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雄狮少年》之“少年宇宙”姐妹篇《逐日少年》立项,聊聊相关数据,你怎么看?

2022-04-29 16:25 作者:银色长笛UO  | 我要投稿

做为一个不懂资本的外行人,我们今天不聊“眼睛”❎?“屁股”✅


就简单分析下《雄狮少年》这部电影究竟是亏损还是盈利?为了避免被某狮“粉丝”诟病(如某京报)造谣,我“尽量”采用可查的数据做为依据,同大家分享这部电影“背后”的“深海”!

首先我们先从“收益”角度来看:通常一部电影的收益来源于基本有以下几种:

  1. 院线收益(票房)这里可以确看到此片2.5亿左右总票房分帐后片方能拿到的“分帐”而非“净利润”仅仅为8400多万,通常(制作+发行)分帐比例约为30%-35%左右,个别“现象级”的大爆作品能达到40%,它这部电影能达到37%并不算低。


2.网络版权收益(视频)这方面收益我无法给出准确数据,我只能说这部电影是先院线后网络,并不是线上首发,而且是在院线延期放映密钥还未结束下架就急忙多家平台上线,我个人的看法这相当于甩卖不新鲜剩菜,通常稍微有自信的作品会先独家授权,等到购买热度耗尽才会多家贱卖,这些平台会以极低的价格购入充盈自身片库,卖家也能最后得个三瓜两枣,收割一点最后的剩余价值,没有人会在院线还有一定持续收入时选择院线转网络,因为这样相当于已经放弃院线端的收入。

3.海外版权收益(含我国港、澳、台地区)


这收益是在搞笑吗?之前某些狮粉不是宣传在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外“大卖”吗?除去我国港、澳、台等地区,后面的确定不是看错了小数点?0.9万美刀是认真的吗?

4.广告收益:这片有广告收益吗?求科普!求数据!

5.产品周边收益:《雄狮少年》在主要目标客户群网站哔哩哔哩(本站)进行了产品周边众筹



结果最终两月时长居然连10万都没筹够,宣发力度这么夸张的居然舍不得这点费用吗?它在小红书和摩点也进行了周边众筹,但金额都极少,尤其对于动漫动画影视作品来说周边产品及衍生物是很大的一块收益来源,同时还能在下映后保持一定ip热度,比如“某熊出没”的方特乐园等,这位毛都没捞到一根!

然后我们再从“成本”角度来看看:虽然国内电影的制作成本是不会给你“公示”的,但是按2019-2021年度,电影级3d动画建模制作和特效费用每秒的标准,人工,硬件设施,制作周期时长,成片时长等推算,( 以梦工厂为例,近十年的动画电影制作成本范围在 1.3-1.75 亿美元 / 部之间,平均成本为 1.47 亿美元 / 部。美国行业内,迪斯尼和皮克斯平均制作成本最高,好莱坞头部工作室平均制作成本在 1.33 亿美元左右)。


和国外大厂比较同时期国产3d动画电影的成本大约是其15分之一和17分之一左右。我们以2019年上映的《魔童降世》的制作成本为样本,你基本就能推算出《雄》的纯“制作成本”是多少了,网传《魔童降世》的“制作成本”约在6000-8000万区间,同时期国产3d动画电影成品效果差不多的作品制作成本也基本在此区间,然而重点是《雄狮少年》夸张的“宣发成本”可是远远大于魔童的呦!期待有人能拿出合理逻辑反驳!

早在《雄》开画前“华录百纳”对外宣传吸引股市韭菜的时候可是对外大肆宣扬“制作成本”不低于2个亿,后面又宣传追加了8000万的“宣发经费”,所以才会有坊间流传的2.8亿这个数字。


事实上从同期或近期的国产3d动画电影成品效果来看,《雄》的“制作成本”2亿这个说法相当离谱!其夸大成本的原因还为了宣传成片质量和在金融市场吸引韭菜,这类做法在电影市场实属“常规”,后面我会重点提到金融端的那些事,大家还可以去了解下光线的作品成本,从同时期同类型,业内当时的技术费用标准,成片质量,特效费用,制作周期,成片时长,资金占用,等多方面基本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

