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老牌匾,幅幅精彩绝伦!

“正大光明”匾位于乾清宫,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和谓之交泰。因此乾清宫是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作为“乾”,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象征皇权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
现在各个城市建设文明城市,街道两旁的店招都统一样式。虽然简单清晰,但却失去了独特的韵味。如今我们很难看到有文物价值的老匾额了,正因为如此,老匾额才显得弥足珍贵。今天就来欣赏一下那些“老字号”牌匾,回味不一样的书法风味。
消失的老牌匾
牌匾又称招牌、匾额、门额,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牌匾艺术最初运用在封建帝王的宫殿建筑上,后来逐渐从宫廷发展到民间。纵观的各种匾额,无论是屋舍的装饰,还是景观的装点,无不表达了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
牌匾按其性质来说,比较常见的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堂号匾,楼堂殿阁的名称。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月亭"、"望江楼"等。
字号匾,商家字号的名称。如"同仁堂"、"内联升"、"老凤祥"、"荣宝斋"等。
牌坊匾,通常是作为表彰的题词。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高山仰止"等。
文人的题字匾额,带有文学色彩的或是座右铭式的匾。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
喜庆祝贺类的,如"大展宏图"、"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
老字号历来与牌匾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牌匾是商家的门脸儿,大多商号店铺多请名人、书法家题写牌匾。不知道是老字号提升了牌匾书写者的名气,还是牌匾抬高了老字号的身价。
老字号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风采、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字体或端庄饱满,或清秀俊雅,或古朴拙正,或洒脱飘逸,无不令人驻足欣赏。它既是一幅美妙绝伦的书法作品,更是一个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走进老牌匾


































































































这其中不乏名家里手的佳作,当然,也并不否定目前统一店招及家庭书画日渐减少而代之以彩喷装饰画的趋势,不过审美多样性及书画在人们日常中的作用及位置日渐衰落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书法需要复兴吗?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也没有多少朋友能率意的说出简单的“能”与“不能”,因为简单同一是趋势,机器代替人类书写是走向,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既定事实,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留自己心底的审美爱好与审美需求,维持自我的那一片小天地罢了。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