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跌跌不休!保险行业跌出机会来了吗?

2021-07-06 21:22 作者:网叔点财  | 我要投稿

最近持有保险股票的朋友们可能过的不太踏实,

保险板块从去年底高点回调下来超30%:

保险板块究竟为何跌幅如此之大?

该板块质地如何,是否还值得投资? 

接下去我们将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一. 保险为什么跌的这么厉害?

今年保险板块跌幅较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新业务价值量的表现不佳的预期影响,上半年上市险企新单保费前高后低,未能呈现疫情后板块的修复性增长,导致资金对于该行业出现了一些撤离。并且惠民保等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商业保险的市场。

从国泰君安预测数据看,上半年新业务价值量同比增速均是负增长:


而新业务价值是拉动保险企业业绩增长的引擎,现在引擎熄火了,未来成长性就堪忧了,行情自然就走不动了。正是由于这样的预期,因此最近保险行业表现就比较差了。


保险最近2年的关键词改革,但是改革之路异常坎坷。

7月5日,银保监会还发布《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督促加快改革力度……

通报指出,人身保险公司激进发展模式仍然存在,部分人身险公司仍然延续粗放经营模式,靠激励政策短期内获取业务规模高速增长;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市场乱象仍然多发。三项问题共涉及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健康等21家人身保险公司。

现在保险行业的情况简单讲就是:积弊没有消除,改革(新业务)举步维艰,业绩疲乏


分析完保险行业当前暴跌的现状,

我们来深度了解一下这个行业,以及探讨这个行业有没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二. 什么是保险行业

2.1 保险行业主要是干什么的?

保险行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市场是买卖保险即双方签订保险合同的场所。它可以是集中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分散的无形市场。

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财险主要分位车险和非车险,在各家主要险企中,车险占比在6-7成,非车险占比在3-4成。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则分为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其中寿险占据大头。


人身保险和财险保费收入及细分险种占比如下图:


在了解了保险的概念和细分的险种之后,我们再来聊聊保险公司是如何赚钱的。

2.2 保险行业靠什么赚钱?

保险企业靠什么赚钱?我们分别从寿险和财险来谈谈。

寿险

寿险业务利润来源主要有三块,即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

分别简单解释一下: 

利差益是指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于保单的资金成本而产生的盈利,反之则为利差损;

死差益是指因实际死亡率同保单预定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带来的盈利,反之为死差损;

费差益是指公司实际的营运管理费用低于保单预定的营运管理费用所产生的盈余,反之则为费差损。

以上三块则构成了寿险的业务利润。

上述利差益是一般保险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其和银行的性质差不多的,主要收取保费然后进行投资,赚钱中间的差价,这点比较考验保险公司的投资实力。

但如果就单纯的保险业务而言,一家优秀的保险企业而言,死差益和费差益是比较更为重要的一块,比如我们看中国平安在这两项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在新业务价值中,死差和费差占比在59.3%,利差占比在40.7%。而一些其他保险企业在此前公布过的数据显示利差占比较大,且近几年较少公布此项数据,整体看价值结构上要差一些。

(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中各项指标占比)

财险

财险中的车险,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买车开车的朋友都会给自己的爱车上个保险,如果车子不小心碰撞损坏了,那么是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的,而保险公司会从获取的保费里拿出一部分进行赔付。对于财险企业,保费收入是利润的最终来源。

但财险公司不可能只收保费而没有成本支出,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个叫做综合成本率的指标,以平安车险为例,其综合成本率是费用率+赔付率,以2020年平安车险的综合成本率构成看,99.1%的综合成本率中费用率为38.6%,赔付率为60.5%,赔付率占据成本大头。

(中国平安车险业务指标)

衡量财险做的好不好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就是综合成本率,这个指标越小,说明财险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通过上面简单的描述,大家应该知道保险公司大概是赚什么钱了。接下去我们再看看如果你在以前就投资保险行业和股票,是否赚钱。



三. 投保险企业赚不赚钱?

保险相关指数中有一个指数叫做保险主题指数,不过该指数出来的时间相对较短,可能代表性不强。那么,我们以A股上市的保险老大哥中国平安为例,看看过去投资中国平安到现在赚不赚钱。

从中国平安最近三年股价表现看,表现相对不佳:

最近三个月,跌了20.04%,近一年跌了18%,近三年涨了20.69%,小于沪深300最近三年51.19%的涨幅,最近三年年化复合收益为6.66%,小于沪深300的15.23%,最大回测表现也比沪深300要差很多。

如果把时间拉长一些,按5年时间定投中国平安会如何?

