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烟火人间】· 雪 火

2021-01-15 01:04 作者:sky格格巫  | 我要投稿

【54小时  匆忙】


  1997年腊月。川西高原的一处河谷边的小县城正下着这一年的第一场雪,零碎的雪迎着寒冷刺骨的干风,一片又一片的刮得老梁脸颊生疼。


  老梁慌慌张张回了家,推开门的一瞬间,一股热气迎着老梁就涌了过来,把那寒气全挡在了门外。电视里播报着近日的天气预报,老梁一家所在的县城被圈在了森林火灾高风险的最中心,那一块红到发黑。


  脱掉军大衣挂在了门口的衣帽架上,还没来得及换鞋,也管不了头顶的片片雪花。老梁就像是只老猎犬嗅到了什么东西似的,急匆匆地冲进了厨房,立马关掉了烧地通红的电炉,转身又一把拖开了烧在电炉上盛满了酥油茶的茶壶。


  老梁深深呼了一口气,看起来像是刚刚解决了一个危机,可怎想另一处“危机”又突发了。屋子另一头传来老梁妻子的声音:“哎呀!你怎么不换鞋啊!我刚拖的地板!”


  就看见老梁妻子萍儿从卫生间里气冲冲地走出来,手上红彤彤的,看样子刚碰完冷水。几步就走到了老梁面前,打算好好说说老梁。


  老梁挥了挥手,把萍儿挡住,从一旁拿起碗来,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的酥油茶。干裂起皮的嘴唇在接触到碗口的一瞬间,满满一碗的酥油茶就被喝得只剩个底了。与此同时一股暖意从老梁胃里满满散开,不仅解了口渴,还暖了身子。


  萍儿看着老梁的脸颊,干巴巴的,肌肉一张一合,脸上就是千沟万壑,再看向老梁的嘴唇,干裂的就像脱了漆的老墙,轻轻一扣不知道能落下多少干皮来。


  看老梁一脸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态度,萍儿心里更来气,指着老梁就开问到:“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大周末的一早就不见你人影,到家都下午两三点了,去哪不说就算了,还不换鞋就进屋,我刚拖好的地又被你踩地全是雪水淤泥,你说说,你这是在急啥急的?八成是又没吃饭吧?脸和嘴巴那么干也不知道抹点东西,你是想干嘛啊你。”


  这样唠唠叨叨没头的日子老梁已经过了十多年了,早就可以做到左耳进右耳出了。依旧一副不把萍儿看在眼里的样子,转身从柜子里翻出糌粑盒子,舀了一大勺倒在刚才喝完酥油茶的碗里,然后又倒了点酥油茶进去,搅拌了一下就吃了起来。


  狼吞虎咽几口下去后,老梁才缓缓开口道:“我才要说你呢,我一回屋,就闻到一股味。你说你去忙家务,怎么能把电炉一直开着呢?今天上午开了个紧急会议,今年冬天特别干燥,极其容易引发火灾,叫我们都得时刻警惕着,你说我能不急吗?”


  “你还敢撕嘴皮!不准撕!”萍儿一巴掌打在老梁后背,老梁脖子一缩才反应过来萍儿真的有点生气了。


  看着老梁嘴里包着糌粑,嚼也不嚼立正着看着自己,眼神呆呆的很是滑稽。萍儿没忍住,噗呲笑出了声,说道:“你呀就忙活你的吧,吃完把碗洗了,再把地拖了。”


  “好的领导!保证完成任务!”看着萍儿背对着自己,一边下达命令,一边缓缓离开。老梁做了个鬼脸继续吃起了刚和好的糌粑,一边吃,一边换鞋去了。



  第一场雪。停了。天空放晴了。


  白炽灯。亮着。屋内暖和极了。


  寒冬的夜晚总是来得很早。老梁和萍儿刚吃完晚饭,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老梁也刚好挂断了一个紧急电话。电话里补充了上午会议没弄出来在的,县级各干部在火灾高发期间的轮流值班时间,并且还通知了各个干部家里的电话必须保证24小畅通,没有电话的也要时刻留意屋外的广播,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并有所行动。


  窗户上映着老梁的脸,举着电话,神情严肃,若有所思。


  一阵阵的干风好似传说中吃人妖怪的哀嚎,不断拍打着老梁家关不严实的老窗户。


  电话挂断后,老梁踱步至窗边,微微叹了口气,缓缓推开那扇腐朽的老窗户。一股寒气涌了进来,老梁先是打了个冷颤,随后双手撑在窗沿上。


  萍儿来到老梁身后,轻声问道:“今天不是下雪了嘛?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老梁手指轻撮起些许窗台上的雪,“这点恐怕远远不够啊。”


  凌晨,老梁怎么也睡不着,始终觉得空气中充满了树木燃烧的味道。老梁翻来覆去的也吵醒一旁熟睡中的妻子。迷糊中妻子问老梁怎么还没睡,老梁就说总觉得今天夜里有点奇怪,好像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树木燃烧的味道。


  妻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安慰着老梁,让老梁不要多想,安心睡觉,毕竟此刻有人值班把守着,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来的。可老梁就是犟,始终在说如果等到电话打开,那一切都晚了。


  看老梁像头老牛一样倔,萍儿也没有多劝,因为每年到了这时候老梁都会这样,说再多也听不进去,反正没准再等一会儿老梁就会困得不了,到时候还会打呼噜。


  果然没过多久着整个卧室就变得格外安静,老梁的呼吸也变得均匀并且伴有一丝呼噜噜的声音。但也在这时,一串好像银针刺入头皮一般的声音打破这整个夜晚,整个卧室瞬间被屋顶的白炽灯照得通亮,老梁迅速穿起上衣服,萍儿慌慌张张地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上就冲进了书房,抓起了电话。


  “喂?是哪位?什么?在北山?通知老梁赶快来对吧?是先去北山还是先去单位?嗯,好的我知道了,我马上给他说,对他已经在换衣服了,嗯好的,辛苦了。你们也要注意安全啊!”


