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1945.6苏联红军陆军部队发展概况
步兵
战争爆发之前
1939年9月,按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规定步兵师辖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六个直属营级单位和四个师属连级单位,总编制为18841人。1939年12月为了应对芬兰军队,红军开始匆忙组建滑雪部队,起初仅将步兵师中会滑雪的士兵调出组成临时的滑雪营。据芬军资料,当时红军共组建了16支集团军属滑雪营和1支边境戍卫滑雪营,但均没有标准编制规范部队且装备也五花八门;每营兵力约680人。由于这些部队为临时组建且大量人员缺乏专业训练,在苏芬战争中也表现不佳后并废除了滑雪部队这一编制。1940年红军开始编组山地步兵师,其下辖4个山地团,每团下辖5个连,中间没有营一级指挥部;8月红军制订了战时山地部队编制条令,此后定期进行修订,40-41年间没有作出太大调整。到1941年,红军共有19个山地步兵师――包括基辅军区6个(山地步兵第44、58、60、72、96、192师),北高加索军区所属山地步兵第28师,外高加索军区7个(山地步兵第9、20、47、63、76、77、138师),中亚军区3个(山地步兵第68、83、194师),远东军区所属山地步兵第101师以及独立第9集团军所属山地步兵第30师。1941年4月5日红军将步兵师编制改为14483人并下辖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一个独立反坦炮营以及高炮、侦察、通信、工兵、汽车、卫生营各一个;但实际直至战争爆发当月,边境5个军区的177个师和2个旅均未满员,其中的144个师有8000人,另有19个师只有600-5000人,数量参差不齐。红军步兵军的编制则是下辖2-3个步兵师,两个军属炮兵团和一个高射炮营,总兵力为5万多人。
战争爆发伊始
由于战争第一阶段战况不利且损失巨大,红军无力在短期内组建大量步兵师,必须精简步兵师、团的编制,红军并于当年7月24日将步兵师人员编制减少30%,火炮减少52%,汽车减少64%,单个步兵师编制总兵力为10859人。同时由于缺乏足够有经验的指挥员和器材设备又开始逐步撤销步兵军,到当年年底红军原有的62个步兵军仅剩6个。为快速补充军队所需编制红军又组建了大量步兵旅。当年10月,为了进一步补充陆上作战力量,又从似乎未派上太大用场的红海军中,将海岸部队和闲置舰艇上的水手、准尉和军官等抽调参加陆上作战并由此组建海军步兵旅。单个海步旅由三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营,一个迫击炮营以及数个保障分队组成,编制总人数近5000人,其总体火力略强于当时陆上步兵旅。1941年8月,山地步兵第194师改编为步兵师;同年9月山地步兵第28师因被歼而撤编;10月山地步兵第30师重建后改为步兵师;同年12月又将山地步兵第47、76、101师陆续撤编。在不断将原编山地步兵单位改编或撤编的同时,又分别于当年7月和12月在高加索地区组建的山地步兵第302师和山地步兵第236师。由此直至1942年伊始,红军仅存9个山地步兵师――包括高加索方面军(山地步兵第9、20、63、77、138、236、302师)和中亚军区的山地步兵第68和83师。在不断整理山地步兵单位的过程中,于1941年冬至1942年初红军开始组建第二批滑雪营,其中一些直接来自于原先的预备役滑雪团,其余的则从步兵师中抽调。这一次苏军内部又在关于滑雪部队的编制上出现重大分歧,按官方编制全营共有578人,至1942年初则降至556人,单个滑雪营下辖一个营部,一个126人的滑雪连以及一个130人的迫击炮连;其中滑雪连下辖三个排,各排配备三挺轻机枪;迫击炮连则下辖三个50毫米迫击炮排和两个82毫米迫击炮排,每排各三门;营部下辖一个工兵排,一个通信排和一个急救站。尽管在对于组建滑雪部分方面缺乏必要准备及经验,但苏联人对滑雪部队的组建抱有极大热情――于1941年12月就组建了超过84个滑雪营,直至次年一月又组建了77个营,之后两月内还组建了135个营,而这些部队大多数属于独立营。滑雪部队士兵主要于1922年出生,在作战中一般编入步兵师作为快速反应和机动部队使用。
战争爆发中期(第一阶段部分+第二阶段)
此时已至1942年,在红军作战部队中共有159个步兵旅,最初单个步兵旅由三个步兵营(后来为四个),一个炮兵营,一个迫击炮营,一个冲锋枪连以及数个专业兵分队和后勤分队组成,编制总人数约为5000-6000人。当年4月山地步兵第63师被歼,山地步兵第138和302师被改编为步兵师;同年7月山地步兵第77师也改为步兵师,11月原属中亚军区山地步兵第83师划入外高加索方面军。由此使整个42年7-12月期间苏军山地部队的实力为――包括外高加索方面军山地步兵第9、20、83师以及同年八月组建的山地步兵第242师,中亚军区的山地步兵第68师。接下来一年山地部队大体完好无损。1943年7月外高加索方面军第3军被重新命名为山地步兵第3军下辖山地步兵第9、83、242师;同年9月山地步兵第9师改编为步兵师;次月山地步兵第20师接替了原山地步兵第9师,同月山地步兵第83师由于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战斗中表现卓著被授予近卫山地步兵第128师的番号。 