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桂林民俗民乐艺术节》暨《广西民族服装节》盛大召开
2月7-10日,以“崇尚自然,艺术你我”为主题,由桂林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桂林市旗袍协会、桂林市阳光集团、紫竹苑(北京)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举办了2023《桂林民俗民乐艺术节》暨《广西民族服装节》大会在桂林市盛大召开。

来自北京、上海、河北、山西、浙江、重庆、广东、桂林等地的领导及嘉宾200多人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广西旅游协会副秘书长陈德元致开幕辞,首先他代表广西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对艺术节和服装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对广西文旅产业发展的支持与对广西民俗民乐的弘扬与发展。

美丽的桂林风光,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特别是瑶、苗、侗族的民俗风情,无论从饮食文化、服装服饰、民族音乐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中芦笙是广西少数民族流传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乐器,“芦笙不响、五谷不长”,几千年的芦笙文化,已渗透进广西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及宗教信仰等领域,体现出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民族性格、文化面貌、心理素质及伦理道德,是苗族文化的图腾与象征。

主办方代表赵毅先生致辞,他提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桂林人的心灵更美。此次活动我们北京“紫竹苑”公司不但要打造山水风光及人物的“外在美”,还要打造心灵之声的“内在美”。因此我们请来了20年专攻竹纤维艳丽服装服饰的芦英乐女士和四代传承、北京百年老店、皇家民族乐器御用掌门人吴景馨教授,以及中国三代吹笙人:85岁的张汉昌老先生,54岁的张国华先生、28岁的樊宁先生。他们在外形塑造、心灵滋养、艺术表现方面都已登峰造极,将为广西民族服饰的展示、民间器乐的制作和演奏,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

世界丝路文化论坛、中国大健康论坛、京广大运河万里行论坛代表卞洪登主席祝贺本次艺术节顺利召开。

一带一路通讯社执行总编辑王群为本次会议送上问候和祝福,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共同讲好中国故事、桂林故事,将桂林的山水之美传播到五湖四海,也期待更多人来桂林投资投智。





开幕式表演开启,《中华美》旗袍秀、中华汉服秀《采薇》、少数民族服装秀《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著名芦笙演奏家,拥有 20年芦笙演奏经验,曾获 2010年、2012年芦笙比赛金奖的梁瑞丰先生和广西柳州著名芦笙演奏家,拥有15年芦笙演奏经验的,参加中国苗族芦笙“斗马节”表演的金刚先生登台演出,为参会人士带来了绝美的视听盛宴。

百年皇宫、四代御用乐府宏音斋掌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族器乐发展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乐器改革委员会副会长吴景馨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中国古老乐器-笙的历史演变,以及笙在演奏中的技巧和苗族人心中的地位。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创新,希望更多的人将笙吹起来,弘扬和发展笙文化。




答谢晚宴,历代宫廷华服和竹纤维品牌服饰表演、诗朗诵等节目丰富多彩。末了,深圳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深圳红馆文化董事长张凤琴女士以中俄两个版本演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国著名青年萨克斯演奏家张国华先生为大家演奏了《早安隆回》,两首曲子将晚会的气氛推至高潮!

紫竹苑(北京)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峰先生上台分享,阐述了色泽艳丽、健康时尚、透气舒爽、抑菌杀菌、绿色环保的“鸿竹叶”品牌,竹纤维服装服饰、床上用品。晚会还进行了现场书法拍卖,所有善款将全部捐赠给桂林慈善机构。

在2月10日“刘三姐大观园”的艺术展演中,参会团队形式多样的汇演,为活动增添了许多风采。紫竹苑(北京)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芦英乐女士也上台分享了她的创业历程,并表示,人活着就要有价值,要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也立志要将竹纤维事业落户桂林,扎根桂林,为推动桂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太平人寿”杨靳平女士与大家分享了公司社区养老、旅居养老候鸟养老等多维度体系化的养老服务;山西杏花国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民先生为大家带来了“国宾竹酒”的分享;江苏徐州生命关怀医院秘书长郭芳发表讲话,深情呼吁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关爱特殊人群,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艺术节期间,主办方邀请全体与会嘉宾参观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领略桂林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感受桂林独特的人文地理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