  萍儿焦急地挂断电话,正转身打算将电话里的内容告诉老梁时,却发现老梁早就已经消失在屋内了。一同消失的还有家里的一把军铲以及一把手电。



【46小时  秩序】


  尽管没听清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凭借丰富的经验,老梁还是能猜出是燃起山火了,自己是不可能在家里是待到知晓清楚一切情况的了,如果真的等到那时候,估计整座山都烧光了。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早一秒抵达北山,就早一秒减少人民和国家的损失。


  四下几乎一片漆黑,除了头顶是不是被云层遮挡住的月亮,街道上就只剩忽明忽暗的路灯。老梁打着手电,嘴里吐着白雾,时不时还吸一吸流出来的鼻涕,脸颊被寒风刮得生疼,不抗冻的破胶鞋弄的脚就和没穿鞋和袜子似的,撑着军铲蹒跚,朝着北山的方向前进。


  萍儿简简单单的裹上了一套大棉袄,检查了家中用电和用火后,就小跑着出了门,朝着县里的中学的方向奔去。


  顺路还拍了好几家的门,简单阐述了情况后,家中的男人就带着工具,和家里简单来个拥抱后,就朝着北山靠了,妇女们便安抚好被惊醒的孩子,再小一点的婴儿则被裹在襁褓里,被母亲背在背上。妇女们都拎着擀面杖,提着和面板,扛着面粉袋,跟着萍儿朝着中学的方向走去。


  中学的操场上,无人指挥,先到的妇女们自发地用铲子扫帚清理起了操场上薄薄的积雪,搭好了建议的烤炉开始生火烧炭。清理了学校里的空教室,每六张桌子为一组拼接好后,三五人一组就围着桌子和起面了,做起了馍。


  顺路的妇人也去通知了别家,别家的人再去通知下一家。短短十来分钟,整个县城的灯从一家闪,到了十家亮,再到了百家明。一道道漫射在黑夜里的灯光,照在了老梁前进的道路上,严寒也变得十分温暖。


  于此同时,“迟来一步”的广播也通知告诉了民众最为关心的事情,北山突发森林大火,具体发生时间尚未确定,并且通知全县所有未满45周岁的青壮年,有能力且自愿并能够服从指挥的同志,前往北山加入北山的救火行动。与此同时还通知所有的县级干部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北山山脚,准备展开紧急会议。



【45小时  无路】


  “这大冬天干了至少有两周了吧,就下了这么一场薄薄的雪,逗谁呢!”老梁加快了步伐,嘴里嘀咕着,“希望这去北山的山路上不会出什么事。”


  手电的光太微弱了,只能照清路上的乱石,照不着远处的山火,空气中的木炭味混杂着寒风,一股又一股的贯入老梁的肺里,难受极了。


  手电的光越发的微弱,忽明忽暗。


  “妈的,早知道就应该换块电池的。”老梁骂了两句,隔着手套狠狠拍了拍手电。只见手电突然闪烁出一阵耀眼的光,刹那后,便彻底报废了。


  “真是背到家了。”这句话一出,老梁想起了以前经常带着自己上山灭火的老郑,每次遇上火灾老郑就爱说这话,每次说完就带着一行人上山了。久而久之这话老梁遇上火灾也爱说这话了,不过现在的他已经成了一个经验老道的干部了,也成了新的领队人了。而老郑因为年纪的关系,基本上就负责指挥工作了。


  气不打一处来的老梁恨不得直接把这手电摔坏,但一想到后面上山肯定还得需要它,又没舍得。


  云层遮住了本就羞涩的月亮,离北山还有个十来里的路,失去了手电光的老梁,就好像一只无头苍蝇,看着四下一片漆黑,不知道要往何处走。


  老梁硬着头皮把铁锹放在最前面探路,旁边又是山崖,摸不清方向乱走的话,一脚踩空那就再也看不见光了。


  风使劲吹着,吹得老梁心里好急好急,可是急有怎么样?啥都看不见,还得摸黑走,一个铲子敲响地面,后面才敢跟上一条腿。


  就这么一铲子一小步,一铲子一小步的,老梁不知道走了多久,多久。不中用的手电被敲了又敲,老梁这倔脾气还遇上了个比他还倔的手电,气的老梁不知道应该骂这手电是没爹还是没娘。


  “哟!骂了两句还亮了?”刷的一下,老梁前面的路被一道光照地亮了,“不对呀,这也没亮啊。”


  地上的光一点点靠近,老梁也隐隐约约听见了引擎的轰鸣声。


  一辆吉普车缓缓驶了上来,不仅仅照亮了去往北山的路,还照亮了老梁心中的希望。


  “喂!梁叔叔!”车上传来一个小伙的声音,老梁猛然回头,手掌微微遮挡住眯缝着的眼睛,也没看清叫他的是谁。


  吉普车停在了老梁身边,小伙子下了车,老梁一手狠狠拍在小伙的肩膀上,然后开始大骂:“咋才来!这大火能等吗?这老百姓能等吗?我都快走到了,你们才来!你们森林武警怎么比我都还慢啊?”


  小伙子有委屈,解释道:“我这不是去通知县里的大部队了嘛?不然后面大部队根本就不知道山的哪里着了啊。而且郑叔叔带着一个班先去看情况了,是他指挥让我们先去把大部队交上山来的。”


  “老郑啊,对,今天是他在值班,好啦,别说了,你这车还有位置不?捎我一程。”


  “可以,有位子,郑叔叔说的,你肯定会在这路上的,让我专门给你留了。”


  “哦哦,好,我们走......”


