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4.10 《拉摩的侄子》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0、《拉摩的侄子》
这是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于一七六二年写的一部哲学小说[1]。在狄德罗生前一直未能出版,直到一八〇五年才由德国诗人歌德把它译成德文出版。恩格斯称赞这本书是一部辩证法的杰作。一八六九年马克思把收藏的两本《拉摩的侄子》寄给恩格斯一本,并在信中说:“这本无与伦比的作品必将给你以新的享受。”[2]
这书用生动的对话,深刻地揭露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阶级矛盾,特别是揭露出贵族生活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鼓动人们起来反对封建贵族的反动统治。
小拉摩是法国著名音乐家拉摩的侄子,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本来是属于第三等级[3]的,但鬼混在上层贵族里,过着腐朽和卑鄙的生活,成为一个无赖、骗子和贪食者。狄德罗在揭露小拉摩的腐朽世界观中,表现出很多辩证的看法,反映出事物的一些相互联系和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狄德罗对小拉摩总的评价是:“他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没有比他自己更不像他自己的了。”比如,他一方面为人坦白,好发议论;但另一方面有时在贵族面前连说话的权利也没有,活像一只哈巴狗。为了贪图享受,他一方面丧失了常人的理智,什么卑鄙无耻的行为都干得出来;另一方面他也有自傲的地方[4]。这都深刻揭露出小拉摩世界观的内在矛盾和双重性。
狄德罗在这书中讲了许多对辩证范畴,如谎话和真话、正确和谬误、现在和未来、好处和坏处、幸福和痛苦、生和死、善和恶、穷和富、爱和憎、一般和个别、原因和结果、内和外、言和行,等等。比如,关于谎话和真话,书中写道:“我相信如果谎话可以有用于一时,从长远看来它必然是有害的”;又如,关于一般和个别,书中写道:“当人们不懂得一切东西,他们就不会好好地懂得任何东西。”另外,有的地方还涉及到矛盾的转化,如说:“决没有永恒的快乐;我曾经是太幸福了,所以那是不会持久的。”“一个人从坏的伙伴中可以得到好处,······在同恶汉们一起生活当中,罪恶是赤裸裸地暴露出来的,你便可以学会认识它们。”这些看法都是相当辩证的。
总的说来,狄德罗是一个形而上学者,并不是辩证论者。但由于他是一个积极、坚决地反对封建贵族的活动家,现实的政治斗争使他不自觉地反映出现实存在的一些矛盾,而能写出和他的形而上学思想相矛盾的辩证法杰作。
注:
[1] 一七七八年又作过较多的修改。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283页。
[3] 法国革命前,对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的总称。
[4] 如甘愿做“快活的强盗”而不做伪君子;有一套取欢和效劳于贵族的本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