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宫椿的爱情观》VS《捂疼男的爱情观》

2022-06-01 15:55 作者:real春天同学会  | 我要投稿

今天重新读了一遍【三宫椿】当初在自己的专栏中写的《 三宫椿的恋爱观》,大致的心情就是:当代年轻人,我可以理解,但我依然大受震撼。


这里面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过我还是尽力去做个水货翻译,虽然是翻译~~但我基本上是按照我的理解去写的,挂个原创不过分吧?


注水版原文如下(黑色字体是我做的标注,灰色字体才是原文):


你好,今天也辛苦了。

这次我想写一下我所秉持的恋爱观。

话说回来,《三宫椿的恋爱观》不是小说的标题吗?(无所谓啦)



我基本上对用“喜欢椿酱”这样的话和态度来表示的人都会抱有好感(翻译:我特么就只喜欢那些喜欢我的人)。


当然不论男女!如果喜欢上喜欢自己的人的话,我的周围就变成了都是会对我表示肯定态度的人,形成了椿帝国。


请大家一定要试试(?她应该想说,希望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吧)


从自己的恋爱经验来说,我不擅长强加于人,所以我都很被动的被“跟我交往吧!”“嗯……说到那种程度的话……”这样的话冲昏头脑,在不太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开始交往,也有发生纠纷的时候(笑)。


因为是那样的感觉,所以我的初恋比较晚。


经常听说“初恋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或者“中学的时候和前辈谈恋爱~”,从那么小的时候就知道爱是什么吗!?这样的感觉,我个人认为不应该算在初恋的范畴中。


不是孩提时体验过的那种恋爱,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和爱下文有说她对“恋爱”和“爱”的定义实际上是让人厌烦的麻烦。


所以说心里话我不想恋爱。


交往的话,交往了之后会因为出轨、阴差阳错而烦恼,分手也很尴尬,之后也会因为纠缠不清而悲伤。也许也有开心的事,但是这种开心,朋友和家人也能给予不是吗?


电影和晚餐都能和志同道合的人玩得十分开心。


和合得来的人也会有一样的愉悦心情,不一定要把这种情感套进男朋友、女朋友的模子里,不需要刻意隐藏自己的癖好,尽情的玩乐happy也行,这世界好像把这种关系叫作~~(这个我不知道该怎么翻)


但是我觉得那种关系本身也并不是坏事。(此处省略20字)


我觉得爱情本身并没有那么美好。

即便如此,人也不会停止爱一个人吧。

因为“人,都是想爱别人的生物”。

这是我的爱情观。

KinKi Kids(一个偶像组合)也说过:比起被爱,我更想去爱。



想让别人开心”、“想让别人笑”、“想让别人幸福”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最喜欢对别人做的事情。


事实上,这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这是一种希望通过别人的欣赏和认可来确立自己的自尊心和自己存在的意义的一种欲望。


(她应该是想表达“抱着得到的目的去喜欢一个人是一种自私的欲望”,这里我有不同观点,按照这个逻辑的话,友情、亲情、职场、寻求理解、寻求关注,人类的很多行为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通过别人来确立自己的欲望,这个定义属于哲学范畴了,可以套用到很多事情中,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说法对,但这种说法没有意义,逻辑说得通但没有意义,因为这种欲望是来源于人性的,你不能说这种欲望是错的,人类的行为是基于欲望的,是有目的性的。)。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动(我不觉得这是错的,但她的定义就认为这是自我为中心的),最终对对方来说是一种救赎。


被拯救的某人意识到自己被别人的爱拯救了,自己也想再爱一个人。我觉得恋爱就是这样成立的(翻译:就是我先自我感动然后再用爱感化你,你被我所打动了于是我们在一起了,这就是恋爱的由来。)。


恋爱不仅是幸福的,也是痛苦和悲伤的契机(上面说的是恋爱的幸福,然后没被感动的就是悲伤和痛苦了)。


我希望从一开始就没有喜欢上你,”这样的话是来自于“难得的爱情得不到认可(爱而不得)”这样的打击。


归根结底,我认为恋爱就是要求对方给予回报。换句话说,互相满足对方“爱上某人的欲望”,可以说是恋爱最大的好处(同样是哲学解释人类行为的范畴,人类的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她觉得恋爱是基于自己的欲望各取所需,但是我认为,理想中的爱应该是彼此付出,彼此收获。)。