定投结果一般,5年下来年化收益率在4.81%,低于沪深300的11.05%,比普通理财收益稍微高一点点。



四. 保险行业还有没有投资价值?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回答是:

道路虽然曲折,但行业未来还是有进一步成长的空间的。

首先看长期发展逻辑:


从长远角度看,当前寿险深度和全球及发达国家依然有一定的距离。

寿险深度是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

在2019中国大陆为4.3%,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平均 11%以上保险深度。

另一个指标是保险密度也就是人均保费,2019 年中国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为 430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平均 5000 美元的保险密度。

因此,从保险深度和密度上,对标海外发达国家,保险行业的量和价都还有较高的提升空间。


提升空间是有了,但它同样需要有一些驱动力量来驱使它来更进一步发展,寿险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点:

(1)经济发展水平;

(2)利率;

(3)人口结构。


参考国际重点国家,以2018年数据来看,发达国家在到达寿险保费增速停滞时的主要指标:

英国,2008年以后寿险保费增速基本停滞,寿险/总保险深度达到13.7%/16.4%,基准利率转为负值,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6.3%;

日本,1995年以后保费收入基本停滞,寿险/总保险深度达到9.5%/11.9%,1年期国债利率接近0%,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3%;

美国,2008年以后寿险保费收入基本停滞,寿险/总保险深度达到4%/8.5%,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2.6%

而我国2018年寿险/总保险深度为2.3%/4.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然维持在3%以上,65岁以上人口占比11.9%。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全球发达水平依然有一定的距离,利率横向相比依然相对比较高,人口老龄化依然在持续中,但尚未达到日本英国等水平。

按照国际经验来看,要说现在国内的保险行业大趋势就已经停滞不发展了,我觉得有点说不过去。从目前各各方面的数据对比及逻辑上看,至少在达到海外这些国家的类似状况之前,国内保险行业还会有一段较好的增长期。

而且,随着人均收入增长,保险意识提升,而且保险产品往往具备超高的复购率,一般买保险的人不会只买一年,而是年年都买,那么保险产品就具有一定的消费属性,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为保险企业贡献更多的价值。

在财险方面,虽然目前竞争比较激烈,但网叔认为未来还是有较大的发展机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汽车保有量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汽车渗透率依然较低,2020 年美国每百人汽车拥有量超过80 辆,欧洲、日本每百人汽车拥有量约 50 至 60 辆,而中国每百人汽车拥有量仅约 20 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背景之下,汽车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汽车人均保有量的提升也将在远期带来更多车险保单。此外,科技赋能保险行业后综合成本有望降低,进而龙头保险企业有望在更大的车险市场中更有效率的赚钱。

目前保险行业已经充分意识到仅仅靠增加代理人的方式长期是走不通的,因此它们都在改革,当然改革中会有阵痛,股价的表现也已经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但随着改革逐步深入,部分保险企业在改革上已经初见成效,比如平安在代理人人数降低25%背景之下今年新单收入也就下滑了1成左右,说明公司淘汰了低端代理人,人均产能和效率提升,改革初见曙光。

综上,网叔认为虽然保险行业当前陷入由改革带来的阶段性增长停滞,但从终局去思考,国内的保险行业大概率还是没有走到尽头的。在改革之后,该行业或许还是有机会焕发生机。



五. 从长期看,投资保险行业的风险在哪里?

谈几个可能会影响保险行业的风险点:


1.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

由于保险行业在投资端有较多的债权投资,一般而言,如果利率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厚保险公司投资端收益。但未来不排除可能长时间利率中枢缓慢下移,就像欧美长期处于低利率状态,这对保险企业投资端会有一些影响。

2. 人口老龄化加剧风险

参考上述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历史路径,如果人口老龄化未来进一步加速到它们那样的水平,人口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导致缴费的人群降低,赔付的老年人人数增加,这样一来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就会显现,到时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3. 经济增长降速

如果经济增速放缓,对于保险深度和密度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行业发展。

六. 现在可以抄底吗?

目前如果抄底保险行业,相对偏左侧一些。市场可能还在等待更多改革成效出来,一些追求确定性的资金才会再次杀回来,但目前暂时还未看到基本面的右侧,因此这个阶段抄底的话可能需要有比较多的耐心去等待和跟踪行业变化。

但另一方面去看,正是由于当前改革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才导致了行业当前估值普遍偏低的局面。比如以衡量保险企业的估值PEV去看,中国平安目前PEV水平早已小于1,处于近10年来的低位,PEV小于1你可以理解为你可以花不到一块钱去买价值一块钱的保单意思,这样的价格是比较吸引人的。以这样的价格买入,只要改革见成果,未来发展逻辑能够逐步兑现,从未来你再以后视镜的角度看目前保险行业的价格,可能是个不错的点位。

因此,对于现在是否可以抄底这个问题,你需要先明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预期,一方面是可能需要等待恼人的长期震荡消磨,另一方面是从长远看可能比较诱人的价格,毕竟大多数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你做好两者的权衡的时候,或许你心中就已经有答案了。


网叔:资深投资人,长期创业者。独立,理性,深度思考。热爱钱更在乎良善。闲来聊两句常识,骂几个混蛋,喝两杯小酒。


跌跌不休!保险行业跌出机会来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