  “诶!梁叔叔小心!”小伙子一把抓住了老梁的手,狠狠拽了回来。一颗活动的石块从老梁脚下滚走,老梁身子一空险些摔倒。惊魂未定的老梁回头一看,铁锹敲在了道路的边缘,再走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44小时  集结】


  吉普车带领着大部队在路上飞驰。黑夜里,重重叠叠的群山被甩在身后,路的尽头逐渐清晰。天空一点点变的透亮,火红,绝望。


  看着眼前的景象,所有人目瞪口呆,才知晓刚才遮住月光的根本不是什么云彩,而是浓浓的烟雾,一点点笼罩了整片森林,整个山区。


  老梁见了此般景象,抓起车上的对讲机,熟练地调好频道向所有人发出命令,“ 我是老梁。如大家所见,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敌人,大家待会儿一定要听从指挥,有组织有纪律的展开救火行动,一定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救火,切记!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救火行动!具体安排等到了山脚我们再具体规划。”


  这一刻老梁觉得自己像极了老郑,自己浑身上下都是老郑的影子了,回想起十几年前自己还没结婚的时候,山区燃起了大火,自己就和坐在一旁的阿鲁一样开着车,而老郑就坐在自己现在的这个位置,说着同样的话只会着大家,成了大家心中的定海神针。

  


  大风胡乱的在刮,人们站在强风中似乎轻轻一跳就会被刮走。


  车队在山脚附近的一村民家停下了,从山脚往上看去,大火似乎是从半山腰开始,向山顶方向扩散性蔓延,形式不容乐观。询问村民具体情况,老梁的藏语不利索,半懂半不懂的,村民的汉语也只会常用的几个词,遇上这么一件大事情,村民阿巴阿巴地更说不明白了,老梁也迷迷糊糊的听不懂。


  跟在老梁身旁的阿鲁本就是藏族的小伙子,主动担任起了翻译工作,帮助老梁节省了不少时间。看着阿鲁认真翻译的同时不断稳定这样村民的情绪,老梁才意识到为什么当时老郑执意要让老梁认真带着他了。


  据村民所说,发现火苗是在6小时以前,期初火势并不大,村中几个年轻人带了点工具就上山了,希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把火势控制下来。可怎想突然刮来一阵大风,大火顺着山顶的方向就蔓延过去了,速度极快,几人被吓了一大跳慌慌张张下了山,才发觉得报警了。


  由于没有固定电话,报警得跑到附近的森林消防队去,就是跑着去,路上也要半小时。这路上就耽搁了太多宝贵时间了。


  村民还说,由于前年下了一场大雪,把山上好多树给压垮,折断了,倒下的树干自然也就干枯了,今年冬天又遇上了干冬,这些倒下的枯树成了最好的燃烧物,所以这火势才这么迅猛地前进着。


  “或许还有一点,他没说到。”老梁望着大火,眼神越发坚定,“这座山上基本全是松柏类的油性树木,就算没有枯木,这火烧的一样快,而且更难扑灭。”


  各单位干部、武警官兵、自发有经验的民众,纷纷来到山脚处。干部们围在一块,有的望着山腰处的火海议论纷纷,有的开始统计自己手下的人数,没有人有丝毫怠慢迹象,都准备着等会儿展开的会议。


  老梁细细点着白天上午开会时到场干部,可寻了一整圈,硬是少一人。着急的老梁转头望向熊熊燃烧的火海,寒冷的冬天硬是急出了一头汗来。


  “不可能,应该不会的。”老梁脑子里乱糟糟的,望着大火,目光变得无神,使着劲地摇着头。


  “梁叔叔,你怎么了?”察觉异样的阿鲁一把扶住老梁,身旁的各级领导干部也都围了上来,都觉得老梁是被这山火吓着了,可转念一想,老梁是很有经验的干部啊,比这大的火都灭过多少次了,在场的论经验除了老郑,大家的师傅以外,就数老梁最高了。


  诶,对呀,老郑呢?他怎么没来啊?



【46小时  无畏】


  “真是背到家了!阿鲁!你熟路,赶紧下山去接应县城里的大部队,我等会儿通知一下大家,让他们在各单位集合,到时候你带个车队,你带头把他们带到山脚处。让你的战友留一个班的人,最好是灭火经验丰富的,对山上地形熟悉的优先,让他们等我,听我来指挥。”


  “好的!郑叔叔!保证完成任务!”阿鲁军姿挺拔,电话紧紧贴在耳边,神经高度集中,就怕听漏了什么。


  “还有,你就别在小梁单位等小梁了,就是你梁叔叔,他肯定在去北山的路上,到时候你留意一下,你开的车上给他留个位置。哎~这真是背到家了,我立马开车上山,你让你的战友们等我,你自己再带上几个人,万一有不会开车的,可以帮下忙。”


  “好的!知道了!郑叔叔放心!保证接到梁叔叔,保证完成任务!”


  咔!电话被挂断,老郑没敢耽搁,喝了口热茶,身旁另一位值班干部正挨家挨户地打起着电话。一大口苦涩的茶水入肚,老郑立刻穿好大衣,推开了值班室的门,摸出随身携带在大衣口袋里的手电,瘦小的身躯追赶着手电的光,很快就消失了。


  县城里零零散散亮起了灯,老郑驱车驶过老梁家楼下时,看见老梁家的灯突然亮起,喃喃自语道:“还是慢了吧小梁,哼,那你就走路吧!我先上山了!”


