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类杂谈之:关于UP主的一些杂谈和一些烦恼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B站新人UP主,莱茵河畔的守望者,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被发出时,我本人也处于一个极度压抑的状态,并不是因为撒气,而是因为有些时候,自私,也是一种对孩子的伤害,上学时,总是能听见老师说什么“父母是大爱无私的”诸如此类的话,我不知道观看我的专栏的人现在的家庭状况如何,现在,我只在这里谈论个别数的,和我的家庭。
现在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电视剧里都会有这么个情节,比如男主是个天生的美术生,他有着天生的美术天赋,将来他想去考一个美术学院,因为这是他的梦想,但是他的父母总是会说什么:“学什么美术,学这个那个不行吗?”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会是可能永远无法抹去的心灵创伤。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在读的学生党,我的兴趣爱好跟很多B站观众一模一样:玩游戏,看视频,时不时自己做个什么短视频给自己赚点零花钱,或者像我这样纯用爱发电写同人文满足自己的爱好,我的父亲是一名退役老兵,我的母亲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我在这两个人中间是最没有话语权的,明显的表现就在于他们谈论某件事情的时候,我想提些什么建议,比如说我的外婆因为原来的公司拖欠自己的工资已经到了快交不起房租的地步了,我想提议说:“要不打个电话给欠薪办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大人的事情关你个小孩什么事情。”还有就是我做了什么在他们的眼中的“错事”(这些所谓的“错事”往往是出于好的角度出发的)想解释说我并不是这么那么做的时候,他们就会说:“解释就是掩饰。”我相信有些人的童年也有这样子“不讲道理”的父母,而一天下午,我的父母做的事情更是让我感觉到心都凉了半截的感觉。
那天下午,我赶了一天的稿件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那是一段仅仅需要几行字就能解决的一篇文案,由于我的父母是做餐饮行业的,他们也有自己经营的小餐馆,他们就会要求我去帮他们干点杂活以便于他们晚上开店的时候他们的东西都是现做的,我的母亲说:“儿子,你待会帮我们串串韭菜,不然你爸今晚不好干活。”我就加紧了完成文案的速度,就在我完成文案准备保存的时候,我的电脑断网了,辛辛苦苦忙活了一早上的文稿直接变成了灰,我看向门外,我的父亲用剪刀剪断了路由器网线,由于我没有保存,所以一天的忙活相当于直接变成灰,虽然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文案稿件,但这也是我想作为我第一个有配音的视频的文案,文案本身的风格也是轻松愉快的,是啊,就像我写文案时的心情一样,虽然说是第一次写文案所以可能会文笔不好,但是如果能给别人传播快乐,那么我也会很开心,但是随着这次的断网,我的心情也从天空直接跌入了万丈深渊,而且他还说:“不是喜欢玩吗,玩,现在我看你怎么玩,你妈的用老子的网玩,我看你怎么玩。”不干活就断网,以牙还牙式的教育方式是我们家的常用教育方式,他们也屡试不爽,我依稀记得,我很久以前还会哭,遇到什么伤心的事情还会哭,比如说上学被人欺负了啊,自己的零花钱丢了啊诸如此类的,但是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被我父母打的时候哭出来,因为他们觉得我的哭是“有什么好哭的”那种哭,所以会让你强行憋住不能哭,如果你哭了,就用更加狠毒的力道打你,直到把你疼昏为止,我挨过很多次这样子的毒打,所以经过这些毒打,我学会了在他们的面前压抑自己的情绪,但代价就是,我再也学不会如何表示自己的情绪了,我成为了一个麻木的人,我恨这样子的自己,我没办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我的方式夸张,荒谬、可笑,经常遭受同龄人的鄙视和欺负,其实我觉得哭也是一种宣泄自己情绪的方式,而不是用“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诸如此类的话扭曲它们的意思转而压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虽然我没有自己的孩子,我也没谈过恋爱结过婚有过自己的家庭,但是我是一个孩子,孩子的感觉要比父母的更加深刻,这些都是刻在我身上的可怖伤疤。
回到正题,在我的网被断了之后我被迫强制去串他们的韭菜,由于我当时是真的火大,外加我们家的猫趴在装着竹签的袋子里确实妨碍做事,我就吼了一句:“滚!”然后踢着袋子赶走了猫,随后我的父亲从厨房出来说道:“你这个小逼仔子想怎样?”随后脱出拖鞋就要往我身上招呼,我也忍不住了,你还问我想怎样?你把我东西毁了你还问我想怎么样?抱着这种心情我说道:“你断了网把我写的东西全部搞不见了你觉得我想怎么样?!”
