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考研 | 四招教你少走弯路! 2020年二战拟录取华中科技大学流行病学专业!
作者简介:
20考研,拟录取华中科技大学流行病学专业。总分382分,英语69分,政治74分,专业课239分。二战考生。
本人是一名二战考研狗,今年顺利上岸华中科技大学流病专业,在考研这件事上,颇有些经验,因此想把自己这两年来摸索出的经验,跟正在或者即将踏上考研征途的战友们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多走一些花路。
由于今年研究生复试是网面形式,复试经验可能对以后的常规复试参考价值不是很大,所以本文着重讲一下初试经验。考研这件事,要想初试中首战告捷,我觉得以下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01
坚定信念 锻造心智
既然决定走考研这条路,坚定信念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在不断动摇你:舍友如果不考研,可能在忙校招的事,或者在宿舍玩游戏;毕业设计要联系老师,要选题、开题;要是不幸需要二战甚至三战,家里人可能不支持,怂恿你找工作等等,这些都是事,会占用你很多时间跟精力甚至动摇你考研的想法。所以一旦决定考研,这些事都要考虑清楚,尽量保持心态上的平稳。应该有时刻把考研放在重要程度列表的TOP1的觉悟,把考研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考研这条路,既然你走上来了,那就走到底,即使结果不尽人意 ,那也不丢人,丢人的是半途而废的人,你要知道,你坚持到进入考场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干掉至少1/10的对手了。我就是大学一开始就决定要念研究生,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一直坚定着即使三战五战我也一定要考上为止的想法,所以我要读研的信念也给我之后的二战带来了很大的力量。
这里我再说一个我自己的反面教材,让大家更加理解“坚定信念”这四个字的重要性。我要考研几乎是一上大学就做好的决定,因此在要不要考研这件事上,我个人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唯一让我纠结了很久的是考哪个学校。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先后换了三所目标院校,导致备战时间非常不充足,也正是这一点间接性地造成了我一战的失败。由此可见,一开始就坚定目标院校是多么的重要,且确定目标院校越早越好,建议最晚不要晚于七月初。
02
信息收集能力及敏感度
确定好目标院校后就要立马开始查询信息啦,可以去每个学校的研招网查招生简章、考纲、参考书目和历年分数线。
信息到手之后就是按要求准备学习资料了,包括教材、练习题和历年真题(最重要,因为历年真题能给初试提供很多参考价值,要是目标院校的研招网官网没有真题的话可以在网上的各种考研辅导机构,比如“公卫研习社”,会有配套真题资料,总之真题是一定要有的),同时也要根据历年分数线给自己设置一个尽可能高的目标。这里我要说一下,不要怕目标分数设高了考不到,就怕为了迎合自己的水平把目标分数设低了,目标分数高一些,就算最终没够到,也会比自己预期水平能达到的分数高的,相信我。
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比如QQ群、贴吧)尽量找一找自己目标专业的直系学长学姐,尤其是研一的学长学姐,因为考研对此时的他们来说,还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感情上来说也会更容易理解你此时所处的状态,所以能更好的给到你一些帮助。这些事应该在五月底前就完成,以便于中期打基础和晚期重点冲刺。
此外,要是有想参加国家特殊项目(比如“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同学,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灵敏度,随时了解教育部的最新政策文件,且能快速对政策做出应对或依据形势适当调整自己的计划。
总之就是资料越准确越好,真题一定要有,随时关注官网动态了解形势。
03
制定计划 按时完成
这一条要说的相对比较多,因为制定计划是分阶段、科目和详细度的,按时完成也不是能轻易做到的。
第一,要对自己的复习有个宏观的规划。比如,明确一共需要进行几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的着重点在哪里(比如看书还是做题,做练习题还是历年真题),每个阶段能够掌握百分之多少的知识点,全面发展还是重点打击(每个阶段放在每一门课上的精力需要适当调整),以及每一轮复习跨越的时长。
我当时是分科目写了宏观规划,且把时间按月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复习阶段,把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复习程度都大致写了下来,建议把宏观规划写在笔记本首页,方便随时查看进度。
第二,建议按照宏观规划,把每科任务平摊到每一天,把每一天细化成小时来安排复习任务,把这种详细的每日任务写在计划表上,淘宝有那种,可以像台历一样放在桌面上的计划表。这里有个小技巧,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时间段的学习状态,来自己学起来最轻松或者最困难的科目的复习时间,比如我早上学习效率较低,会学习比较不费脑力的科目,晚上学习效率高,会学习我觉得最吃力的科目。前中期甚至可以以周为周期,每周安排半天的休息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适当的放松自己。
以下是大家最关心的专业课和公共课怎么学、跟谁学、学多长时间合适的问题。干货满满,敲黑板划重点啦:
