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个人回消息,是什么感觉?
终于到了周六,相见的日子。为了让自己平复心情,显得不那么急切,红霞给自己安排了充实的工作。
谁知身在工作,魂已飘散。
中午,手机亮了。
“什么时候回来呀?”
红霞笑了。俩人还没怎么样呢,怎么就开始偷换概念了。
建军嘴甜的时候,还是挺甜的。
红霞为了不显得自己着急,不显得自己在等他的消息,为了显得自己很充实,显得自己是新时代独立女性,索性把他晾一下。于是把手机放一边,吃饭去了。
遗憾的是,等她吃饱喝足想要回消息,不想要建军等很久,
发现,即便自己回了,然后等很久的人,不是建军。
到头来,还是自己。
这说明,人不能等消息。
不能看手机。
不仅要觉得别人的手机掉进了马桶里,适当的时候,还应该产生自己的手机已经掉进马桶的错觉。
总之不管产生什么错觉,就是不能产生对方在认真回复消息的错觉,
有可能,只是对方在打牌打泡打麻将打游戏的间隙,顺手拨动了手机键盘,
以此算作活动筋骨,劳逸结合。
遗憾的是,建军已经撤回了“回来”的情话,
取而代之的,还是流于形式的,
“什么时候过来呀?”
这是遗憾,但也是庆幸。
至少红霞不用去挑逗什么情愫,思索应不应该默认,自己的行动到底算不算作“回去”。
但又有问题了。
从问句的内容来看,看起来建军不像是要来接自己的样子。
用哀怨的眼神回过去,也不一定会收获什么积极的成效。
那么不如引用一点积极的暗示。
“看你什么时候出现咯。”
这里的“出现”一词,既没有“过来”一般强制,又暗含了白马王子突然到来般的惊喜。
可是王子人没有到来,连消息都没有到来。
红霞等了一会儿,索性不等了。
得知自己动作很慢,于是她快快的开始化妆。生怕下一秒,建军就会到似的。
化好了。
手机还是没反应。
别说手机了,连镜子,能直勾勾的看着红霞的物体,都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儿。
“今天会晚一点。”建军表示无奈。
没说缘由。
红霞也没问。
不说,就不问。
这似乎是两人的默契,又或者是,红霞单方面懒得问。
问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的。
即便是真的,又不一定是自己想要听的。
这说明,
有时候耳聪目明,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时候,
不要看得太清楚,不要听得太仔细。
本来,红霞只想简简单单的回复,好的,这样能显示自己肆意洒脱,毫不在乎。
可是自己的确不想等,不想像以前那样,需要时不时拿起手机,看一看消息。
手机,就像自己不可摆脱的生命器官。
可是有的时候,
拿着手机,却也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这说明,
手机就像烫手的山芋,
甩不开,扔不掉,把手烫破了皮,还要在心里烫个窟窿。
“好的,大概什么时候?我好准备一下。”
好的,是为了呼应建军的陈述,表示自己在认真看他的消息。大概什么时候?是为了知道时间。
但为了不给对方压力,不显得自己在催促,
红霞又认认真真的补充了一句,自己想要知道时间的原因。完全是自己的角度,因为自己动作太慢了。而不是给对方压力。
“大概四五点。”建军表示无奈。
“好的。”这次红霞很简洁、很坚定。尽管这和自己想象的时间有差距,并且和平常的时间也有差距。但为了显得自己不是没有见过市面,她假装很淡定。
于是,就淡定的给自己安排了工作。
果然,工作使人忙碌,但同时工作也使人快乐。
忙碌有时令人厌倦,
但有时候,
人又仰仗着忙碌,显得自己不那么孤单。
忙着忙着,红霞竟然忘了看手机。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近五点。
而一条手机消息,映入了她的眼帘。
来自下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