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押题?城管铲除商户门上红色标语


创建文明城市是对城市文明的肯定,在创城的过程中,面对一些不文明现象,肯定是要城管出面进行管理,这无可厚非。但题目中类似执法行为的出现,明显就是执法过度,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第一,它影响了老百姓的生计,并且伤害了百姓的心。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采取暴力、粗暴、恶劣的执法方式,百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出于本能也会做出一定的抵抗,那势必会造成双方的损伤,同时也会让这些最基本的底层的老百姓彻底心寒心凉,失去对城管人员的信任。
第二,它也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把商户门上贴的字归为影响市容,是执法不当,也是权力的滥用。城管的根本作用是在于维护城市管理效果和效率,暴力执法只会适得其反,无法保证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公共安全成本,换来的可能是民众的抵抗和反抗,非常不利于良好干群关系的建立。
事实上,文明执法问题已经多次提及,我们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次行动,情况有所改观,但不文明执法、粗暴执法、以罚代管的问题还是会经常出现,我认为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执法者对创建文明城市认识不足。文明城市不只是一块牌子,更是对一座城市的肯定,是真诚和睦的氛围,是人人向上的气象。如果只追求整洁的街道、漂亮的公园,只看这些面子上的东西,就变成了本末倒置,很容易出现粗暴执法的问题。
第二,是执法人员的执法认识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的严格执法,就是严格按照明文规定,丝毫不考虑当事人的情况,对群众的难处视而不见,只对领导负责,不对群众关心,这不叫严格,而叫冷漠。
第三,是执法人员的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工作能力有所欠缺。执法要考虑人情味,讲究方式方法,执法的目的是教育纠正,而不是以罚代管,这恰恰是考察执法工作智慧和能力的地方。
此次事件的发生与常态化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坚决杜绝此次现象再次发生,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做好宣传工作。执法要想真正得到群众的配合,必须从心理上入手。宣传部门可以制作一些形式新颖的普法小短剧,借助新媒体途径进行传播,也可以在线下的火车站、地铁站、公交站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宣传海报,在全社会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第二,也应该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借助二十大精神宣传的契机,选出执法系统内的优秀人物,召开宣讲会,号召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更好的把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结合起来。
第三,也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好内部监察作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群众和媒体做好外部监督,畅通电话热线,设立政府留言板、公众号,多种方式倒逼执法人员担当起自己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