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春节旧俗志(2)
作者:张笑侠 益世报-北京 > 1930-02-02 初八日为“腊八”,讲究人家煮一锅粥,名曰“腊八粥”,要在太阳不出来就煑熟。说起这一锅粥来,真是了不得!有各种的米和豆,与各种干果子(叫做“粥果”)其中大概有白米,小米,黄米,江米,菽米,大麦,黄豆,绿豆,青豆,芸豆,玉仁米,红枣,栗子,核桃仁,瓜子仁,花生仁,榛子仁,棕子,圆圆肉,青丝,红丝等。此外还有,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反正这一锅粥也许花十元,也许二十元,也许三元二元一元八角,有钱的人家一定花的多。煮得了粥也是往亲戚朋友家去送,有仆人的人家,仆人借此也得一笔收入。到了二十日,各学房放年学了,戏园子封箱了,二十三日家家祀灶王,街上也有一种小阪,扣着两筐,满放着,糖瓜与关东糖,吆喝道:“关王糖咧关东糖!别忘了祀灶阿!”祀灶的时候,在灶王爷纸像前,摆上糖瓜,关东糖各一碟,草料(马的食物)一碟,凉水一碗,蜡台下有黄钱元宝千张(俗叫上天梯)。有两句俗谚说:“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烧完了香,用芝蔴秸松木枝把灶王纸像一烧设,“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不好少说”。供糖瓜与关东糖,是为把灶王的嘴粘住,他少说不好话,可是皂王能不能受大家的摆布,那是另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