  车拖着长长的尾灯,越来越靠近熊熊燃烧着的山。老郑远远看着山火的走势,琢磨着待会儿进山的大致路线。


  来到北山的森林消防队,老郑把车停了进去。各官兵早就听从阿鲁的安排,等候老郑很一会儿了,看见老郑来,大家都知晓,迅速上了消防特种车。


  在村民的指引下,大家来到里火灾最近的山脚。年轻战士们纷纷从车里拿出了许多装备,老郑也说着藏语向村民询问情况。知晓一定情况后,转身指挥各个年轻的战士。


  战士们一个个全副武装,电锯、军铲、灭火弹、开山刀等等,老郑表情有点微妙,上前替他们脱掉多余的装备。大伙有点发愣,问为啥要脱掉装备,难道不是上山灭火吗?


  老郑不慌不忙,回答道:“我们的工作是灭火,但这么大的火是我们几个人能灭的吗?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摸清上山的路,以及山中具体的环境,装备的话,三人为一组,带上一把开山刀,一把军铲,一瓶灭火器,然后再以个人为单位,每人带上两颗灭火弹和一把手电以及备用电池,还有一块毛巾和矿泉水。”


  战士们开始重新整理身上的装备,老郑也从车厢里拿出了几枚灭火弹递给一旁的村民,“感谢你们愿意带我们上山探路,毕竟你们比我们熟悉这里,不过我们不能完全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所以你们各拿两颗灭火弹,这玩意儿会爆炸,所以别挤压,小心炸伤自己。如果察觉火势正在朝着自己方向靠近,那么就拉这个环,然后对着着火处扔过去,之后自己迅速离开。记住一点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两位村民点了点头,把老郑的话记在了心里。于此同时,老郑也叫来了整理好装备的消防战士,大家集体向两位村民鞠了一躬,表示感谢他们愿意冒生命危险带领大家上山探路。


  一切准备就绪后,老郑将一个对讲机交给了在山脚接应大部队的村民,告诉他如果大部队来了,就把这个交给一位姓梁的干部,戴着个眼镜,如果找不到就在人群大喊“老梁”就行了。


  上山了老郑再一次嘱咐着:“记住!大家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摸清了山中情况,咱们就下山!”


  几道灯光漫射在漆黑的山林中,几道背影闪闪发光消失在漫漫的黑夜中。



【42小时  等待】


  一声不利索的汉语从人群的另一头传出,着急地大喊着:“老梁!老梁!”


  阿鲁扶着老梁缓缓起身,围着的人也有意识地散开,给那声音让路。只见一位穿着朴素,神情慌乱的村民赶来,举着手电四处寻人,只要看见戴眼镜的就问:“你是不是老梁?”


  阿鲁招呼那位村民过来,听见阿鲁的回应,村民慌慌张张来到阿鲁面前,用手电照了照阿鲁的脸,用着坑坑巴巴的汉语说道:“你...你不是...没有...眼镜吗?他说...要我...我...给一个...戴着...眼镜的老梁。”


  被扶着的老梁缓了口气,也算是有了力气站直身。让阿鲁用藏语告诉村民自己就是戴眼镜的老梁。


  推了推眼镜,看着眼前如释重负的村民。村民用手电照了照老梁,确认老梁戴着眼镜后,才将之前老郑交给他的对讲机,放在了老梁手里。


  看着手里的对讲机,老梁心中的不安似乎正慢慢成为现实。过于激动的老梁突然将双手搭在了村民肩膀上,问起:“他们是不是上山了?有多少人?是不是一个瘦瘦的老头让你把这个给我的!”


  村民点了点头,似乎被老梁突然的举动吓着了,半天才从牙齿缝了挤出一句话:“13个。”


  “13人,留下来的是赵铁他们班,一共10人。算上郑叔叔也才11人,多出来这两人是谁呀?”阿鲁回忆着和老郑挂断电话后向赵铁安排的任务。


  “还有扎西和格拉!也一起上去了。”村民用藏语向阿鲁补充到。


  “那两人应该是当地的村民,刚才那位村民不是说了吗?一开始有几人先上山了,这次同老郑一块上去的应该还有两位是熟悉上山路的村民。”


  回头看向送来对讲机的村民,老梁又问道:“那你知道他们上山多久了吗?”


  “有两个多小时了哦,他们刚上山的时候,火才到那里,现在都烧到这儿了。我一直在山脚等你们,以为你们要准备上山。”村民用手指着山腰,大家的视线也跟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看去。


  “诶~梁叔叔,看他这么一指,看上去好像这山火烧的也不快啊?也就那么一点距离。”阿鲁闭上一只眼睛,用手指比划着,大火在两小时内似乎就走了“一拃”左右的距离。


  一只手摁在了阿鲁的头上,老梁捏住阿鲁的脑袋,强行让他看向山腰处:“火在山腰你在山脚,我们这里到山腰起码也有5、600米,你再看看,这一拃至少也有两公里多了!而且还是斜着往上烧的!平均一小时就烧了一公里,还不快?”


  一小时烧了一公里,这还只是半山腰,如果山火烧到了山顶,风力会更大!恐怕速度会上升至每小时三公里到五公里左右,如果不尽快阻止,不出两天,整片北山将会变成一片焦土!