与此相对,我认为“爱”是一种真诚的,纯粹的希望对方幸福,不同于“希望通过别人的感谢或认可来确立自己的自尊心和自己存在的意义”的一种无回报的亲切,纯粹地希望对方幸福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定义吧,不能说错,但明明有更好的形容词,比如待人善良、温柔、博爱,这些其实和恋爱并不冲突,但是她的观点是将爱情从这些东西中剥离出来了)。


我对爱情没什么兴趣,但我不想停止爱任何人。

把这个想法语言化变得既困难又复杂(汗)

我有准确的传达我想表达的意思吗?还是让那个水货翻译来说吧


(意思是她觉得谈恋爱这种事很麻烦,不想用“爱情”的名义去索求别人或被人索求,所以她不想谈恋爱,但是在恋爱之外的其他情感,也就是她自己把“爱情”从“爱”的范畴中剥离出来,虽然这种情感也很麻烦,但她愿意去善良、温柔的对待别人,她觉得那种爱和“爱情”关联不大,或者说有关联但是她不想谈恋爱)



这稍微偏离了爱情的主题,但是爱真的很重要,不是吗。

我喜欢圣经里”爱你的邻居”这句话。

意思是“爱你身边的人”。

“善待所有人”这样的解释是我最喜欢的。


我认为不分距离、平等、不分歧视、不求回报的善意才是爱(我有不同观点:我抱有目的去对你好和我想你过得好并不冲突,我可以单纯的希望你过得好,但是我要是能得到我想要的就更好了,抱有目的的付出和收获并不冲突,这也是爱、善良和温柔)。


我想恋爱和爱的区别也在这里(她把这个分得太细了,但我觉得这些情感本来就不冲突)。


恋爱是只面向对自己来说特别的对象的独占欲的感情(这对我来说有点逻辑悖论,不特别的对象我为什么会想去和她谈恋爱??),我觉得比起恋爱,爱更重要,所以在相爱的两个人的形式上加上“夫妇”、“家人”、“恋人”等名字就没什么意义了。


在关系上加上名字,就可以用“不能成为别人的东西”“不能和别人,....”等隐含的规则互相束缚。


如果真的是互相爱慕、互相信赖的话,就不需要规则。更进一步说,即使有规则,不相亲相爱的人也很容易打破规则。


(这个表述我有不一样的观点,并不能说这是独占欲或者控制欲,占有欲的控制不能和身份上的约束混为一谈,那是两种不同概念的约束,至少婚姻和家庭是需要身份约束和保护的,彼此的身份并不是单方面的束缚或控制,而是双方的一种自我约束,应该称为约束而非束缚。


自我约束也可以理解为彼此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这需要一个健全的规则去维护,所以需要有法律和道德去构建这个社会的基础规则,同时也需要明确的关系与归属,所以我们会用称呼去明确彼此之间的关系,比如这是我的女朋友,这是我的家人,这是我的朋友。


加上称呼并不是要独占谁,而是意味着这个人对我来说的特殊性,我的家人、爱人、朋友,这些关系对我来说就是特殊的,这就是明确的关系与归属感,我认为这是一种羁绊,或者说是责任的约束,但绝不是什么束缚,因为我觉得我们确认了彼此的关系之后,我们也应该为彼此的关系负责,于是就有了约束。


而约束,是方方面面的规则形成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凭信赖去让人面对一个没有道德、没有责任所约束的关系,那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危险的,因为不负责任或违背责任就变得没有负担,我觉得不管是什么人际关系中,都应该具备一个最基本的约束。


不管是爱情还是什么情,从来都不具备100%独占的可能,我觉得100%信赖的前提并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什么100%经受的住诱惑,所以需要情感的羁绊来维护这个约束力。举个例子:


有三四个女孩子都是我的理想型,但我对这三四个女孩子的喜欢不是平均分成三份的,我可能更喜欢这个一些,对另外的人喜欢就少一些,那我和喜欢多一些的那个女孩在一起,并且认真的对待这份感情,那这份关系就已经约束了我,让我的意识到需要为此而负责,所以我就不能再去和其他的女孩子有什么关系,但这不代表我不喜欢其他漂亮的妹纸,我只是把这种喜欢变成了欣赏,或者说保持距离的喜欢,不会去做逾越的行为,这个就是关系上的约束,我觉得这种关系约束并不能理解为是控制或是不信赖,而是一种确认关系之后的自我约束,约束我承担关系上的责任。


