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拳击的日子,思考了一下连续练拳的意义
我思考练拳的意义是从去年开始的。在B站和视频号里,我往往用视频的形式呈现。第一次坐下来用文字的方式写写打拳,以我自己的个人体验为基础。
我是2018年开始练泰拳的,直到去年也就是2022年开始接触拳击。5年时间里断断续续练习,也做过拳馆的整体运营项目,今天想从练习者、经营者、分享者三个视角来分析。同时作为一个写文字超过10年的小朋友(包括但不限于草稿纸、日记本、博客、QQ空间、微博、朋友圈…),拳击带给我的意义已经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希望能带给一直在观摩的潜在爱好者们一些启发。

🥊🥊🥊
一、为了减肥
很多人谈及泰拳、拳击,总是联想到减肥,我目之所及的一些搏击馆也会把极速减肥作为卖点。无可厚非,这确实是大众最朴素的需求,对于非格斗爱好者来说,减肥也是最肉眼可见的“效果”。
但打拳的长期意义绝对不止于此,甚至也并非减肥的最高性价比之选(饮食和睡眠应该排在运动前面)。
在踏入拳馆之前,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如果只是为了“减肥”,是非常容易放弃的;因为减肥本身也关联个人生活态度与长期目标,并非简单的3个月小目标。小目标容易达成,可持续的努力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长期践行。(很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吧!
减肥归减肥,我建议把打拳作为一个辅助方式,喜欢就去;不喜欢也别勉强为了减肥而学拳。

二、女生打拳
我在拳馆认识的女生不少,这其中既有家庭妇女、企业老板、二胎妈妈、性少数人群,还有各式各样的自由职业者。我从这些人身上读到的共性是:胆儿大,思维开阔,不把自己局限在「传统女性」的标签里。
在这个不断变动的时代,女性主义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阶层固化,贫富分化;另一方面,我们又在经历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自动化进程。在这个不断下放与重组的过程中,所有的结构性的歧视和偏见,都将发挥作用。女性主义也势必会与阶级、种族等问题更紧密地关联。

在更视频的时候,我遇到最尖锐的问题是「女生应不应该练拳」?这个选题在B站和小红书获得的反馈截然不同。当我试图分享关于绝对力量的观点时,有些很爱跳脚的人就出来了。anyway,在这里不想展开啦,自己练了就知道,不练永远不知道,懒得聊。
所以女生也好男生也罢,想练就练啊,别给自己设限。或许你身边的人喜欢指手画脚问三问四甚至阴阳怪气“你老公是不是打不过你呀”“这样哪个男的敢娶你呀”你记得告诉他就是为了筛掉你这样的人才练的呀哈哈哈哈哈哈哈突然不想加标点符号的时候就是本人情绪喷发的时候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大腹便便指点江山的傻屌
三、内心选择与勇气
存在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洛.梅(Rollo May)曾在《创造的勇气》一书中曾说:勇气,是一种哪怕生活再怎么未知,个人再怎么焦虑,也能保住自己存在”核心“(centeredness)的能力。它同时也是”一种纵使外在境遇逼仄,我也敢于做自己的内在素质。“
长期、系统地修习搏击,对于一个人在心理层面上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勇气的提升,从而相应的,获得自尊水平上的提升。(推荐阅读:练习搏击的心理意义,孙平)
这个体验实在是太贴切了,尤其是当你练过实战,感受会更深。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比方说在实战的时候,如何保持不眨眼?这就需要很长期的练习,并且感受恐惧和勇气在体内的平衡流动。
在我特别怂的时候总希望能有一个勇气银行,我可以贷一点勇气。可是在练拳之后,逐渐克服恐惧,似乎不太需要这个银行了。我敢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敢为个人选择负责。就算选错了,也没那么慌。这一体验已无关练拳,而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真正的尊严只能在艰苦卓绝中获得。
四、择友观
交一些吃喝玩乐的朋友不难,能交心的朋友却很难。在变动和流动的人生中,我又悟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在我的文章里多次提到SAM和珠珠。当时那张图拍摄于3.8妇女节,而和你们拥有了友谊,是我过去一年里极其珍贵的礼物。
刚认识SAM的时候,我是完全不敢打实战的,总爱装弱(其实就是怕死):我唔得啊,咪搞我。可她多番诱敌深入,在和她对打的时候,她的拳头能做到收放自如,给我莫大的安全感。(因为有些人打实战可爱显摆了,体验极差)
直到前段时间我们在西安探馆时轻实战了一下,她说我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泪目,没有这样的镜像,我压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而她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瓶颈,也从自己憋着劲到主动分享感受,我们可以交流啦!