  老梁扭着对讲机的频道,试了试能不能和老郑对话。连着把所有的频道都试了个遍,也无人回应。整个场地内,死一般的寂静,只听得见不远处的山火烧得树林噼里啪啦。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没有了老郑,大伙就像一盘散沙,看向山火也只能任其肆意燃烧,却毫无办法。


  大家能做的也只能是等待,等待对讲机里能传来老郑的声音,等待先遣队员们能凯旋而归。



【40小时  失联】


  先遣队沿着山火边缘上山,赵铁随行在老郑旁边,给老郑打灯,老郑就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好几次狂风吹来,一团团火焰被吹地到处都是,为了防止多出燃烧,先遣队不得不将身上保命的装备用了,才躲过了山火好几轮攻势。而此时大家早已是弹尽粮绝、精疲力竭了,被围在了距离山火边缘300多米的一山沟处做休整。


  “大家...汇报一下随身携带的灭火弹剩余情况。”老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大口喘着气,鼓弄着上山时不小心摔坏的对讲机,这下是彻底和山脚失去联系了。


  “报告!我们剩余1个!”


  “报告!我们...我们用完了!”


  “报告!我们也用完了!”


  “诶,扎西!你们呢?还剩几个?”


  扎西做出过摊手的动作,一旁的格拉也摇了摇头。


  “嗐...我也只剩下一个了,灭火器我们也只剩下一瓶了,大火已经快烧过来了,现在下山的路也被大火吞了,真是背到家了。”


  “郑叔叔,我们怎么办啊?大家都已经没什么力气再走了,这火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烧过来了!”一个十分年轻的消防战士,眼里闪着泪花,来到老郑身边。


  “你别急!你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罗迅。”


  “好的,罗迅,现在告诉我,你今年多大了?参加过这样的灭火行动吧?”一双瘦小的手缓缓落在少年肩膀上,坚定而有力。


  “十七了。参加过两次,但是这样的山火我是第一次遇见。”


  “好,不错了,你还很年轻,已经很棒了!那你是为什么当消防战士的?”


  “因为我想在和平年代,冲在最前线!保卫国家和人民!我觉得当一名消防员战士,是特别伟大的!”即便眼里闪着泪光,心里多少有点害怕,但是这少年战士,也没有坑坑巴巴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每一句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说得非常坚定。


  “好孩子,你先在就是在保卫国家和人民!所以你先在就是最伟大的人!从你成为消防战士的那一刻起!你就是这个和平时代最伟大的人!你可以哭,没有人是不能哭的。”瘦小的手轻轻擦拭着少年的眼角,“但是,你不可以面对你的敌人哭!你看看你的身后!那一片火海,如果你哭了,他就会吞噬你!不仅仅是你!还有你的家人,还有你一心想保卫的国家和人民!所以,答应我,别哭!”


  少年迅速擦干了眼泪,起身向老郑敬了个礼。


  “现在我给你安排一个任务,活着下山!能完成吗?”


  “是!保证完成任务!”少年睫毛湿润,军姿挺拔,军礼标准,声音有力。


  “现在,这个任务也安排给大家!都给我活着下山!”老郑手臂一挥而,瘦小的身躯背后却是高大的影子。


  “是!保证完成任务!”所有人,异口同声,心中充满了力量,这坚定的声音吼得山火都敬畏了几分。


  “好!大家再休整五分钟,时间一到我们就寻找下山的路!一个都别掉队!”


  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后,老郑再次从口袋里掏出那一册厚厚的笔记本,然后单独将罗迅带到了临时营地的边缘。站在一旁的罗迅用手电给老郑打着灯,老郑用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然后写下了一段话,最后将那一整页都撕了下来,叠好塞进了罗迅的手里。


  “这你拿着,如果我没能成功下山,你就把这个交到小梁手里,小梁肯定会和阿鲁在一块,你看见阿鲁也应该可以找到他,到时候你叫他梁叔叔就是了。”


  “郑叔叔?这是什么啊?”


  “嘘!别告诉别人,你安心完成任务就行了,如果我和你一块下山了,那么这东西也就不用给了,但我要是没能和你们一块下山,你一定要把它交给小梁!”


  “好的,郑叔叔,保证完成任务!”


  老郑笑了笑,用力拍了拍少年的后背,两人又回到了临时营地。


  “好啦,大家重新振作一下,准备下山了!两人拿开山刀站在队伍最前面,扎西和格拉后面跟着,他们身后赵铁背着最后的两枚灭火弹,如果遇上什么危机,你经验丰富,必须将危机在第一时间解决了!赵铁后面大家有序跟随。记住一定不要顺着风跑!”


  “那郑叔叔你呢?”


  “我比你们都有经验,我拿着灭火器,在最后面给你们断后,快点,不然大火烧过来了!”


  没给大家多休息的时间,一阵大风掠过众人,紧随其后的便是熊熊烈焰,如同咆哮的猛兽,来势汹汹。按照老郑安排的突围队形,众人纷纷行动了起来。


  一把开山刀扔在了罗迅手里,老郑递了个眼神,罗迅便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一行人像一个整体,速度极快连跑带跳地用手电摸黑找着下山的路。


  由于逆着风在跑,身后的大火便没有追上来,众人庆幸逃过一劫。


  先遣队停靠在林间的一处小平台调整休息,寒风往身后吹去,众人却从面前嗅到了一股浓浓的烟味。

  


  山脚处。


  “大家快看!那里!”一名武警士兵在山脚的队伍里大叫一声,指向了北山的另一头,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老梁虚着眼,仔细观察着那团树林间的红光。在山脚处等待老郑回应的大部队也都纷纷看向了红光处。


  一团火蛇窜出!老梁突然大叫:“不好!那里又烧起来了!”


