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咨询:企业流程再造的6大误区-精益管理

曾几何时,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building,BPR)风头一时无两,为诸如IBM、华为等陷入困境的企业重新注入活力,再度崛起。由此获得了企业CEO的青睐,纷纷走上了BPR之路。

然而BPR风光的好日子没多久,就遭到了众多企业的质疑,尤其是中国的企业,总有那么些水土不服的感觉。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实不然,我们先来总结一下企业在BPR过程中的6大误区。
误区1:战略不明,流程先行。明明企业的战略意图还不明确,要攻下哪座山头也还犹豫不决,却寄希望于流程再造照亮前进之路,这就好比一个迷茫的旅人,开着一辆马力十足的F1赛车,却不知要往何处去。
误区2:高层放羊,基层蒙圈。高层对流程不重视,不关心,把流程再造的重任全部压在中层、甚至基层身上,导致流程格局偏低,部门衔接不畅,成为部门内的操作手册,最多是各部门主管扯皮的产物。
误区3:把流程狭隘地理解为制度。很多企业管理者,包括很大一部分资深管理者,误以为流程=制度。殊不知,制度是静态的,字体要求不管过程;而流程就要提要求,更要关注过程。前者一般适用于财务、行政、人事管理等管理领域,而后者则适用于企业的所有管理领域,尤其是价值增值流程。

误区4:认为按流程作业就可以了,至于流程的效果、产出,则不关心。流程不仅是告诉作业者,要怎么做,更要告诉作业者标准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没有流程评价方法,各级员工很容易陷入按部就班的官僚主义的行为模式。
误区5:有了流程就万事大吉,员工会自觉按流程作业。此言差矣,如果没有定期的严格稽核、监督,又有谁会自觉自愿地为自己加上那么多的限制呢?我们不能过高估计人性的自律性,也不能过高地估计员工对工作的热爱。
误区6:只要导入OA系统,一切走电子流,流程自然顺畅了。这就是典型的买椟还珠思维,企业导入OA系统是趋势也是必然,但它是流程优化的果,而不是因,切不能倒果为因。如果在内部流程还一团糟,远没有达到必要的成熟度时,就贸然导入电子流程,唯一的结果就是把糟糕的流程给固化下来,而且还会形成路径依赖,以后想要变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

当然BPR的误区还有不少,有待企业管理者和流程从业者进一步挖掘。当我们认为BPR水土不服时,不妨自问自答一番,我们正确理解、正确实施流程再造了吗?
原创声明:不可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