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经验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少干”考研经验交流

2020-07-08 09:49 作者:专一快题  | 我要投稿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硕准研一

试少干总分第一,复试少干总分第一

很荣幸能够得到这次机会和小伙伴们分享我的考研经历,本文只针对考研路途上的心路历程以及少干政策相关介绍,希望这次交流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同时不足的地方欢迎各位同学留言交流。

如果你是已经在准备考研。那么首先要恭喜你,你和我曾经一样,踏上了了一条“不归路”,正在进行着一场未知的“修行”。

这条路上或许你会不断地回头观望,但不要在意,只要脚步不停就好;这场修行中你会发现你有多讨厌自己,讨厌自己不能早起,不能早早准备,不要担心,只要你还在坚持就好!


考研生活相对简单,几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或许会让你觉得生活从此枯燥无味了许多。

因此,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需要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确定一个目标,选择一个方向,走一条路。让自己去适应这种简单而又有压力的生活。

考研就像是一道选择题,我们在面临毕业走向下一个阶段的时间中,在升学与就业之中做出选择。由于每个人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做出的选择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我们是为何选择考研,或盲从,或圆梦,我认为只要选择了考研之后,就没有必要再去纠结。

我想谁也不想在本科最后一个阶段,给自己留下一段失败的经历,所以,冲吧!少年!前进吧!后浪!

没有任何理由,只是不想失败!

人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也常说考研就像是在走独木桥。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中,谁选择了一条对的路,谁做出更多的努力,那么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在这里,我想和各位小伙伴们说的是,考研的方向有很多,比如早早准备的保研、统考全日制学硕、统考全日制专硕、统考非全日制专硕、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退役大学生兵计划、国家的“双少”政策等等。

没错,考研确实像是在走独木桥,然而不要忘了,虽说是独木桥,但是桥可不止一座。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方向都比做是一座独木桥,但桥上人数却有很大差别,这也直接决定一个努力能否真实会得到汇报的关键。

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盲从考研,但不可盲从方向,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抓住应得的机会,才能收获应得的喜悦!

在上述的诸多方向中,每一个方向,都能决定我们未来3-5年的人生道路,因此,在我们选择的时候要对各个方向进行充分的了解,要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规划,而不是简单的只想到考研的成功与失败。

 比如说:对于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向考生来说,在该考生毕业后需要回原籍或者藏疆等边远地区服务5年(含第5年),因此这5年基本上也就决定了以后的工作地点与未来道路。

2.4.1院校选择

对于院校的选择,对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来说,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顺序(仅供参考):

(1)结合自身能力,尽可能选择学校、专业均强势的院校。

(2)首先以学校排名为主,按照强势985、普通985、优质211、普通211,这样一个梯队来选择(本科985少干请忽略)

(3)其次以专业排名为主,按照普通高校,但是专业强势的学校进行排名选择。

(4)最后,结合当年的名额分配表,进行选择!(名额多少决定不了你能否上岸,决定最终上岸的还是自己的分数,所以只要有名额就可以考,不要多想)


2.4.2科目准备

对于考研书籍的准备,在精不在多。对于写在书本里的知识,不同书籍大同小异,精研一本就够。我有几点关于科目复习小建议如下:

(1)尽可能拿到目标院校的考研一手资料,不惜金,但也不浪费。一套就好。

(2)孤身奋战未尝不可,但是要耐得住寂寞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指国家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人才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简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五部委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

计划从2006年起用五年时间为西部培养一批少数民族高学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为211以上重点大学,生源为西部省市区。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

毕业生一律按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到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硕士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8年。经费享受中央级高校研究生的拨款政策。

3.2.1少干的机会(优势)

(1)自主单独划线——分数普遍比统考生低

(2)不占统考生名额,与统考生不存在竞争。

(3)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不确定、与当年同届少干分数有关,但一般较低。

(4)该政策侧重理工医,工科专业优势明显


3.2.2少干的风险

(1)按省内分配名额录取,存在这高分未能录取的情况。

(2)各高校的排名录取工作开展方式不同,各年各高校政策变动较大,需要花时间打电话去了解。

(3)与统考无竞争,但和报考院校所有专业存在竞争,不同专业给分多少不同,运气成分很大。

(1)报考院校在自己省内的名额多少!

(2)报考院校的初试排名方式!省排 OR国排。

(3)本省内历年报考少干人数!

(4)本省内历年考各高校各个专业考生的分数!(和所有专业竞争)

优势是明显的,但是机会是平等的,最终决定上岸与否的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不麻痹,不大意,把自己当做普通统考生来对待,是一定可以上岸的。

                           希望来年的9月,大家可以共聚喻家山下1037的森林大学~



【考研经验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少干”考研经验交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