举完这个例子,估计也暴露我渣男本性了,请相信我只是在举例子)。


所以,与其说我想要一个爱人,不如说我想要一个可以互相友好相爱的可信赖的人。这样一来,男人、女人、年龄就不再重要了,对吧


(最后这句话的意思,道理说的过去,我不碰爱情,能在友情方面找到同样的满足或回馈,但情理说不过去,因为很多时候的爱情很容易和友情混淆在一起,你如何区分这个是爱情还是友情?


界限分明的关系还比较好说,当你和一个异性的好感度已经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时候情感就没法分那么清楚,“友达以上恋人未满”这种程度本身就是将友情和爱情给混在一起了,我不觉得异性关系中,到了一个好感度之后还会存在一种绝对理性去区分友情和爱情的概念(可能我是直男本男吧)。


最后就是,所谓的“爱情能给的感觉友情一样能给”是说法,我觉得并不成立,我们觉得爱情很麻烦是因为爱情的成本很重,有责任和约束,而友情的成本相对来说比爱情轻得多,朋友不会要求你负责去做什么,恋人会,朋友不会要求你把他放第一位,恋人会。


所以爱情会比友情麻烦,是因为彼此承受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但爱情和友情不一样的地方也在于,陪伴的时间和陪伴的方式并不一样)




以上是她在两年前写的自己的恋爱观,二十几岁的年纪,有些观点跟我二十几岁时想的也差不多,其实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我的想法比她要更执拗,但现在我孩子都有了,自然也就有了其他一些观点,当然这些都只是观点。


观点这种东西并不是要所有人都一样,这种东西没有共通性,可以交流不同的观点,但也仅限于交流,所以也不至于说要去因为观点而分什么立场问题(我觉得现在很多人会因为观点分出不同立场开冲,其实没有必要,我们可以更包容一些的),而且这种东西吧,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怎么说呢,年轻时有年轻时的想法嘛,到了不同阶段,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阶段的想法吧,不过她这种恋爱观,我觉得会有不少年轻人表示认同,因为这是一个不管对男孩还是女孩来说吧,都是个情感负荷很大的环境,所以有些人确实会觉得这些情感啊,人际关系啊之类的会很累很麻烦,包括我到现在三十岁了,偶尔也会这么觉得。


但是很多事都具备两面性,关键是要看各自的需求去做出各自的选择,也就是不管怎么理解这些观点,都是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经历去做判断和选择的,所以我尊重那些不婚主义和丁克主义,我觉得人不一定要结婚生孩子,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但我也不喜欢一部分人一直鼓吹不婚主义或丁克主义有多么多么好,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嘛。


我觉得结婚之后我也很快乐啊,但我也不会鼓吹说大家都要结婚努力造孩子,因为确实压力比较大,特别是让我带孩子的时候,挺崩溃的,也不自由,但这不代表我就没有快乐,我目前的人生因为有了老婆孩子,相比于以前是更丰富的,只是说生活方式不一样了,但我可以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快乐,有些人接受不了这种生活方式,我会表示理解,我不会去强求说他要改变自己的观点,因为这是别人的生活方式,我做好我自己,他做好他自己,就很和谐了。


当然这个扯得有点远了,今天这篇推送大致也就是说下两种不太一样的观点,【三宫椿】的观点是,对爱情并不抱太大的期待(但我觉得她不是不期待,她是把爱情的标准拔的太高了),可能是她没有真正的主动喜欢上一个人,也可能是不想去承担爱情和婚姻带来的繁重的责任和麻烦,这选择没问题的。


而我是觉得,遇到了喜欢的人,就追嘛,不管得到了什么,我们的选择都是让自己的人生履历更加丰富一些,这也没问题,都是选择的不同而已。


不管怎样,我觉得一个人只要能保持一个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就行,不管是选择什么生活方式,不管是交了一份什么样的人生答案,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行,也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人生中,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勇于去表达自己的喜欢,而不是随波逐流去妥协别人希望你做什么。






《三宫椿的爱情观》VS《捂疼男的爱情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