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说”—《万里入胸怀 黄河史传》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大多孕育于江河之畔,河流也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同人类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深刻的联系,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见证者。黄河作为孕育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180万年前,就有古代先民在黄河流域生活,如西侯度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各具特色、各放异彩的史前文化,借助于考古发掘中国境内多处史前文化遗存得以重见天日,这些遗址为我们古代了解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史前时代提供了重要史料支撑。从公元前21世纪起,夏王朝建立,定都阳城,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从夏以后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即使在经济中心完全南移以后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兴盛息息相关,承载和积累了很多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黄河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影,研究好黄河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过程也是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自身发展历史的过程。 2019年4月26日,《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于首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上亮相,这套丛书由韩建民、任文京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过为江河作传这一独特方式展现中外历史和文化。其中陈梧桐、陈名杰合著的《万里入胸怀—黄河史传》一册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来铺叙黄河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展现黄河沿岸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绚丽多姿的文艺创作、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从中体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书《自序》中作者回顾了黄河从久远年代开始就同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结下的不解之缘,并结合对黄河的感性印象和在阅读史籍、研究史学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理性认识,把黄河作为一个历史的、地域的概念为母亲河树碑立传。第一章《一个伟大生命的诞生》以地质运动起笔借助地理学知识解释黄河形成的过程,进而回顾溯源黄河河源并最终确定约古宗列渠(即马曲)为黄河正源的历史过程;又以黄河流经的三大阶梯为基点自西向东介绍黄河上、中、下游三大段地形及其支流情况,其间夹叙在奔腾入海过程中黄河各支流两岸涌现的众多民族文化。第二章《黄河文明的初曙与勃兴》从青海的湟水河两岸到山东的大汶河流域众多古人类活动遗址入手讲述原始社会文明初曙之光,又分别讲述传说时期和先秦时期黄河文明勃兴情况,继而介绍了上古三代黄河流域独领风骚的农业和手工业,而后以甲骨文这一重要文明成果为中心说明文字的发明发展。第三章《黄河两岸的动荡岁月》以春秋战国为时间断限叙述各国的争霸与变法到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和其间出现的百家争鸣盛况,同时从唯物史观出发点明秦统一天下之原因所在;又围绕“汉志河道”说明黄河河道变化与航运的发展,其中修筑黄河下游堤防及许多水利工程的问世体现了治黄能力的一大发展。第四章《黄河流域的大一统》以在渭河、洛河之滨的咸阳、长安和洛阳这三个政治中心为基点铺陈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建立和巩固,又陈述当时以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为桥梁开展的全方位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黄河上游地区第一个大开发高潮具体盛况,继之陈说当时是时黄河流域繁荣昌盛的经济文化,最后敷陈黄河改道始末和汉武帝、汉明帝时期对黄河的两次大规模治理。第五章《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以民族大融合为视角切入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混乱分裂时局下相互影响吸收的胡汉文化、思想层面儒、玄、释、道四者并立的新格局和其间相对安定年代黄河文化获得的新成就。第六章《鼎盛时期的黄河文明》从隋唐长安和北宋东京两座城市营建起笔细数讫于隋止于北宋历时近五百五十年间黄河文明的发展进步,最终落笔于黄河航运的大发展以及对河患的治理。第七章《折入迟暮的黄河文明》以北京城、京杭大运河和明长城三者为线索勾勒出趋向衰落的黄河文明,并说明黄河流域经济衰落以及经济重心南移是多种合力造就的,也指明金、元、明、清时段黄河文明的衰落不等于没有发展叙说和陈列了这一时期经济、科技文化领域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景象和先进的成果,后关注了自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黄河南流以后发生频繁的水患又以贾鲁、刘大夏、潘季驯、靳辅、陈潢和近代的李仪祉几个治水人物为中心叙述这一时期治黄的努力和缺陷。第八章《黄河儿女不可辱》先历数黄河流域历代涌现出的蕴含永不屈服的黄河精神的英雄儿女们,后陈述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和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的种种努力最终迈向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的过程。第九章《历史遗留的巨大创伤》回顾了黄河流域天然植被被破坏的情况并阐述由此引发的极其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黄河河床抬高、河道迁徙不定又出现严重的决溢泛滥情况遗患无穷形成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第十章《六十余载建设换新颜》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兴建的大量水利水电工程以及黄河流域经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达到的新高度,特别记录了崛起在黄河两岸的包括古老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内的城市家族形成本书的一大特色。末章《再接再厉谱新篇》以黄河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水断流、水污染严重等残酷现实敲响警钟,扬弃各专家、学者们的意见点明黄河治理开发要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从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治黄新路,最后展望了跨入新世纪后黄河流域光明的未来图景。 此书凡31.4万字,精彩之处有三,一是用大量翔实案例说明发展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和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始终以黄河流域两岸的城市家族为基点起笔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讲述具体时期黄河流域发展情况;三是渗透全书的跨学科视野。纵览全书,作者以新时代视角和跨学科视野为历史地域概念意义上的黄河立传系统呈现黄河从古到今的活态自然史和文明史,作者的意图不单在黄河历史简单铺叙上而是引导读者重新理解认识传主体会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一过程中进而重新认识和理解依赖黄河生长的中华儿女自身的发展历史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此书作者之一陈梧桐先生驾鹤,先生虽以治明史为长,但作为黄河的儿女,饱含深情为母亲献上礼赞,给我们带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不失为一种享受。《万里入胸怀 黄河史传》作为黄河水利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文化载体,也是了解黄河文化的直观途径,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