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世俗人道主义(1-4-2)——人类自己拯救自己,反对自然主义的等级制

世俗人道主义(Secular Humanism),代表人物:孔德。
孔德创立了人道教;人道主义本来是一个神学概念,即人可以拯救自己,不需要God的帮助;在神学宇宙中,某种异端论(如牛顿)认为Christ是人不是神,这种信仰在英国上层知识分子中较普遍,因为christ在传统中代表底层人民的领导头子,而精英知识分子认为把这种底层头子神化是有问题的。
在齐泽克看来,Chrits是人但同时也就是神,这里的神是无神论的神,christ是无产阶级英雄(在这个意义上他是神),christ作为底层穷人头子(特殊性的代表)就是the god,这就是宇宙运动最核心的节点,主体性被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时就是神、至高主宰,也即至贱就是至神圣,所有底层穷人联合起来的共同体叫作圣Spirit,它就是community。在这个意义上,christianity和communism短路了,(齐泽克)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的神圣(最底层、最下贱、最悲惨、最痛苦的、被一起人所抛弃与背叛的那个人就是神圣,因为他的出现本身代表了至高秩序本身行不通,这种障碍就是至高秩序,至高秩序面对的障碍就是它自己,它自己是一种努力/冲动,想要克服这一障碍也即它自己,这个障碍的显现就是通过christ的命运来显现的)。
场域论(1):humman world
本体论(4):拒斥形而上学(拒斥科学因果链之外的东西[如,物自体]与所有人类心理体验之外的东西[如,神的心灵、大写的理性、意志])
认识论(2):Human(人性、文化、平等) vs Nature(自然、物质、等级制),Nature所具有的那些优点如和平、宁静、客观现在被放在Human这边,而Nature本身是不公平的、动荡的、愚昧的,Nature是愚昧主义(1-4-1),所以1-4-2要批判1-4-1,它要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启蒙,但这个启蒙仅限于追求某种人性的优点,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反思各种意识形态、各种信仰,然后要反对等级制、反对精英(拯救者)和庸众(被拯救者)的二分,追求一种平等。
若仅停留在世俗人道主义(1-4-2)这边,是会被它所迷惑的。世俗人道主义是虚伪的,因为Human vs Nature的对立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
Human nature(人的天性):人化的自然性,如(跨主体间的)语言活动;
Natural nature(自然的本质):本体论;
Human humanity(人的人性):人当中非人的一面(不能被动物学意义上的human所囊括的一面),最极端的人性,即死亡驱力;
Natural humanity(自然的人性):自然的可理解性、本身所包含的意义,意义、Life。
四元组:
语言 | 存在
死亡 | 生命
死亡和生命是becoming的力量,与语言和存在(二者属于Being的维度)进行对抗;在这四元组中,可以把握很多哲学的对立。这个问题是比世俗人道主义所设想的人性的光辉vs野蛮蒙昧的力量这种单纯的二元对立复杂得多的。
世俗人道主义停留在前反思,是简单的、无脑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