353卫生综合
华中科技大学学硕专业课考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五门课,满分300分,每门课60分,题型和分值每年会有微调,但大体不变。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和简答题比例分别是1:1和2:1;三大卫生全是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的比例几乎是2:1。
题型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复习流统和三大卫生的时候,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
流统有大题,那在复习的时候就一定要把知识点贯穿起来连成线,理解透彻,做到活学活用,能够解决应用题的地步,尤其是流病的前七章讲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章节以及统计的统计推断方法若干章节,是重中之重,此外该背的大段文字不能偷懒,一定要背。
三大卫生选择题考的都是细节,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分门别类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好总结成表格,方便记忆也方便查找。还有个小tip想教给大家,在总结三大卫生的时候,数字相关的知识点可以一条一条按序号总结到一起,各科目容易混淆的数字也写在一起,这样加强记忆,就不会出现知识点在不同科目出现时的数值不同,但记忆模糊混乱不清的现象,比如环劳卫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大小界定不同,我自己大概总结了五张A4纸,然后偶尔拿出来通篇看一下,也不需要很费脑就记住了。
英 语
英语是我一直以来的弱项,甚至连六级我都没有过,所以从踏上考研征途的一开始,我就在英语这门课下了苦工。
前中期我每天坚持看两个小时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和词组贝多芬的视频,并结合配套书认真做笔记,把全书都学完后偶尔翻看复习,我和我几个室友都选择跟朱伟老师学的,学完都觉得再看英语的感觉不一样了,感觉有质的飞跃。
中期开始每天掐表做真题,但重点是每次做题之后,通读文章并逐句翻译,吃透语法和单词,并记录每次错的是哪种类型的问题,反思错的原因并总结记录下来,考前再次看自己平时做题得出的心得,真的很有用。
后期主要就是至少模拟一套卷以及作文的准备了,建议平时就积累好素材,自己给自己写一个模板。此外,我整个备考过程每天背200个单词,跟鲍勃老师考研英语公众号打卡学习每日一句的真题翻译,起床就先进行英语口语学习并打卡,锻炼语感。这件事我坚持了近两年,虽然每天就花了十几二十分钟,但我的口语有了质的进步,在复试英面环节也取得了高分,因此这个办法我个人十分推荐。
政 治
我是七月中旬开始准备的,前中期用徐涛老师的课本听徐涛老师的课,配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至少两遍,为了提高选择题正确率,冲刺75分+很有必要这么做,后期主要用肖八肖四冲刺,还做了一些其他机构的冲刺卷的选择题。不过最后大题材料,其实最重要的是肖四,一定要背到滚瓜烂熟!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就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无比困难的“按时完成”啦!既然我们做了宏观规划和每日计划,那就不要白费我们统筹规划的这一番心血,最好是量力而行地定计划并踏踏实实地完成计划,只图节奏快而给自己设定了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导致每天任务都没完成,一天的最后满含负罪感地上床睡觉或者为了追赶进度草草了事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如果自律性不强而不能每天按时完成任务的,可以像我一样找个合适的人监督自己,每天把完成的学习计划表拍照进行打卡,督促自己学习,亲测有效。另外建议大家放个倒计时的台历在课桌上,时刻警醒自己时间不多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
04
稳扎稳打 忌感动自己
考研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应该都是属于长征般的持久战,所以平时每一天每一小时的积累都是看似不起眼但又重要得无法替代,因此要想顺利走到终点,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地磨练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
考研的日常单调且枯燥,我们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以为垂头丧气、失去信心的状态才是考研儿的大敌,只是学会了一部分或只学完了一遍就沾沾自喜、感动自己,更是危险的心态。
不骄不躁,不气不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才是我们最好的状态。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啦,希望可以帮到考研路上的你。考研之路,无捷径可走,要相信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会足够幸运,加油呀!
END
(本文为公卫研习社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未经同意,不接受转载)
公卫考研研习社友情提醒:他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