,为了分流过剩出口压力,欧洲自美进口几乎翻番,导致中东减少了对欧出口转而加大对中国出口,2020年增速达到10%。

目前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约为1.5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约为38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仍将以6%的年均速度增长。世界精细化工业最发达的美国、欧洲精细化工率已达 60%左右,日本、德国已接近70%,瑞士的精细化工率已超过 95%。

技术创新是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产品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以日本为例,在过去10年中日本合成染料和传统精细化学品市场缩减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开发功能性、绿色化等高端精细化学品,大大提升了精细化工的产业能级和经济效益。

随着贸易自由化、工艺技术普及和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快速增长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球化学工业的重心正在转向拥有廉价石化原料的中东、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而且经济增长很高的亚洲。北美、欧洲和日本的精细化工生产商越来越多地在发展中地区寻找增长机会,许多公司已经在亚洲和其他地方建立了生产装置。同时,中国和印度的制造商已经在几个精细化工市场占据重要位置。随着竞争加剧和成熟产品商品化,创新仍将是少数几个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

精细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农业、建筑业、纺织业、医药业、电子设备等行业。随着下游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精细化工材料的需求数量上升,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精细化工行业与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预计2020~2025年间,精细化工需求增长速度在5%~6%,其中某些大类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全行业均值,尤其是营养保健和电子化学品,总的来说,因为消费驱动型经济和工业化的兴起,新兴市场为精细化工行业提供了更具活力的前景。

我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已形成了产品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些行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如染料的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产量约占全球染料总产量的7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染料生产和贸易中心;医药原料药和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二,医药原料药出口量世界第一;我国是涂料产量和消费量世界第一大国;工业表面活性剂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仍与世界强国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研发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档次仍有待提高,行业内缺乏全球性领军企业。国内目前从事精细化工生产的企业有上万家,存在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竞争无序等问题,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结构性过剩现象比较明显,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如食品添加剂、农药、传统染料、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橡胶防老剂等过剩率均超过20%,光刻胶、电子特气、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催化剂、新型特种表面活性剂、食用香精香料、复合抗氧剂等产品自给率仍低于50%。基于产业基础及消费情况分析,医药及中间体、农药及中间体、涂料等行业是“十四五”昆明市能够发展的重点产业。

在医药及中间体方面,我国医药产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中95%以上为仿制药,仿制药仍是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主体。过去十年,受人力成本及环保压力影响,全球化学医药原料药产能逐步从欧美向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转移。目前欧洲80%、美洲70%的通用名医药原料药产能由中国、印度两国提供。从原料药产能来看,我国原料药产能约占全球的28%,已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消费市场之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肾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持续爆发,病人基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这对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增加了高质量仿制药重新瓜分市场份额的机会。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医药制剂市场的年均增速约为7.3%。综合考虑国内制剂市场和出口影响,未来五年我国原料药产量的年均增速将在7%~8%范围内。

在农药及中间体方面,2020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为214.8万吨,同比下降1.0%,农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277.3亿元,同比增长6.1%;利润总额为191.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当前我国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的农药企业向经济发展压力较小,劳动力成本较低,环境容量总体宽裕以及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相对丰富的地区转移趋势较为明显,如知名上市农药企业苏利股份、红太阳、扬农化工、蓝丰股份、利民股份、长青股份、利尔化学、一帆生物等,以及众多中小型农药企业已纷纷在湖北宜昌、重庆、四川广安、内蒙古达拉特、宁夏宁东、宁夏中卫、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投资,我国农药产业空间格局正在重塑。

在涂料方面,近年来市场需求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2020年全国涂料产量2,459.10万吨,同比增长2.6%,占全球涂料产量的39%。在建筑涂料方面,我国高端市场被国外品牌所占据,但国内企业正处于奋起直追的局面,以三棵树、晨阳等企业为代表的国产企业产能扩张之势十分明显,同时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国产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在特种涂料方面,我国特种涂料占比较小,仅占涂料总量的15%,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防腐涂料方面,高固含量、无溶剂涂料是重点发展方向;在隔热涂料方面,反射型隔热涂料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防污涂料方面,环保型防污涂料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防滑涂料方面,越来越多的军用产品走向民用。我国特种涂料正在逐渐走向以高品质、节能环保、技术引领的时代,发展涂料产业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涂料产品未来将呈现功能化、高端化、系列化、绿色化、上下游一体化等发展趋势。“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会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涂料产品需求潜力较大。此外,涂料生产过程主要是复配,化学反应较少,污染相对较小。

“十四五”期间,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能、低污染、低能耗的“三高两低”精细化学品将是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限制、削减或淘汰落后的产品及工艺技术,加大科研开发和科技创新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国内紧缺的、市场前景好的高端产品或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将是我国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唯一出路。

化工园区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安全统一监管、环境集中治理、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化工行业的主要发展阵地。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所做的全国性调研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16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48家。目前全国已形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过千亿的超大型园区17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的大型园区35家,100亿-500亿的中型园区219家,产值小于100亿的小型园区345家。其中超大型和大型园区产值占比超过化工园区总产值的50%,规模效益十分明显。

目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园区还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专业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安全环境风险较高,亟需出台政策引导化工园区规范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化工园区绿色安全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办法》,旨在指导各地规范园区建设和实施认定管理,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和绿色发展水平。

三、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200000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500000.00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2.12%,财务净现值(Ic=10%)52481.00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年,投资利润率17%。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


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