  由于山上风力强,许多火星被卷到了半空中,有些许没有被熄灭的便落在了其他地方,一点点星星之火,瞬间又变成了能够吞噬一切生灵的烈火。


  “不对!大家再仔细看看,新烧起来的那里的旁边,是不是有人?会不会是老郑他们?我好像看见手电光了。”


  众人再次看向那团山火的旁边,的确隐隐约约有着一团闪烁不定人造灯光,并且好像在向山脚处移动。但与此同时那团新烧着的山火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朝着那团光靠近。


  “快!快组织人去接应一下!”沉默许久的老梁突然下达命令,一切就好像回到了最初,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老梁一眼都不敢移走,死死盯着那团光和那团火,从山脚往上看去,那团光移动地已经很快了,大家都在为老郑加油,希望老郑一行人能赶在山火拦截之前,突围成功。可山火来得更快,还是比他们先到一步,将老郑一行人拦住了。



  “郑叔叔!我们过不去了!往回撤吧!”罗迅站在队伍最前面,朝着身后的老郑喊着。


  “不行!我们不能往回撤!回撤就顺风了!”


  “那怎么办?我们已经没法绕路了!咳咳!”


  “快!大家用水湿润毛巾!捂住口鼻!都听我口令!蹲下!”


  众人齐刷刷蹲下身子,浓浓的黑烟从头顶飘过,但还是把大伙熏得睁不开眼睛。


  “现在没有办法了!只能突围!火墙才刚刚烧过来,还很薄弱,我们4到5人一组,利用灭火弹和灭火器分三批突围,每次大概只有不到10秒的时间,大家抓紧突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老郑伏着身子对大家安排着,并分好了突围小组。罗迅带领了两名消防战士和两位村民,加上自己一共5人,赵铁带着3人,剩下的自然由老郑带队。


  大家先按照要求围着附近用军铲挖了道简易的防火线,来减缓大火烧进突围圈的速度。随后按照计划,先由罗迅队开始,突围。


  少年弓着身。拉开了灭火弹的拉环,狠狠抛向了眼前可怕的火墙。紧随其后传来一声爆炸,火墙被炸出了个半米宽的缝隙,所有人没敢耽搁,迅速突围,整个过程没超过30秒,当最后一人穿过火墙,大火又将道路给封锁住了。


  随后便是赵铁队,经验丰富的赵铁利用灭火弹再次将火墙撕开,虽然带领队伍迅速突围成功,但还是明显感觉到了在穿过火墙时,面前有一股很强的推力,企图把自己推进火墙内。


  而就在赵铁队的最后一人离开火墙的同时,老郑将灭火器的阀门打开,对着火墙就是一阵狂喷,进一步将火墙的缝隙给撕大,然后督促剩下的人赶紧走,因为防火线内的氧气不多了!


  如果氧气一但耗尽,那么这防火线内的整块地区的压强就会变小,而火墙外的压强大,到时候火墙内外就会形成明显的压强差,四周的火焰就会在一瞬间完全吞没这里,老郑早就察觉到了这点,于是在打算将灭火器内剩余的所有干粉用完,将火墙的缝隙撕扯到最大,好让剩余的所有人突围。


  扔掉空了的灭火器,众人用最后的力气冲向火墙外。但这时,火墙内残余的氧气已经不多了,老郑突然发觉有点头晕,摇摇晃晃的。就在距离火墙仅剩一步之遥时,老郑突然倒下了。


  成功突围的赵铁,瞬间发出撕心的大叫......


  罗迅撒开手里的开山刀,义无反顾地冲向了火墙,企图将晕厥的老郑拽出来。


  身后突然多出好几双手拉住了罗迅,一瞬间一道烈焰从罗迅眼前划过,迅速生成了一面火墙,无情地将罗迅阻挡在了墙外。


  罗迅呆住了。


  黑烟滚滚,遮住了天边的朝晖。

  


【38小时  噩耗】


  老梁带着阿鲁,一同来到了大部队接应先遣队的山脚。


  一道手电光从漆黑的树林里射出。看见手电光的救护人员一马当先,冲进了树林,不一会儿一群精疲力竭,手和脸都熏得看不出人样的先遣队员们,在救护人员的搀扶下,缓缓上了担架。


  老梁焦急地数着人数。“10...11...12...还有人吗?怎么才12个!还有个人呢?老郑呢!老郑在哪里!”


  老梁突然的大吼,把在忙碌的所有人都给吼懵了,救援队不知所措,先遣队一言不发。


  “你们谁是这个班的班长?”


  “是我。”赵铁举手。


  “老郑呢?我问你老郑呢?”老梁已经精神崩溃了,做出了失去理智的动作,他几步上前抓住了赵铁的衣领,逼问着赵铁。


  很快,身边的人将老梁拉开了,老梁的眼镜也在这时候从脸上滑落了,眼前突然变得模糊起来,耳边的声音也模糊了起来。


  “对不起。”赵铁缓缓开口。


  “梁叔叔你先冷静一下,赵铁也是刚从山上下来的,我们先问清楚好嘛?”阿鲁两头难,一头是如同老师一样的前辈,另一头是自己的战友。


  “他...郑叔叔他...他为了救我们,倒在火墙内了...”赵铁很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可自己的心里早就拧巴成了一块。不舍、无奈、自责......这些负面情绪正无情地殴打着先遣队的每一位队员。


  “老郑...他...倒下了?”老梁无力地坐在了地上,这样的噩耗,无疑是天崩,不仅仅是对老梁,也是对所有的人。在场的所有人,没有谁不认识老郑,那个瘦小的却非常高大的人;那个经验老道,救过无数生灵的人;那个不管是什么样的灾难都会冲在最前线的人。


  老郑,倒下了......