在滑雪部队方面,当年3月新组建的突击第一集团军的滑雪第1、2旅共编入十个滑雪营;卡累利阿方面军组建了滑雪第2、3、4、5、6旅,次月增组第7和8旅,但其各旅仅包含三个滑雪营。但由于此时已是春季且部分部队伤亡太大,苏军开始撤编滑雪旅和滑雪营,到5月大部分部队撤编完成而剩余23个滑雪营也于当年8月全部撤编。其残部大多改编为步兵营或编入坦克军机械化旅,最后只有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北极第14集团军的第5和6滑雪旅得以保留,之后又被并入第31滑雪旅。而后来当苏军第三次组建滑雪部队时,开始吸收原本的经验教训,在这些士兵服役之前就都接受了基本训练和滑雪训练,直至1942年9-10月滑雪第1-35旅,第37-45旅,第48-51旅相继组建,与此同时组建了三个独立滑雪营。这些新组建的部队实力较为均衡,每个滑雪营下辖三个滑雪连,一个反坦克枪排和一个机枪排。每个滑雪旅则有下辖三个滑雪营,侦察连、冲锋枪连、迫击炮连、卫生连、补给连各一个以及一个反坦克营和一个高射机枪排。由于无法为滑雪部队配备有线通信设备,所以营级滑雪部队的无线电数量增至四台;而相对来看,普通师的步兵营中仅有一台无线电。 同时不仅步兵旅的数量再不断增加,42年到43年由于指挥员、军事技术装备和器材方面的情况有所好转又重新开始组建步兵军。到1943年初苏军共有34个步兵军,同年年底直接增至150个。而从1943年9月起大部分步兵旅和海步旅开始改编为步兵师,其余则在战后被解散。
战争爆发后期(第三阶段)
在1944年,对于已经不断重组步兵军的苏联红军来说,他们在本次战争中已进入第三阶段的进攻态,由此也迎来了步兵军新编制,一个步兵军下辖三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团和其他兵种部队及分队;有的近卫步兵军还辖有旅级炮兵单位。总计单个步兵军共有27个营。此时的苏联红军已由起初的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阶段性连续性的进攻不断向跨过战线的遂行进攻转变,同时汲取了战争第一阶段时后勤部队过于笨重问题,将大部分的后勤设施控制在集团军和方面军层面。前线的步兵军在进攻过程中负责主要突击方向上3-5公里的地带,并负责突破敌军战术全纵深的防御,在得到坦克和炮兵部队加强的同时为了彻底突破敌人防御的战术地幅,在步兵军进攻地带内往往使用集团军或方面军级快速集群。而在防御时则承担着击退敌重兵集团的进攻和扼守20-50公里宽的地区防御任务。 对于步兵师的组织编制红军也反复进行了9次调整,直至战争末期的编制,单个步兵师由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旅(包含两个炮兵团和一个迫击炮团)和自行火炮营、反坦克歼击炮营、高射炮营、工兵营、教导营、通信营各一个,以及数个后勤保障部队和分队组成。但实际人员通常低于编制数平均约为5000-6000人。在战争末期的进攻行动当中,步兵师负责地区的宽度为1.5-3公里,在突破预有准备的防御中,步兵师的首要任务是歼灭敌主要地带内的敌人,并向第二地带推进或是突破第二地带向10-15公里以及更大纵深推进。在战争第三阶段进攻的步兵师基本都有1-2个榴弹炮团,1个坦克旅和1个自行火炮团提供火力支援;对步兵师的进攻地带执行炮击时,也可指派军和集团军级炮兵群的炮兵部队进行火力打击。而在防御中其战斗任务为击退敌进攻并在宽6-14公里 纵深为5-7公里的地带内扼守阵地。 战争末期的苏军山地部队其编制基本不变,1944年5月,山地步兵第20师改为步兵师其原任务则由新组建的山地步兵第318师替代到战争结束。隶属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山地步兵第3军下辖近卫山地步兵第128师和山地步兵第242、318师;还有南高加索地区的山地步兵第68师(独立部队)。 一直等到1944年春天再次来临的时候又有大量的苏军滑雪部队被解散用于补充普通步兵师在战斗中的损失。最后只有在芬兰北部的滑雪第31、32、33旅与轻步兵第126、127军最后留下来。其中轻步兵第127军有三个滑雪旅的规模。但直至当年秋天滑雪第30和33旅被裁撤后,第127军缩减为只有两个滑雪旅规模。剩余的第31和32滑雪旅于次年1月被改为山地步兵旅。 末期和战后幻裁撤对于海步也不例外,44年时已有很多海步士兵回任水手,后只余下5个旅――包括第3、8旅(驻卡累利阿,后于45年初解散),北方面军的12旅,克里米亚和巴尔干的第225旅,东普鲁士的第260旅。苏军曾重组八个海步旅(第70、71、72、77、80、83、85旅),在卡累利阿和列宁格勒方面军战斗 到1945年仅余两个――包括一月在布达佩斯的第83旅和1月在布拉格的第72旅。而在战后海军步兵便很快被完全解散。 直至战争结束阶段,作为战后苏联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基本战术单位和行政管理单位的步兵团,单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两个冲锋枪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反坦克歼击炮连,一个炮兵连,一个高射机枪排,编制总兵力2308人。一些在战争期间战功卓著而荣获勋章的步兵团被称为近卫步兵团获得了荣誉称号。后期由于步兵和机械化部队整编步兵团被改编为摩托化步兵团。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