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愿

这是祈愿京阿尼的文章。京阿尼火灾可以说是震撼到我了。真实伤害。这也是今年第二件震撼到我的事。所以我决定先在这里梳理一下我的京都历程(?)。由于KEY的三部曲我会在KEY20周年纪念文集里写掉所以会略写。中间会夹杂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和一位比我文笔好的多也有趣的多的人一起去京都动画那边旅游时的经历。下面是他的文章。还有快去关注他。

)
因为我对故事比画面与节奏更注重,所以在看完一开始的KEY三部曲,我成为了一个KEY黑(?)而不是京黑。(笑)当时看完爆吹的也是麻子,不是石原立也监督。当然后来看到8bit改编的REWRITE之后明白了原来懂一部gal不等价于能把它改好。此后才开始认识到改编动画不是那么好做的。
这里说出去一点,2012年JC STAFF说要改LB,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它,一方面京都的改编是很流畅,另一方面当时JC还排了食梦者与樱花庄两部半年番,留给LB的人员相比京都那种一年2部的安排,是少了点。而且LB是出了名的长(比CLANNAD短2,3条线的长度,但比KANON长3,4条线的长度。)又是以各种小游戏(比summer pockects还要多)出众的异类gal。但是!最后LB虽然,是吧,画面不如京都,远景有崩坏的预兆,第二季结尾背景直接照抄原著的单色调,它却改的非常不错。很多新的KEY粉大概是从这部进入KEY的。可以说这部打破了人们觉得KEY的作品只能由京都改好的观念。

然后说回来。第二部我看的京都就应该是凉宫了。凉宫有很多可以说的,尤其在演出手法上,京都很好的用意识流(?)表现了小说中写的人物的心情。(比如有一集阿虚在自我吐槽时,京都用在教室里另一个阿虚踩在前一位头上表现阿虚的纠结,自我否定。)更令人惊讶的是,京都为阿虚班里每一位学生,都设计了设定。就原作中可能只是一个龙套,但在京都的动画中,他们是有名有姓有设定。这使得凉宫这部作品里的龙套都是你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他是有性格的。
石原立也与武本康弘监督(专注修改轻小说与日常漫画的。京都里很多演出精彩的,萌系的作品都是出自他手。)修改小说,加入新的角色与设定是他们的长处。他们一直以来都做的很好,中二病中的凸守,冰果中“我很在意的重复运用”等等。但是,在2016年,石原立也监督玩脱了。这就是京黑津津乐道的“无限彩”。(魔改原作,加入萌系角色与福利剧情)你说在之前没有征兆吗?不,有的。比如在CLANNAD中,风子在游戏中后面的几次出场全部!全部都被还原了。(对比之下智代线身为主线中的一条只给了一个ova。完全不够好吗!而且!而且她还是当初CLANNAD游戏投票的第一名,在动画中就是几乎路人啊!!!!)从这里实际上我们是看的到京都的监督们很喜欢这种萌系日常service的。只是过去的作品里至少他们克制了,嗯,好好讲故事了。无限彩里放飞自我了,就。嗯。
K-ON我就不说了,K-ON完全就是山田尚子监督牛逼。这里我要爆吹山田尚子监督。京都一直以来不是一个适合原创的制作公司,2003,2005,2009年的MUNTO(对这是一个系列)是京黑们绕不过去的谈资(剧情不知所云,居然还出还出还出)。但是!山田尚子监督的作品几乎就是原创。“轻音”和“利兹与青鸟”都只是借了人物设定而已,玉子市场完全就是原创。这几部就,我可以说,和PA WORKS的原创作品们差不多。(就是大的制作社里原创动画的顶峰。)这里要写就太多了。(我以前看过一篇写轻音剧场版ed的文章写的很好找不到了)所以我贴知乎别人写的东西。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301165/answer/80913389?hb_wx_block=1&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84470937888645120
当时我看完利兹与青鸟我就和我的好友说: 京 都 复 苏!这就是我想看的京都动画啊!(虽然玉子市场剧场版出的时候我也这么讲的。不过,是啊,5年过去了。)

