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三装甲轮战篇(二)Sd.Kfz.221/222/223

时间进入二十三十年代中期,在宣传片中出尽风头的高级奔驰车Kfz.13除了在检阅活动中为轿车充当先导及护卫外,已经难以应付新的战场环境,德军不得不为侦察部队寻找新的装甲车。1934,乌尼温/霍尔希公司设计出了一种具有较高可靠性、良好的越野通行能力以及适当防护性能的4×4通用底盘,在此基础上研发的日后最为人熟知的德三轻型轮式装甲车Sd.Kfz.221系列于1935年开始量产。

Part1 Sd.Kfz.221

与前辈Kfz.13相比,Sd.Kfz.221拥有更好的防弹外形,前部装甲由8毫米增强至14.5毫米;原本简单的机枪防盾被换成了带有两扇铁丝网格栅的开放式环形炮塔;独立悬吊加上四轮驱动配合大尺寸轮胎以及动力更强劲的八缸发动机所拥有的越野机动力也远非轿车出身的Kfz.13可比;最后较大尺寸的车体也为之后的升级改装留下了余量。Sd.Kfz.22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作为战场侦察和巡逻车被德军大量投入于波兰、法国、北非及苏联战场,自1935年投产至1940年5月停产为止,总产量339辆,其中12辆还被卖给了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

基本性能
乘员:2人
(驾驶员、机枪手,后者兼任车长)
发动机动力:55.1千瓦,约74.9马力
(霍希3.5升V型8汽缸发动机)
战斗全重:4吨
长:4.8米
宽:1.95米
高:1.7米
最高速度:90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320千米
武器:
早期装备一挺7.92毫米 MG34通用机枪
(备弹1050发)



后期装备一门28毫米 sPZB41反坦克锥膛炮





Part2 Sd.Kfz.222

Sd.Kfz.222是Sd.Kfz.221的火力增强型,主要武器更换为20毫米KwK 30/38型机关炮,MG34通用机枪变成了副武器,同时车上新增的短程无线电提高了车组态势感知能力,乘员增至3名。


该型号可细分为AB两个子型号,A型号主要为1939年波兰战役结束前生产,除武装和电台外车辆基本性能与221型相同;

B型号主要为波兰战役结束后至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前生产,主要变化为将正面装甲厚度加强至30毫米,同时提升了发动机功率(由55.1千瓦升至66.1千瓦,即89.9马力)。A、B两种型号总共生产了989辆,其中有6辆卖给了老蒋。




Part3 Sd.Kfz.223

Sd.Kfz.223型轮式无线电通信车是由Sd.Kfz.222的车体与Sd.Kfz.221的炮塔组合而来的专业通信指挥车,该型车同时配备两种电台,分别是短程的Fu.Spr. Ger.a和长程的Fu.10SE.30,乘员同样为3人。


与前代完全无武装的的kfz.14通信指挥车相比,Sd.Kfz.223多了一挺MG34可以在危急时刻给乘员增加点底气。该型车的生产一直延续到第三帝国的末期,至1944年停产时总产量为550辆,其中4辆卖给了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




上期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