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昭明文选》导读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

《昭明文选》

唐代以前文章精华都在这了


文选与《诗》一起流传过去,地位差不多,文选在唐代地位很重要。原因:
1.科举以诗赋取士,《文选》成为了唐代科举教科书
李白前后三次模拟《文选》



韩愈、柳宗元学习《文选》


独立形成学问,成书不久后就成了一门显学。




侧重于对于字音字义的注释
李善注释事而忘意
李善之子李邕

《上李邕》




这些文选学术价值比较低,从《文选》从兴盛走向式微。文选在北宋和南宋影响逐渐衰弱。
苏轼对《文选》的态度:选取的文风骈俪,所以后来当时很多学子学习苏的文风,文选鲜少人学习。




明代是评点兴盛的时代


明代文选学理论程度很差,但是更加世俗化


清代是《文选》学发展的巅峰

清代选学进步:
1.较之前有所进步,精良的校勘
梁章钜《文选旁证》
2.系统综合的研究《文选》

3.与现实相结合来评价研究文选

清代骈文家争夺文坛的正统地位,桐城派推崇古文。曾国藩主张骈散结合,文选中也有很多古文。
五四时期,林纾倡导桐城文风。刘师培倡导骈文,“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白话文占据中心。
20世纪初到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出现“现代新选学”,更加综合整理的现代角度。

代表人物:骆鸿凯
现代的:屈守元《文选导读》、胡晓明《文选讲读》
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昭明文选译注》

《九辩》和《楚辞》很相似

秋天萧条的景致.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一致,开始了悲秋传统。

对问:《对楚王问》





用音乐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被人“不誉”,不被世人欣赏

形容自己不同流俗,说自己书凤凰,凡鸟是理解不了自己对比。



赋也吸收了《诗经》的劝谏功能
《楚辞》对赋的影响书手法上的影响,铺排。诸子散文的问答,庄子的寓言,纵横之文。



《登徒子好色赋》宋玉
劝谏我们不要贪图美色,



登徒子对不是美色的诱惑,仍旧饥不择食
宋玉:不为所动
张华:遵守礼仪

宋玉《高唐赋》


开篇:宋玉设置主客问答
楚襄王与宋玉主客问答,引出了楚怀王梦神女的故事
正文:云梦高唐附近的景致、物产、仙人聚会和狩猎
最后是警戒君王要处理好政治。
《文选》处在“情”的这一类
《高唐赋》和《神女赋》之间的连接关系。






只有王能梦到




铺排,各个角度写这个美人。

神女的气质,肤色想月光一样,美貌横生,散发着玉般的光辉。
衣品好,穿着精细华美的衣服,衣服长短合适说明身材好,步态美,龙一样的身子婉转
性情温和,谦卑柔和
句式:比喻,用花朵、月光、游龙等比喻。
句式错落,给人一种参差之感,音乐之美
另一段神女的描述


神女的身份不一般,只能去配君王


在仙境很美丽,动起来也是美丽的,描写神女在宫殿中走动的样子。神女缓缓走过来
神女站在床边等待,之后整理衣物,看襄王,眉目传情,完全不知道神女在想什么。情与理之间的挣扎,发乎情止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