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联

2021-10-31 11:34 作者:天地虽大任我游  | 我要投稿


 风光名胜联

课文导读

风光名胜联是对联中的精华,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是其他类对联难以相比的。它们点缀在青山绿 水之间、亭台楼阁之上,为山水添色,使古迹生辉。不仅赋予游览胜地以诗情画意,还可以帮助人们回 顾历史、缅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增长知识,提高游览的兴趣。

风光名胜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山水风光名胜地的对联,另一部分是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 地的对联。这两部分内容,有时各自独立,有时融为一体。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注释】罗带:一种质地轻薄、手感柔软的丝织窄长带子。玉簪:旧时用来别住头发的一种玉制饰 物。

【赏析】此联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诗《送桂州严大夫》。该诗盛赞了桂林的奇山秀水,从此该 联便与桂林山水相得益彰,誉满天下。对联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奇艳、绰约多姿、胜似仙境:江 水青青,似条条轻柔鲜亮的绿色罗带;山峰重重,像根根雄伟神奇的翠色玉簪。令人陶醉,心驰神往。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新天地;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赏析】这是苏轼题写的黄鹤楼联。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与权贵政见不同被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政治上的挫折,使他滋长了怀才不遇、逃避现实的情绪。然而雄奇壮丽的景色也使苏轼的心境逐 渐开朗,古代英雄人物的业绩又激起了他建功立业的豪情。苏轼在此联中以“扫开新天地”和“洗尽古今愁”

表现了豪放旷达的胸怀与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

由秀才封王,撑持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赏析】郑成功祠是台湾主要古迹,这副对联是祠内诸多楹联佳作中的一副。作者唐景嵩,在清光 绪十一年(1885年)的中法之战中,曾坚守谅山,大败法军。中日甲午海战时,他是台湾巡抚。清廷战 败,台湾割让给日本。他曾在台湾率民众坚持战斗,但由于力量悬殊,最后兵败,渡海回到内地。上联 是指郑成功原为读书人,清兵入关后明朝己亡,他还坚持以厦门、金门两岛为基地进行抗清斗争,表现 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下联歌颂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英 雄壮举。  

知识链接

对联的起源

相传东海里有一座巍峨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桃枝向四周伸展,枝叶覆盖在地面上, 方圆达三千里。在东北方有个扇形大门,叫鬼门,鬼门的两侧有二位神将名叫神荼、郁垒,天帝让 他们把守鬼门。从周朝开始,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桃木板,写上二神的名字或是画上他们的像(这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悬挂在大门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后蜀的皇帝孟昶在“桃符”上书写了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 春” 一联,这副联语应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群起效仿,联语的内容和适用范 围也越来越广。于是,题对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思考与练习

—、填空。

1. 对联,俗称(),也叫()、()。

2. 因常被挂在()上装饰建筑物,对联又称()。

3. 对联与民风()相关,与诗词歌赋和()艺术紧密相连。

二、 请指出下列对联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云。

2. 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

三、 分析下列对联的用字技巧。

1. 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

2.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四、 分析下列对联上下联之间的结构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等)。

1户外—峰秀;窗前万木低。

2.两个黄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五、 试对下联。

1. 红日千秋照;  

2. 江山披锦绣;  

相关链接

对联的节奏

对联上下联的节奏应该是一致的。其节奏主要表现在字数的固定、节奏停顿的一致。五言联一 般是“二三式”,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七言联一般是“四三式”,如“未出土时/便 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

对联节奏还讲究“炼字”一一在句中某一位置选择特别响亮有力的字。一般四言和五言联,选 择第三个字;六言和七言联、八言联要注意第三、第五个字;九言联要注意第四、第六个字;十言 联则以第四、第五、第七、第八字为重要。例如“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五更鼓角声悲 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格言联

课文导读

本课所选的对联以修身、励志、劝学为主要内容,以对偶形式论理言情,具有格言、警句作用。它 们或总结自己人生,教人修身处世;或鼓励劝勉他人,激发人们积极向上;或抒发自己的抱负,追求崇 高理想境界。此类对联常常被用来馈赠亲友,或题写在书房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赏析】这是 一副脍炙人口的格言联,对仗工整,富于哲理。对联将学习夸张为“书山”、"学 海”,以"有路”、"无涯”两种情遇相对应,而后三字''勤为径”、"苦作舟”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手 段。这副对朕形象地告诉人们:要想学有所成,除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力之外,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注释】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意。

【赏析】这是青年时代的周恩来用以自勉的一副对联。上朕表示他要与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一起成 就救国救民的大事业。下联是说除了掌握书本知识以外,还要到社会实践中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 识。上朕的“有”与下联的“无”对比鲜明,具有一种令人警醒的作用。全联含义深刻,平中见奇,充 满青年革命家的宏大志向、坚定决心和豪迈气势。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注释】"工善”句语出《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业精”句语出韩愈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赏析】此为宾步程题写的岳麓书院讲堂联,极富哲理性。作者分别摘取了不同时代两位先贤留下 的格言,组成了一副对朕,表达同一主题思想。上朕告诉后辈学子要想大有作为,一定要掌握锐利武器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下联劝勉青年人要勤奋学习,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此朕可谓是哲理性对联 中的佳作,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发人深省,具有教育意义。



对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