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何口碑持续下跌?讲好故事才是国产动画成功的根本!
《姜子牙》自国庆上映以来已经取得了14.26亿元的票房,然而其豆瓣评分仅有7.0分,可谓是叫座不叫好了。
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姜子牙》又到底讲了什么呢?
本文带您一同探究《姜子牙》口碑不高的根源,国产动画的出路又在何方?

一、珠玉在前
截至10月10日,《姜子牙》的票房已经突破了14亿元,而其豆瓣评分仅为7.0分,可以说是叫座不叫好了。
在《姜子牙》之前,国产动画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横空出世,其不仅收获了超过50亿票房,到现在豆瓣评分也是高达8.4分。

有《哪吒》珠玉在前,接棒上映的《姜子牙》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在宣发上,能够和《哪吒》产生联动,利用《哪吒》的热度和口碑为其招揽人气;
忧的是《哪吒》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的一座高峰,与其联动也难以逃脱和其比较的命运,更高的期望也会带来更多的失望。
显然,与《哪吒》相比,《姜子牙》是失败的,至于失败的原因,且不论还说得过去的画面及特效,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讲故事及人物的塑造上。
二、故事混乱
看完《姜子牙》,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故事没讲清楚,尤其是涉及影片主旨的内容。
比如以下三个问题,我思考了一天也没想明白:
1、天尊为什么要给妖族和人类锁上宿命锁?
2、大妖九尾为什么听从天尊的安排,甘愿连上宿命锁?
3、天尊为什么一定要利用姜子牙?
以上问题,片中似乎都给了交待,可是都不确切,细想之下也是颇为矛盾,没有信服力。
比如第一个问题,《姜子牙》中借九尾之口给出的答案是:“天尊为了一统三界。”
可是,一统三界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个手段?连接宿命锁有何必要?采用这种方式又有何好处?天尊之上还有师祖,他又如何能够一统三界?天尊的目的真的是为了一统三界吗?
以上问题,片中都没有给出答案,导致观众看完电影之后疑惑重重,宿命锁的这个设定实在是太过简单粗暴了!
(下图给出了一种解释)

第二个问题,《姜子牙》中九尾对姜子牙说是因为贪心受到了天尊的蒙骗。
在片中,九尾作为妖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狐妖一族的领袖,心智竟如此幼稚吗?它有没有想过天尊让人类和妖族连接上宿命锁是为了什么?从此,与人类同生共死的狐妖竟要成为人类的守护者了吗?如果整个狐妖被灭族了,失去了倚靠的九尾还有什么价值?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九尾都没有考虑过,实在让人怀疑其究竟是如何坐到妖类王者这个位置上的。
如果片中九尾说的这个理由是为了欺骗姜子牙,真实的情况另有隐情,那这个隐情是什么?片中同样没有交代。
可以说,片中对于九尾降智的这个设定是个大BUG,同样过于简单粗暴,有偷懒的嫌疑。
(从下图来看,九尾在片中的设定就是傻……)

第三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姜子牙是天尊坐下的大弟子,是封神之战的领军人物。
但姜子牙作为本片的绝对主角,影片并没有刻画出姜子牙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更没有交待为什么天尊一定要利用姜子牙?
为什么一定要姜子牙斩善?换个人取代姜子牙的位置行不行?为什么师尊要在姜子牙带小九进入归墟后才动手斩杀九尾?

(上面这些图片,是《姜子牙》官方在电影上映之后制作的。
雪夜推测制作方在看到电影上映后,观众弄不明白剧情,导致口碑持续下降,所以做了“那些细思恐极的设定”、“你看懂他们了吗”等一系列解释剧情设定的图片。
这种做法有些投机取巧了,改变不了影片剧情设定生硬的事实。)
以上诸多问题,电影都没有给出交待,这些关键问题的不清不楚,使得观众根本搞不明白影片想要表达什么。
同样的,关键情节的缺失,也使得片中人物形象都非常模糊。
三、角色单薄
个人认为,《姜子牙》中除了戏份不多的配角申公豹之外,其它主要角色的塑造都不够鲜活立体。
1、九尾
九尾作为片中的主要反派,其问题就像我前面说的,智商明显和其身份不相符。
2、天尊
天尊的问题我在前面也说了,看完整部电影都搞不懂天尊到底想要干什么,其行为也很迷。

