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防雷接地工程 寺庙公园防雷接地施工 景区防雷规范避雷
我国的古建筑物以其庞大的数量、各具特色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因此,古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雷电活动频繁,防止或减少雷击引起的古建筑损坏、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古建筑一般都是建造时间比较长,而且到至今为止依然屹立在地面上的一些建筑,这些建筑物包含了陵墓、宫阙、街道、寺庙、庵堂、楼台、亨阁等等。古建筑物一般是某个地区所特有的文明标志,这也是某一个时代文明所发展的标志,它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所留下的智慧结晶,在我国来说也是我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价值,也传递着较为丰富的文化意义。
设计依据
《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 GB 51017-20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通讯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5098-200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99D501-1/99(03)D501

外部防雷
在雷雨季节,雷暴活动频繁的区域内,雷云直接通过人体,筑物或设备等产生对地放电。这是各种雷电危害中最严重的。
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规范的要求,必须对弱电系统所在建筑物做外部防雷措施。
内部防雷
从雷云密布到发生闪电放电的整个过程中,雷电活动十分频繁,主要表现为A、静电感应:在雷云来临时,雷云低部分布着大量的负电荷,由这些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B、电磁感应:闪电电场在闪电通道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这种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在附近的各类金属导体上激发出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接地系统
在古建筑防雷系统中,为保证其稳定可靠的工作、保护控制室设备和人身安全,解决环境电磁干扰及静电危害,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
古防雷装置现场安装施工时,古建筑内部严禁采用容易引起火灾的施工方法。古建筑外部附近施工应采取防火安全措施。从国家规范的防雷古建筑当中来看,对于古建筑物的防雷级别也做出了明显的规定,对于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需要列为2类的防雷建筑,而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应该列为3类防雷建筑。强化对文物古建筑的防雷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必须从根本上予以重视。

陕西伟信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防雷系统智能集成的高科技企业,主要承接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西北五省的防雷工程及检测业务。总公司具有国家气象局颁发的防雷设计与施工双乙级资质,以及防雷检测甲级资质,团队师傅也都具备防雷设计与施工双重资质证书,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完成防雷工程千余项,我们的服务遍布全国各地,我们的经验来自于各种项目:古建筑防雷,景区防雷,铁路防雷,油田防雷,通信基站防雷,电力变电站防雷,校园防雷,机场防雷,银行防雷,风力发电防雷,光伏发电防雷等,在众多领域均有样板工程。我们已成功解决大量的防雷难题,能够提供直击雷防护工程、感应雷防护工程、接地防雷工程等一系列防雷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