再后面就是中二病,境界的彼方,甘城,小林家。一笔带过是因为,我觉得它们都是很棒的作品,在评分里可以评80-85。它们演出的手法,音乐,都很棒。但是它们终归只是“有趣”,(一个KEY黑要出现他的经典论调了!)你看完你也不会记得这个故事。假如问我说它们称得上“美”吗我也不会这么觉得。说到底可能是它们的故事还是不够细腻,还是在描写日常却没能戳穿它。这里可能有很多异议我也不能随便剧透,所以我举一下文学领域的例子来说清楚。
我很喜欢一位作家叫Alice Munro,她有一篇短篇叫“乌德勒支的宁静”。整个故事很简单:海伦和麦迪是两姐妹,成年离家之后,麦迪归家肩负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但是母亲日益恶化的病情,让麦迪丧失了自己的生活,麦迪最后可以说是放任了母亲的死亡,麦迪想要找回自己的生活,却依旧活在这件事情的阴影下。文章用海伦的视角来讲述海伦长大之后带着女儿回来童年长大的房子,错过了母亲葬礼的海伦,了解了麦迪为母亲做的事情以及母亲死亡的“真相”。海伦当然是理解麦迪的,她们是一起长大的,她也是知道母亲的情况的,当然什么都没做的她,也没有任何资格指责麦迪什么。
最后小说是这样结尾的:随后,她弯下腰,开始捡破碎的粉色玻璃片。我的孩子们往后退,敬畏地望着她,她边笑边说:“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损失。我有满满一架子的玻璃碗。我的玻璃碗,够我用一辈子了。哎哟,别站在那儿看我,去帮我拿把扫帚!”我在厨房里四处转悠找扫帚,因为我好像已经忘了扫帚是放在哪儿的,而她说:“可我怎么就做不到呢,海伦?我怎么就做不到呢?”
我所期望的动画应该就像这篇小说最后一句话一样,就用简短的画面或语言来揭露日常背后的东西。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无奈的都可以。当然,假如故事也想这篇小说这样,谁都没有做错,却透露着一种生活的无奈的话,那就是满分作品了。(没错我指KEY的部分作品的部分线)
由此我就可以谈到京紫了。与开头我引用的那篇文章的作者想法有一点相似,我觉得京都的京紫没有很好表现小说中试图写的探讨“爱”的主题。(毕竟只有13集,而且京紫是从0开始探讨这个命题的。薇尔莉特·伊芙加登是从0开始学习“爱”的。这就与AIR不同,AIR是有了相互陪伴的基础,所以它可以13集写完。)这里的问题实际上出在京都把一个一个小故事写出来,想以此来表现她的成长(?),但是在处理小故事上,故事的背景,以及场景的环境占了超出它应有的比重,使得这个故事更像日常,就留给薇尔莉特·伊芙加登去思考的时间没法展现在读者眼中。加上很多人是追番看的,假如不是认真看的话,可能会忽略薇尔莉特·伊芙加登的成长(?)。所以我觉得你把京紫当日常看是很不错的,但是要是去要求它讲出小说的主旨可能难了点。但是!!!!!!!!!!西卡西!!!!!!!!!!京紫新剧场版来了!!!这下观众,对吧,就可以连贯地看到薇尔莉特·伊芙加登的成长了!!!!!我爆期待好吧。

京都动画的作品大多选的是追求“善意”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们试图构造的是一个贴近我们日常,有泪也有笑的世界。我想京都动画这样构造,也是体现了他们这个制作社对世界的想法。虽然这次它遭遇了一场出乎意料的火灾,我依然相信京都动画不会因此倒下。(毕竟第一大社(JC提出了异议))我也十分期待未来,它又是否能带来更加细腻优美的作品。

最后附上那次旅游拿到的原稿复印。本来是冲着AIR原稿去的,可惜那里已经不再售卖这么久之前的作品原稿了,于是花了5000日元买了CLANNAD的。不知道画这些的原画师还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