“你写的东西,你写的东西关我什么事,我有什么损失吗?反正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意,叫你去串个韭菜叫你你不听那我就把我的网给断了,吃我的东西用我的东西不给我干活就是这个下场,你能怎么样,你还能发火不成?你看我打不打死你把你下锅炖汤倒厕所里就对了!”也是这句话让我彻底凉了心,我就在想,怎么能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父母,随后更过分的来了,他指着餐桌上的菜说道:“这桌菜,你要是吃一块,我管你是肉还是菜,我都要把你的舌头给割下来喂给狗吃。”随后我一直在窗台想把心情给静下来,他们开窗问我:“去不去吃饭”我当时已经被他们恶心到没有胃口了,就摇头表示不想吃饭,接着父亲来问我吃不吃,我也摇了摇头,我以为他会和刚刚问我的母亲一样直接关门回去,可他偏要做那个不一样的人,“你确定,你不吃我也不会给你剩,***(我母亲的名字)待会吃完有剩下来的直接倒掉,不要留给这个畜生,我们家不养好吃懒做的肥猪,他妈的,猪吃了还能宰了拿去卖钱,这个东西狗都懒得理他。”随后他们就真的把剩饭剩菜一个不落的全部倒进了厕所里,我只能饿着肚子把网线绑好随后重新写一份文案,我一整晚都没睡着全靠他们所赐,而他们还恬不知耻的说:“天天就知道手机电脑手机电脑的人就是这样子,你加油,你继续”把别人痛苦的挣扎当成了我对他们的反抗,所以才说:“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来自于父母其错误的教育方式”其实这已经不能说是教育不好了,这分明的就是教育方式的失败,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最伤孩子的心的方式也是最错误的方式,可是大多数家长依旧是不管不顾,依旧用自己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妄图把他们教育成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
我消沉了好多天,我的手机也被他们没收了,当我悄悄打电话试图去找我在南宁的亲戚帮助我的时候,他们就会把电话抢过来说:“这是我们的电话,你配用吗你?”在这个家,你劳动的汗水,和你所能得到的幸福是成正比的,你不干活,你就一无所有,这就是我家。
谈及教育,许多家长都会说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很成功,用打的,用骂的,用羞辱的,有些是肢体暴力,有些是冷暴力,在我的观点中,肢体暴力和冷暴力都会给孩子留下心灵创伤,并没有那种暴力时间长短的区别,都是一样的,你的妥协与无奈在他们的眼中是“无声的反抗”,确实是,因为孩子被父母逼到了绝路而且他们不能反抗时,孩子也只能选择“无声的反抗”,通过“不交流,不见面,不提及”的方式来反抗与远离他们,这就是常说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间隙。”
其实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许多多的明白的家长已经在网络上发布了许许多多的带娃理念和经验总结,但还是会有许多家长用互联网宣传自己的极端行为,而老一代的人对于互联网的分辨能力是极其微弱的,所以他们更加会选择的是和他们现在的行事作风一样的行为和思想,比如说什么“让麻花藤关闭所有手机游戏”“手机游戏正在害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动漫有罪论”“游戏有罪论”蚕食着互联网上家庭教育的思想风潮,在我们年轻人眼中感到可笑的事情在这些家长眼中变成了如同圣经一般的存在,如果说互联网上都是这种思想风潮,那么现实中的家长怎么不会被这种风气感染呢?
所以我简单总结一下吧,孩子的健康成长主要源于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如果方式不正确,再怎么教育,也不会教育出神童,也不是说教育方式对了就一定能出神童,这跟孩子的先天有关,有些时候,做个普通人,过个普通的一生也是一个好事,但是如果当“我想做一个普通人”也成为孩子的愿望的话,后果是怎么样我觉得我也不好说,历史由时间来决定,我们无法确认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人不会让“想当一个普通人”变成愿望的设想变成现实,那样子就太黑暗了,祝愿对孩子教育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我的文案也会尽快写出来的,同人文也将恢复更新,届时也请各位观众姥爷们多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