3、小九
小九是本片中除了姜子牙之外,戏份第二多的角色,但是影片直到结束也没有刻画出小九的个性和特点,可以说这个角色随便换成其他一个叫做张三的人,姜子牙也一样会救他,剧情也一样会这样展开。
成长经历缺失、个性不够鲜明,使得小九这个角色在离开的时候也很难让观众产生共情。

4、姜子牙
足够多的戏份,总算是把姜子牙这个角色比较生动的刻画下来了。
但还有个最大的问题是,这个片中的绝对主角,形象并不讨人喜欢。
这个问题并非编剧的锅,姜子牙的行为就算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最起码不至于讨厌。
我认为形象不讨喜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上的问题:姜子牙面部表情不够丰富,肢体动作太过生硬。
早过四十不惑的他整天皱着眉头,苦着一张脸,可面对人间疾苦的时候又看不出他有悲天悯人的慈悲。
全片中姜子牙最招人喜欢、最帅的时候应该是片尾变成白发之后的样子,这时的他脸上再无迷茫,眼神也变得坚定了。

这个从困惑变为不惑的转折我觉得是挺好的,主要问题在于前面姜子牙的表情实在是太过单一,缺少变化、没有波澜。
四、救一人or救苍生?
救一人还是救苍生?《姜子牙》和观众探讨了一个极限版的电车难题。

遍观姜子牙在片中的行为,可以总结为:“不可以救苍生为名,而对眼前的无辜生命见死不救。”
否则,今日可以救苍生之名,杀一人;明日便会以救苍生之名,杀十人;而后便可以救苍生之名,灭一族?
名为救苍生,实则是借此名目施行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和压迫而已。
关于电车难题,我与姜子牙的想法是一致的:
1、人的生命权高于一切,无法用简单的数字进行衡量。
2、一个人可以要求自己牺牲利益甚至是生命去救人,但不能要求他人去牺牲。
3、对于少数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能够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4、现实生活中没有真正的电车难题,我们并非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现实结果是我们会根据立场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
所以说国产动画对于电车难题这种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我是支持的。
《姜子牙》的问题在于影片在基础的讲故事、塑造人物的层面都没有做好,就想要探讨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主题混乱,表达不清晰。

五、国动的螺旋上升
《姜子牙》的表现实在是和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太像了!
1、同样是在国产动画的新高峰之后接过了国动崛起的接力棒:
《大鱼海棠》是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后一年上映;
而《姜子牙》则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一年上映。
2、同样都是借着前作的余热,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大鱼海棠》在宣发上与《大圣归来》捆绑为了大系列,最终取得了5.7亿元的票房,成为了当时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亚军,仅次于《大圣归来》;
而《姜子牙》则是在宣发上与《哪吒》紧密联动,打造“中国神话宇宙”的概念,如今已经取得了14亿票房,成为了目前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亚军,仅次于《哪吒》。

3、同样都是因为没有讲好故事、没有塑造出讨喜的人物形象而造成的口碑不好。
当年,《大鱼海棠》就因为剧情散乱、缺乏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缺少铺垫使观众难以共情等问题而广受诟病。
如今看来,《姜子牙》并没有吸取《大鱼海棠》的教训。
4、另外,《姜子牙》和《大鱼海棠》都是由彩条屋动画出品的。

许多观众由于《姜子牙》欠佳的表现而大失所望,再加上其设定与上一部《哪吒》的冲突,开始对国产动画“中国神话宇宙”的前景也开始持悲观的态度。
我认为大可不必,国产动画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与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国产动画的发展也是呈螺旋形上升的,其具有前进性、曲折性和周期性等特征,暂时的受挫并不能改变其整体上升的发展态势。
也许现在观众对于《姜子牙》的失望,就像当年对于《大鱼海棠》的失望一样,但君不见在《大鱼海棠》上映三年之后,国产动画不是又迎来了《哪吒》这一座新的高峰吗?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也一定会再出现一部能够超越《哪吒》、再创新高的国产动画!
本文对于《姜子牙》的批评可能是有些重了,但我真诚地希望国产动画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国产动画电影人能够真正吸取前作失败的教训、改正不足,制作出更加精良的作品,向世界宣传优秀的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