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恋家情节
有句俗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这句话非常符合常理,却不符合逻辑。
显然金窝银窝比狗窝好上不少。我想一般没人会讨厌富贵。
是什么导致这种不符逻辑的心理呢?我想思考一下。
为了好听的,以下叫恋家。
家比豪华房子有何长处?里面有家人?可以叫家人一起搬过来住嘛,很大的,没关系。
那么只能想到家是居住最久的地方。
所以我认为,恋家是一种习惯。
不管新房子有多好,人总归是从习惯进入不习惯。
不光是家,其他事物也一样。习惯使用的工具突然换成新的,总会莫名的有点不习惯。
这可能是因为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代表能我们掌控它,也就意味着安全。未知则是危险的。
但不意味着选择熟悉的事物总是正确的选择。
长期生活在脏乱环境中,人也会适应肮脏的环境,肮脏本身没有改变。
除了物质,心理上的堕落,久而久之会变得难以改变。所以有句俗话叫恶习难改。
有人问:我获得新的玩具或是搬到新的房子里,没有不安,反而是充满兴奋。怎么解释?
前面说了,熟悉是安全,未知是危险。
但这是我们直觉判断的,人有理性,对于显而易见,确定没有危险的事物,我们就会很快打消不安。
比如走陌生的夜路会不安,但是在游戏内走夜路却不会害怕。
因为我们知道游戏内是虚假的,我们不会真的受到伤害。
安全的未知会带来兴奋感。
人本身还是有渴望刺激的基因,但又害怕危险。人们总爱看热闹就是很好的提现,但让他置身于热闹之中恐怕是不愿意的。
这或许是恐怖游戏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既然知道了习惯的恐怖,那么如何消除未知带来的不安?
我们可以用玩恐怖游戏的原理。
即保证安全的状态下熟悉新事物。
最简单的形式其实我们一直在做。
比如将要去的陌生城市工作或是旅游,很多人会从书中或网上寻找相关资料。
或是找当地的熟人。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安全感。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只是在规划路线,但也同样潜移默化的让我们熟悉了还未去过的地方。
相比直接空降在陌生城市,你查过资料之后再去肯定令人安心的多。
缓冲
在未知和熟悉之间设立个缓冲地带。
让我们能准备好心理建设,以及遇到困难,身后就是逃跑路线的安全感。
让你走钢丝你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下面放上缓冲垫,你就至少有一试的勇气。
具体如何应用呢?
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总会感到很迷茫。
但这不丢脸,因为这就是相当于把一个现代人丢到了孤岛上一样。不习惯是肯定的。
相反,不上学就去混社会的人反而不会迷茫。因为他们早就习惯社会生活。
我觉得有必要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
学校
比如学校和相关公司达成合作,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地实习。【不是去拧螺丝】
但要求这样的实习没有业绩压力,并且失败也不会问责。
(就算必须有压力,也不应当太高,否则只是提前步入社会。)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来投入正式的工作。
说明一下,这里的实践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达成类似的效果。但根本目的是提前习惯在社会中工作。
如果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计划,有能力的学生建议要积极参与自己专业方面的活动,不要等到毕业后才开始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投简历。
我认为,学校虽然保护了学生,但也隔离了学生。像温室里的花朵一点都经受不起社会的风雨是不健康的。
监狱
出狱的人有很高的再犯率。
我想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长时间的狱中生活形成习惯,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而感到不安。迫切的想摆脱这种不安,于是为了回到监狱再次犯罪。
那么应该设立犯人一个从监狱到社会的缓冲段。
比方还剩两年刑满的犯人,允许在这两年过着半自由的狱外生活。
不可以离开特定的城市,每过一段时间要回去报道。
并且生活不习惯的话,犯人可以随时回到监狱。
倘若某犯人一定会再犯罪,那这样也更容易将其捉拿归案。
若他两年内没有再犯罪,那他真正出狱时候,犯罪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我觉得这是一个降低再犯率的有效方法。
结语
我们经常会把一些顽固不化的老人叫做老顽固。
为什么年轻人却不会被如此称呼呢?
我想正是因为他们一辈子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形成了严重的生活依赖。
这种人一般会拒绝接受新的事物。甚至把一些错误的观念强加给晚辈。
所谓陋习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相对来说年轻人更容易去接受新鲜事物。
不是因为年轻人就比老人从生理上有什么优势,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
不过年轻人也会老去,80后90后也逐渐不理解00后10后。
我们也可能成为被习惯绑架的人。
但是人有理智,可以主动改变自然规律。所以希望就算你感到很不安,也应该去积极接触新鲜事物。
个人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1,了解外国;不要只是从新闻中了解外国。可以从视频网站上看当地人拍摄外国的原汁原味的生活视频等等。切实感受外国的社会人文。不局限于特定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都可以帮助你了解世界。(如果能出国旅游自然当然最好)
2,前沿科学;关注人类最尖端的科学发明发现。不需要深入了解,浅尝即可。关注一些科学方面的科普UP即可。
3,社会人文;通过各种社交平台的热点,热搜。了解时下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但注意不要过多关注明星八卦。
4,年轻人的流行;姑且将大学生到三十岁这段定义为年轻人。关注一下当下年轻人喜欢的事物。即使你不感兴趣,也尝试参与。实在不行,看视频云玩,将其作为见闻了解。
这些方法有助于你能跟得上时代不被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