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电声乐器开始涌入千家万户,琴童家长该如何应对?

2023-10-16 15:09 作者: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很多音乐爱好者或琴童家长应该都觉察到了,如今的乐器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原声乐器如钢琴、提琴之外,还有一类乐器的发展势头非常猛——那便是在高科技的加持下,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电声乐器。

按照目前常见的定义与归类,电声乐器泛指通过电来产生声音的乐器,包括“电乐器”和“电子乐器”两种。前者指具有活动结构的电动机械装置,如电钢琴、电吉他;而后者则完全由电路组成,如电子合成器。

以往我们了解到的电声乐器,往往出现在电子音乐表演中,由专业的音乐人操作演奏,新鲜刺激的音色可以给耳朵带来不同于传统原声乐器的全新体验。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声乐器涌向了普通家庭,成为很多孩子学习音乐的诱惑选项。

孩子们在感受到新奇的同时,家长们却越发地焦虑:电声乐器到底靠谱吗?选择电声乐器会不会毁了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力?

今天,我们通过了解一些常见的电声乐器,来尝试解答一下各位爱乐者和家长们的这些困惑。


走入千家万户的电声乐器


如今,提到家庭中常见的电声乐器,早已不再停留在几十年前大肆流行的电子琴。越来越多的乐器在需求的刺激和科技的支持下,出现了电声版本。

比如电声小提琴。

可以看到,电声小提琴没有传统木质小提琴的琴箱,所以并非像传统小提琴一样通过共振箱发声,而是通过电来发声,非常方便控制音量。

这就很适合那些平时担心练琴会扰民的家庭,将音量调小甚至可以戴上耳机,就能心无旁骛地尽兴发挥;同时也适合喜欢电子音乐的潮流青年,将音量调大或接上音响,电声小提琴还能适用于大型的露天舞台表演。

另外,被誉为“乐器之王”的管风琴,也有可以搬进家里的电声平替——双排键电子琴。

众所周知,传统的管风琴体积巨大,造价昂贵,只能出现在一线城市的大型音乐厅。而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省略了音管等装置和部分音栓,留下了键盘部分,尽可能保留管风琴特色的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放在家里非常方便。

“玖月奇迹”组合中的王小玮就是一名出色的电子管风琴演奏家。我国很多音乐学院都有设置电子管风琴专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选择了学习双排键演奏。

还有一种在近些年风靡起来的电声乐器,是一种集笛子、葫芦丝、双簧管、萨克斯等乐器演奏效果于一体的吹奏乐器——电吹管。

电吹管被称为一款零门槛的入门乐器,在演奏时不需要切换指法,一种指法就可以吹奏十二个调,所以基本不需要什么乐理基础就可以学会。

电吹管的音域也十分广泛,不仅有三个8度的,也有五个8度的,可以在高中低音之间自如转换,吹奏歌曲或演奏乐曲都可以不少限制;以及,电吹管还有非常丰富的音色音效,有的多达99种,演奏者可以挑选不同的音色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演奏电吹管的老年人

有趣的是,近些年来,民族乐器电子化也越来越明显。

民乐行业内出现了一系列电子二胡,电子古筝等电子民乐类产品,这类产品迎合了新奇、便捷等新时代用户的需求,包括胡琴、琵琶等越来越多的民族乐器也都有了电声化的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智能电子乐器正在涌入我们的生活。最近,国外有公司研发了一款名叫Chorda的多用途便携乐器,颇受年轻人的欢迎。Chorda的身形精巧简洁,却集多种乐器于一身。演奏者可以像键盘一样平放,也可以像吉他一样拿起来弹奏。

在同一个界面上,用户还可以自由探索吉他、钢琴、鼓、合成器等多种乐器风格;同时,这款乐器支持采样播放,使用者可以用它来演奏自己的声音。

从这些乐器的流行,我们可以感觉到,电声乐器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当这些乐器逐渐成为音乐学习中的趋势,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和抉择?


电声乐器不应该被妖魔化


对于很多琴童(或准琴童)家长来说,往往一提到电声乐器,就立刻如临大敌。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电声乐器就是模拟传统乐器的音色,是原声乐器的降维简化版,一旦使用这些乐器,就会“污染”孩子的耳朵,破坏对音乐的感知力,甚至“毁掉”孩子的音乐生涯。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事实上,家长们完全不必如此焦虑。

不可否认,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短时间内电声乐器在音色、音质上以及细节表现力上不可能与原声乐器相媲美,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声乐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一方面,电声乐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音乐学习的门槛。

对于没有接触过乐器的孩子来说,电子琴、电吹管这类操作简单的乐器更像是一个钩子,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对音乐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因为低廉的价格,让更多家庭有条件让孩子尽早进行音乐启蒙,尝试音乐演奏。

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忽略电声乐器背后的新生力量。

如果说,传统的原声乐器本身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以及精细的制造工艺为其带来了厚重的人文、艺术内涵,那么作为科技时代产物的电声乐器则代表了时尚、潮流,代表着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与可能性。

要知道,艺术发展和技术革新两者之间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的,而技术的革新大概率还会影响甚至左右不同时代的审美倾向。

正如电声乐器出现后,代表着前卫、新潮的电子音乐应运而生;而合成器等电子乐器,更是成为摇滚乐队中不可或缺的配置。

没错,电声乐器并不仅仅是为了模仿原声乐器而存在,它们拥有自己特有的音乐和语言,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将电声乐器看做独立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全新乐器,可以带来不同音乐风格的体验。

以及,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种乐器类型都有自己的强项和侧重点。电声乐器的强项并非在对原声音色的还原上,而是体现在其多乐器音色的模拟以及强大的编曲功能上。

比如前面提到的电吹管,还有双音色或混响等音效,演奏者可以选择二胡和葫芦丝一起发音(类似于二重奏),让声音变得富有立体感。

这样类似的功能,对于启发孩子的编曲、创作思维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对不同乐器的适应能力以及音乐演奏的迁移能力。

在之前的内容或课程中,我们不止一次强调过,想要真正掌握音乐,不应该只掌握一种乐器甚至永远只会演奏同一件乐器。

很多琴童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演奏能力、音乐表达都比较单一,换一种乐器甚至换一台钢琴就完全不会演奏了,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

孩子们练琴的目的,并非为了死守住一台手感、音色都不变的乐器,演奏一成不变的音乐,而是训练掌握更多乐器的能力,以及真正表达音乐的能力。

而电声乐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无比强大的乐器,或许可以弥补原声乐器的一些功能的不足,训练演奏迁移能力,并从不同的角度锻炼琴童的音乐表达。

好了,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要为某些电声乐器做广告,而是想客观地告诉大家:面对乐器电声化的趋势,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和排斥。

毕竟,无论是电声乐器,还是原声乐器,都只是表达音乐的工具,最终决定音乐表现出什么样的效果、传递出什么样感情的,还是在于演奏者本身。

如果大家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利用好原声乐器和电声乐器不同的功能,或许就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享受音乐,尽情释放和表达自我。

当电声乐器开始涌入千家万户,琴童家长该如何应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