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多省官宣:大学学费上涨!

2023-04-27 20:20 作者:荟呀荟学习  |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上大学的成本又提高了


4月17日,上海组织召开优化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听证会,拟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将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生·学年调整至7215元/生·学年,调幅约33%。调整后,新生学费支出有所增加,每生每学年学费(两个学期)平均多支出约为1795元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优化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方案》


3月中旬,现行收费标准已执行22年的吉林省发布《关于吉林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结构性调整的通知》,从今年秋季入学起,对该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实施结构性调整。与吉林省现行本科学费标准相比,多个学科门类学费上浮较为明显


《关于吉林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结构性调整的通知》


今年年初,四川省也组织召开了该省调整公办高校学费标准听证会,拟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调整文科类、理科类及医学类收费标准。调整后文科类4800元/生·年、理工类5200元/生·年(均提高1100元);医学类5800元/生·年(原临床医学提高800元/生·年、非临床医学提高1700元/生·年)。



学校收费事关千万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每次调整都备受社会各方关注。


从1996年开始,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收费政策,并建立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其中要求教育收费标准保持多年稳定


2012年,已执行了十多年的学费稳定政策到期,部分省份随之启动了学校收费标准调整,学费涨幅多在20%-35%之间。各相关省份大多是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了不同的学费标准,不同专业涨幅不同


近几年,又有多个省份宣布调整高校学费标准



2022年8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陕西省2022年秋季中小学校、普通高校收费项目及标准。其中,公办全日制本科生学费(2021级及以后学年入学学生),文科类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理工类陕西专业每生每学年6000元,医学类专业每生每学年6500元,艺术类专业理论类每生每学年1.1万元,艺术类专业实践类每生每学年1.4万元部分学校相关专业学费可在上述相同专业标准基础上最高上浮7%至10%


2022年8月,山东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教育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明确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通知》,明确本科学校的本专科专业及专科学校每生每学年基本学费标准:文学、法学、历山东史学、哲学及教育学专业4000元,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及教育学中的体育学专业4500元,医学类专业5400元,非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8000元(艺术学理论类及其他按艺术类招生的专业6000元)。新学费标准自2022年9月1日起。


2021年7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发文调整安徽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标准,调整后新标准分为学院类高校学费标准和大学类高校学校标准。例如大学类高校:文科类每生每学年4900元、理科类每生每学年5200元、安徽医学类每生每学年5500元、艺术类每生每学年8000元。其中安徽大学文科类每生每学年5000元、理科类每生每学年5400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普通专业每生每学年5500元。


2021年3月,辽宁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我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政策的通知》,将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结构优化为文史、理工、医学和艺术四类,并确定每生每学年学费上限标准为:文史、理工、医学类,不具辽宁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为4400元、4900元和5200元,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含试点单位)为4800元、5200元和5500元艺术类按现行学费标准10000元(艺术理论类6000元)确定


2020年6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通知》,明确自2020年秋季新学年起,对入学新生实施新的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河南。具体标准调整为:本科文科类每生每年4400元理工类每生每年5000元医学类每生每年5500元艺术类每生每年8000元。同时适当扩大高校收费自主定价权,允许高校在规定的幅度内自主确定学费标准。


2018年7月,河北省对公办普通高校学费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并适当调整了本科学费标准。调整为:文科类每生每年河北4600元,理科类每生每年4900元,医学类每生每年5200元,艺术体育类每生每年8000元

多省官宣:大学学费上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