而珠珠带我走进了拳击天台!哇,讲了1800字才讲到拳击吗,我的天。
拳击和泰拳是完全不同气质的东西,所以在刚接触拳击的时候,我也只是抱着一个试试的态度。谁能想到啊,一通百通,这玩意就像叠了新buff,连带着对泰拳也有了更多思考。
我在练泰拳遇到的瓶颈已经很久了,有人建议堆量,可我觉得这不是问题所在。我对这个运动失去了探索欲,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影响了我对运营思路的判断。就像连带着的多米诺骨牌,一点一点全垮了…最后心态崩了。
究其原因,无非是当时思维受限,感受无法提炼,整体训练也变成了单点堆砌,很不爽。比如说啊,练扫踢、练靶就一直僵化重复,体能肝上来了,技术一直原地踏步,也无法从每一次的实战里感受到提升。久而久之就变成玩儿了,可是要玩儿的话我为啥非得来这里玩儿呢?

直到遇到拳击,这时候必须cue一下我的教练老熊。尽管知道我只是来玩的,他也没打算sale我办卡,只是开开心心教了我一些技能。但是他知道我练过泰拳,所以在技术引导上会更多帮我分析两个运动的区别,同时对我的基本功也抓得很牢。比方跳格子步,我的协调性不好,但在重复训练之后我会发现也没那么差!
后来离开拳击天台了,我也蹿了好几个馆。接触了很多教练,老熊还一直关心我的练习进度,我也会反馈一些视频和训练疑惑给他。他都能懂,也很愿意鼓励。有些教练很爱PUA,用以掩饰自己洞察力不足的缺陷,把压力全给到学员顺带着还把钱赚了真的很搞笑
善念+能洞察学员需求+技术过硬,这就是我心里的好教练!

珠珠在督促我练习的过程中,让我看到了更好的友谊。知道我懒散,但她也知道我爱钻研,于是会从上课之前就催着我去做核酸(当时就是要做核酸才能进去,一懒就懒得去了)。在这种重复督促之下,我真的练了好久哦!而她从一开始实战被揍,也变成了超级勇猛的战神!!
好朋友是可以互相帮助和成长的。
五、攻防转换与人生选择
拳击强调防守反击,我们之所以在抱架防守时也要盯着对手,是因为你无时无刻不在找反击的机会。所以,“挨打时也要看着对方”。
在工作和不工作之间我选择了边工作边不工作。(?)在屡次反复横跳的过程里,慢慢看到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再去调整目标瞄准。这难道不是和拳击一样吗,装死也是一种策略啊哈哈哈哈哈
刚开始练实战,执着于进攻,想找到对方漏洞,可在你进攻的时候,漏洞就出来了。而防守如果太严密,又影响自己的视线,容易在心理上破大防。练着练着,就像悟道的过程,没有必要执着于进攻,没有必要贬损于防守。优秀的武者,在这两者之间迅速的转化,调整重心。因为无所求,必满载而归。
拳击天台是广州很棒很棒的拳馆,这里拥有接近最纯粹的练拳体验。在天台淋着雨打拳真的无敌爆炸托马斯回旋爽YY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