综合《雄》的成品和极其夸张的宣发,其总成本应当不会低于《魔童降世》的吧,我个人推断《雄》的制作加宣发保守估计也得是1亿+,这片的宣发夸张离谱到什么程度!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实在是内容太多,在国产动漫电影类型里,如此泛滥的宣发阵势我可谓是平生仅见,没有之一!同样欢迎狮粉反驳。

看到没?某些“睿智”的狮粉显然是把总票房2.5亿当成了“利润”,1亿宣发+1亿制作=2亿总成本,由此得出2.5亿票房-2亿成本=5000万利润,这点我比狮粉们更加善良,我也只估了个1亿+总成本,看来狮粉们真不知道有种东西叫“票房分帐”,按狮粉的算法2亿*3倍=6亿,也就是说得6亿总票房才能仅仅“保本”你们确定不是在反向毒奶?

总结:按单纯的票房分帐金额8400多万,两年多的制作周期时间成本,期间的资金占用,再结合《雄》的制作+宣发,只能说是血崩亏,前提还得是你这2.5亿的总票房没有太大“水份”而这片的票房有多“润”大家自行感受!


有人提出夜间满座是影院“常规”🔒厅,那么…


这周五非节假日早间工作时段你也“满场”到是十分“灵性”真如此火爆何至总票房才2.5亿?。

再用现象来推论结果:《雄》开画就爆雷,之后焦急上窜下跳的到处拉神仙“站台”,多次延期放映密钥去蹭春节档期,反市场规律的排片,还有某豆八风不动的金刚铁🔒,可谓是花样玩尽,你认为它这是挣钱了还是火烧屁股了的表现呢?


我们继续从金融市场端来了解《雄狮少年》背后的“更深的海”

说到《雄》就不能不提其背后的出品方,对就是这位!我们大家熟悉的“照镜子”先生。


实际控股“北京精彩时间”这家公司的上游公司为

“混改央企”好厉害的╮(╯_╰)╭!


这家“华录百纳”是2012年首个以“央企”为背景的影视传媒集团身份登陆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2018年响应央企混改,所以这是一家血统纯正的“混改央企”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爆雷后能拉到如此之多的神仙为其“站台”,引用某些狮粉最常用的洗地话术:看到没?是“自家孩子”你们抵制《雄狮少年》就是和国家对抗!

我只想说:这些狮粉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官方机构“保驾护航”?知道用公权力影响普通的“商业行为”是什么性质?你们是在“影射”滥用职权给一部商业电影“作弊”吗?呵呵!

然后我们继续来看这家公司的业绩表现。

以上可见:这家“混改央企”的上市公司三年前业绩雪崩,差点把自己玩退市,直到“美的”系少主何剑峰接盘,此君为“美的”创始人的公子,然后…继续稳定下滑!

在此之后,“华录百纳”何少押宝“张苗”全资收购其公司51%股份,实现控股“北时”并制作出品了《雄狮少年》。

那么在运营《雄》这部片子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什么样的“操作”呢?在开画前大肆宣传此片制作成本2亿,而后又传出追加8000万宣发费用的消息,并且连同“业内”给出了25亿的票房预估,

令郎的胸大肌为何…

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和大v铺天盖地的齐👍,对你没看错,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韭菜入市拉升股价,宣发力度爆表!从当时股市的反馈来看的确也一度使其股价从4.36短期快速猛涨到了期间最高的7.67。

这里重点提示一下之前提到的票房很“水灵”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给金融端服务,尤其在有上市公司的条件下,毕竟票房收益远远低于金融市场能收割到的利益,或是给洗钱等行为做铺垫,但通常洗钱会选择相对更加低调的产品,降低被关注的风险。

只不过!香槟开的太早了,本来计划是电影端和金融端并进,但是万万没想到《雄狮少年》开画就爆雷,在同期无任何同类型竞争对手,享有同期开画电影里最高25%排片率的情况下居然血崩了,而且即便在票房爆雷后还同样能长期保持15%左右这种票房贡献和排片占用极不合理的比例,直到12月结束!中间更是闹出日排片率仅有其5分之一的电视剧剪辑片《跨过鸭绿江》单日双倍碾压《雄》并多日超过其日票房数据的天大笑话,逻辑上对这种完全不符合商业市场规律的排片行为各位怎么看?

与其对应的是院线端爆雷后金融市场的影响,由于实在崩溃太过迅速,“华录百纳”的股票开始横盘,成交换手率都不活跃,然后开始了连日下滑,直到本月下旬,也就是《逐日少年》宣布立项之后,华录百纳2021年的财务年报也进行了“公示”,于是……

还没完!