  现场沉默了许久。老梁听不见任何声音。


  天边一点点亮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终于穿过了树林,照向了老梁。


  阿鲁从地上将老梁的眼镜捡起来,递到老梁手里。老梁视角模糊地看着阿鲁,双手颤颤巍巍地将眼镜重新戴上,但眼前却依旧模糊。


  可,这视线为什么还是非常模糊?难道是眼镜坏了吗?或者说,是自己的眼眶湿润了。


  “阿鲁。”老梁将阿鲁叫到自己身边,“你开车下山,先给我太太说这件事,先别让老郑的太太知道这件事。萍儿她会想办法告诉老郑遗孀的。”


  阿鲁点了点头,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大家都忙吧,这场山火还没结束呢。就让我一个人静一会儿吧。”


  众人纷纷离开,只留下了老梁一个人坐着。朝阳将老梁的影子拉地好大,可老梁一点也不知道。


  “梁叔叔!我要找梁叔叔!”救援队没走出几步,一位少年从昏迷中刚清醒,就大叫着从担架上翻了下来。


  身旁的医护人员来不及阻止,少年连滚带爬地跑向了老梁的位置。


  “请问,您是梁叔叔吗?”少年不敢肯定,望着老梁落寞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老郑给的情报,朝着老梁缓缓靠近。


  “啊!?哦,我是...我是...”老梁红着眼睛,抽噎了一下,转过身看着少年。


  少年将老郑给的情报递给了老梁,双眼努力框住泪水,向老梁敬了个礼,欲言又止。


  老梁缓缓起身,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说道:“好样的,英雄!”



  阿鲁火速开车前往了县城的中学,路上还遇上了许多背着装满了熟馍背篼的妇女们,她们都是给前线送干粮的,因为没有车,所以只好三五成群地徒步上山。


  找到了在中学操场做了一通宵馍的萍儿,阿鲁按照老梁的要求,将老郑牺牲的事情告诉了萍儿,由萍儿来转告老郑的遗孀——拉姆。


  知道事情的经过,萍儿没敢相信,又看了看身后的妇女们有说有笑地和着面做着馍,年纪稍大的拉姆在人群中间,正教着新来的妇女们怎么样做出好吃又扎实的馍。


  拉姆认认真真地传授着技巧,大家也认认真真地听着、学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真不忍心打破。


  萍儿回到大家身边,和拉姆一起和起了面,只是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


  犹豫了一会儿,萍儿总算是下定了决心,拉着拉姆的手说道:“那个...拉姆姐,你和我来一下吧。”


  拉姆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朝着大家笑了笑,便停下了手里的工作,拍了拍手上的面粉,跟着萍儿来到了一旁的空教室。


  萍儿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尽管眼角不断有泪水淌出,但她知道自己得先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才能稳定等会儿拉姆的情绪。“拉姆姐啊。”萍儿说道,“老郑他...”


  “萍儿,你不用说了,刚才那个小伙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见了!没事,反正平时家里也看不见他,就知道工作工作。这下好了,再也看不见了!我更清闲了!”拉姆望着窗外,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闪闪发光。


  “对不起...”萍儿捂住自己的脸,“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呜呜呜呜...”


  萍儿的哭声,一点点刺入了拉姆的内心,一串串回忆在拉姆的脑海中慢慢绽放。她是农村的藏族姑娘,遇见老郑时,她才17岁,一点汉语都不会。老郑来到她的村子里当知青。面对生人她很害怕又很好奇。


  每次看见老郑手里都捧着《毛主席语录》在看,看得津津有味。那红色的小本本,似乎有着无限的魅力,拉姆好奇,就趁着老郑睡午觉时,就拿过来看。因为看不懂汉文,自己就不断琢磨,却不知老郑已经醒来了。


  老郑没有责怪拉姆,还教拉姆识字,看书。老郑在这里定了居,拉姆嫁给了老郑,没想到,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了。


  一颗颗泪珠从拉姆脸颊滚落,忍耐不住了,就放声哭吧,所有人都可以哭。



【34小时  成长】


  老梁回到了大部队,大家都知晓了老郑遇难的消息了  ,都沉浸在了悲伤当中。


  捏着老郑的情报,缓缓展开,里面记录了先遣队上山和下山的具体路线,记录了使用灭火工具的几个点,还记录了当晚的主要风向,以及留给老梁的一段话:


  可能在你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论灭火,你是我的徒弟;论生活,你又是我的挚友。所以朋友,别为我难过。

  这里面是我们一晚上用生命换来的情报,那些上山的线路可以交给灭火的消防战士们,让他们熟悉山里的情况,而那些风向就由你来预估山火蔓延的方向,做好指挥工作了。

  接下来我可能就要真的退休了,往后啊,指挥的工作就交给你了,小梁。

  还有让拉姆别难过,我很爱她。


  泪水想涌出,老梁强忍住,不让它流出来。


  深呼吸,老梁来到众人面前,再次将大家召集起来,重整士气。他不能耽搁了,再这样悲伤下去,老郑的牺牲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就是老郑。


  “这里是老郑就给我们的情报,目前主势力山火过大,我们不能贸然进山,只能从周边一点点消除散落的火星引发的火灾,等会让战士们从这里上山,然后兵分两路做好防火带,先将目前最大的两团大火控制住。记住一定要逆风工作。”老梁指着手中的地图,对领队的消防和武警战士说道。


  “是!”


  “然后气象局的朋友,能否预测之后的天气状况?就是说会不会出现较大较厚的云层?”


  “刚刚从气象车内的观测站了解了情况,按照目前的风向,在距离我们五十多公里外会有一片符合要求的云层的,而且也是有可能进入北山范围的。”


  “好的,随时监控,到时候看能不能给它来发催雨弹,让它下场雪。”


  在老梁的安排下,一切变得尽然有序起来。新的对讲机牢牢绑在了两名领队的肩头,三人调试好了频道,展开了行动。


  大风撕扯地更加厉害,天空上除了浓浓的黑烟外,一团团可怕的火星被大风抛地老高。


  战士们从烧烬的方向出发,一来是消灭可能复燃的明火,二来可以保证不和大火发生正面碰撞。目前看来两团大火都在朝着山顶的方向烧去,预计可能会在山顶的某一处汇合,只要将四周做好防火隔离,围绕山顶处砍倒所有可燃物,等待两团火烧在一起,大火没了可燃物自然也就熄灭了。


  剩下的只需要将四处散落的明火熄灭,这场战斗就算是结束了。


  全县上下调动了上百名消防战士和武警官兵,有了老郑的先遣队给的地图,山中的路不在未知。按照老梁的计划,一棵棵大树倒下,空出来的地一点点将两团大火围住。


  时间过去好几小时,县城的妇女们带着干粮来了一趟又一趟。大火从早上又烧到了晚上,又从晚上燃到了早晨。老梁也从早上指挥到了晚上,再从夜里指挥到了清晨。连续了接近30小时的工作,老梁在山脚处,正打算向对讲机内说什么时,突然倒下了。



【4小时  大雪】


  “小梁你快走!后面有我!你快走啊!”一团烈火从老梁眼前掠过,将老郑吞噬了。


  “啊!老郑!”老梁从梦中惊起,一只手指向半空中,泪水从眼角顺着脸颊划过。


  听见动静后的萍儿迅速走进了房间,老梁目光呆滞,缓缓看向萍儿,愣了一会儿说道:“萍儿?这里是哪里?”稍作回忆,老梁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还在指挥工作上,立马穿好衣服从沙发上蹦了下来:“对了!大火!老郑牺牲了,我不能倒下,不然就没有人指挥了!”


  萍儿拦住了他:“先等一下,这里是附近村民的家,你已经工作量30多个小时了,得好好休息了!”


  “不行!大火还没有熄灭!我怎么可以在这里休息!”


  “老梁!你别和我犟了!你就安心一点!好好休息不好吗?你知不知道我听见你突然倒下的消息,心里有多紧张,多难受吗?”那一刻萍儿崩溃了,刚接触了老郑突然牺牲的消息,有听见老梁突然累倒的消息,一个妇人家,心里承受能力哪有多强啊?


  老梁看着委屈的萍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紧紧搂住了萍儿,安抚着她。


  “报告!啊啊啊...抱歉!我什么也没看见!”突然门口传来阿鲁的声音,看见了老梁和萍儿搂在一起,阿鲁慌慌张张地退回了门外。


  萍儿下意识的推开了老梁,扭过身子擦着眼泪,老梁也有点尴尬,但还是强装正定把阿鲁叫了进来。


  “那个,梁叔叔、萍姨,外面下雪了。”


  “下雪了?”老梁和萍儿一同来到了窗户边,望着窗外,一团巨大的乌云遮住了天空,一片片鹅毛大雪缓缓下落,大伙都在山脚下欢呼。


  老梁和萍儿还有阿鲁一同下楼时,碰上了这件屋子的主人,老村民看着老梁,激动地就握住了老梁的手,说着老梁在指挥是晕倒了,就特别佩服,主动让老梁来自己家里休息。老梁有些不好意思,不停挠着自己后脑勺。


  风比起之前弱了很多,大雪纷飞落在老梁的头上。来到了山脚处,临时代理指挥的干部又把对讲机又交给了老梁。


  望向山上,主要的大火早在先前指挥下修的隔离带当中烧尽了,而剩余的一团团火焰,也在消防和武警战士们以及部分民众的努力下一点点被消灭。


  “这片云...”老梁望着天空,想起了之前气象局的朋友们的分析,难得地笑了笑,看来成长了的不只有自己,还有在场的所有人。


  一片片雪花落在了树冠、树梢,一团团火烧着树根、树干。


  老梁重新拿起对讲机,开始指挥最后的工作,将所有的明火一一扑灭!



【0小时  雪火】


  扑灭明火的同时,老郑的遗体被找到了,被发现时,瘦小的身躯蜷缩着趴在地上,死死抱着什么东西。


  艰难地分开后,才发现是老郑一直携带着的笔记本,里面都记录了自老郑工作以来,全县发生的所有森林火灾情况,扑救方式等等。


  除了笔记本的表皮有棱角被烧毁以外,其余的部分都保存完好,完全不影响阅读。


  老梁将笔记本递给了拉姆,拉姆摇了摇头,又把笔记本塞给了老梁。


  “我想,他肯定也是打算将这个留给你的,好好拿着吧。”拉姆捂着脸,早已哭成了泪人。


  雪火交融下,剩余的明火也被悉数消灭。最后一支部队从山上下来,喘着粗气,脸上全是黑黑的,看见下大雪了,不禁咧嘴笑了,干巴巴的嘴唇下露出了白白的牙齿。


  雪停了,火灭了。


  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一周后,在老郑的葬礼上,几乎全县的人都来了,大家都想来看看这位英雄最后一眼。


  老梁走上台,为老郑做最后的哀悼词:


  毛主席曾经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点小小的火星,或许会毁掉万亩的森林,我们应该去忌惮,去警惕,去防止这样的星星之火的发生。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去学习,去实践,去发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老郑是为好同志啊,在这样的一个和平年代,面对危险,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总能在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中积累宝贵的经验来教导我们,培养我们。


  但我们都太过于依赖他了,当他把手中的火炬,传递到我们手中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已经被感染了,而他已经倒下了。他的精神感染了再坐的我们每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星星之火”!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星星之火”!


  我愿将其称之为“雪火”!雪域高原下独有的星星之火!他没有点燃草原森林,他点燃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心!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而且!永不熄灭!


  请安息吧,老郑。“雪火”会替你一直燃下去的。


—【完】—


【烟火人间】· 雪 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