为了照顾到现在都还在嘴硬说“挣钱了”的狮粉们,我再提供一组数据,正好最近2021年财务年报和今天2022年一季度财报也出了!

以上明确可以看到:“华录百纳”在2021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增182%的情况下同比往年“净利润”还居然大幅下降了近41%,相当于是反向带货?真会玩!真是王小二过年…

再来看2021年的全年“净利润”只有6633万,对于一个这样几十亿体量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什么?有人一定会说6633万啊,挺多的了,但是你得明白这是多个项目加在一起的收益,

以上全年11部+下面5部,扣除重复的3部,实为13部共同贡献6633万总利润,排前5位收入贡献的项目占4237万用6633-4237=2396万,(前5位并没有雄狮少年)然后13-5=8,最后这2396万分摊到这8个项目,还有部份边际业务的收益无法获得明细,你们认为《雄狮少年》能“贡献”几何?

而且我们还能更加准确用2021年总“净利润”6633万-第三季度总和5940万(1-9月)=693万,是的,你没看错,归属于最后一季度(10-12月)只有693万,而且到底有多少项目占这3个月的数据?提醒一下《雄狮少年》的上映时间为2021年12月17日,于2月17日下映。

重点来了!“华录百纳”2022年第一季度(1-3月)财报可是“亏损”的1666.66万,真是666啊,结合《雄狮少年》的放映区间

我能不能“合理”推断《雄狮少年》有没可能是亏哭了呢?以上所有财务相关素材均来源于“华录百纳”官方2021全年-2022第一季度财报,期待狮粉们拿出可靠数据打脸!

最后我再来总结一下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巧合”

介于此片前后搞过“不可言喻”的花样实在太多,早在去年12月份,我当时就说了,万一此片票房实在太差,人家急了顶着传疫风险来一手“中小学生观后感”,你们再抵制也没用,结果居然真的一语成箴!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某些地方真就顶着风险“组织”中小学生到影院观影了。

即便是真要看,非得去电影院?是《雄狮少年》下架后网播看不了?还是当地学校没有多媒体播放条件?也对!再不去真要影院下架了。

管不了你?还管不了你孩子吗!

国家卫建委和教育部都发布了“中小学生防疫指南”,为了一部商业电影有必要让学生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狮粉们不会这会儿又装聋作哑了吧,之前不是很喜欢拿“官方”当借口的吗?

从微妙的票房数据、极其离谱的宣发、开画前就有人提出但坚决不改的人物形象争议、各路神仙“站台”、多次延期放映密钥硬蹭春节档期、到金刚不坏的某豆“评分”从某豆成立至今我没有看到任何一部商业电影能做到这个程度!甚至不惜牺牲一个“评分”网站最重要的生命线~“公信力”都要硬挺.

来自华录百纳2021年度财报

前后如此之多的花样,别说这只是一部是国产动画电影,就算是主旋律真人电影都做不到这样品种齐全的“营销”,我愿奉其为“国动电影操作之王”,“国产电影运营的里程碑”,“套路之光”没有只一!同样欢迎狮粉拿出资料反驳。

八风不动,狮粉狂欢!

所以这手指动动就有的“评分”能吃还是能用?什么时候一个所谓的“评分”比美刀和人民币都“坚挺”了!你这“评分”正经吗?“保熟”吗?用嘴发电是不需要成本的,但是真去看可是要花钱的。

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有的可以借口说是资本“操作”但有的仅仅花钱是很难做到的,如果真这么简单,《上海堡垒》此类电影估计得哭晕在厕所。

综上所述:我如果是制片人张苗,我也得“教导”你们的审美,你今天拿出手机关掉滤镜照照你是什么样子了吗?一个商业产品能够做到如此的“傲慢”无它!“实力”不允许低调啊,换我也得膨胀,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狮粉在勤劳的洗地,钉~上班卡!。

狮粉鼓吹野鸡奖,被人查到当场处刑!

为什么?当然是“少年宇宙”还将继续,需要保持ip热度啊,少年终将“长大”,资本还会回来,你们都给我等着吧!



《雄狮少年》之“少年宇宙”姐妹篇《逐日少年》立项,聊聊相关数据,你怎么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