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过了法考后,如何找实习的律所?(较全面的干货)

2022-02-28 18:57 作者:小园law  | 我要投稿

一、前言

好不容易通过法考,想进入律师行业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就会去找实习的律所,那么如何去找实习的律所?如何判断律所或者指导律师靠不靠谱?笔者在找实习律所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问题。在找律所的时候,笔者几乎看遍了知乎和B站的经验贴。本文是结合知乎、B站的各位大神的经验,以及笔者的经历,总结出找实习律所的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事先声明,本文仅供参考,请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做选择。欢迎友好交流。


二、找实习律所的途径

1、省律协、市律协官网上一般会有招聘信息;

2、通过搜索律所或者律师的自媒体去获取招聘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律所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等,顺便也通过自媒体了解律所或者律师的情况;

3、向学校老师、师兄师姐、各路亲朋好友打听有没有律所或者律师招人,顺便了解一下律所或者律师的情况,这条方法一般比较容易直接找到招人的律所或者律师;

4、直接打电话给律所或者律师问问是否招人,电话在律所官网或者律协官网可能可以找到;

5、各大网上招聘平台的招聘。


三、律所或者律师的背景调查的方法

1、通过裁判文书网或者其他搜索工具,搜索律所或者团队律师的裁判文书,考察团队水平;

2、通过自媒体了解律所或者团队律师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律所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等;

3、通过律协官网搜索该律所的成立年限,跟成立年限同期的其他律所做对比,了解律所的发展情况;

4、去司法局或者律协官网上,查询这家律所之前的实习律师名单,再查询这些实习律师执业后的执业律所是留在原所还是换新所,稍微能判断出一家律所是否值得长待(这点是网上的经验贴分享的,但是感觉比较难操作)


四、面试时要了解清楚的问题

1、律所/团队规模如何,业务范围是什么,主要业务是什么,如何分工合作的(可以向面试官提问要求介绍律所/团队情况);

2、指导律师是谁,指导律师的业务范围是什么,主要业务是什么(指导律师很有可能是面试官之一,从面试中感受一下指导律师是否合得来);

3、实习律师主要做什么工作,工作模式如何(是主要向谁服务,某个律师还是整个团队;是否需要派驻,派驻多久;是否一定要开拓案源);

4、薪酬制度如何(是否有底薪,是否有提成,提成是多少个点),包括实习期和执业期的薪酬;是否买社保,社保由谁缴纳;

5、加班频率如何,加班强度如何(要不要经常加班,一般加班到几点);

6、律所/团队的管理制度如何、团队运作如何(一个成熟的律所或者团队一般会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或运作方式)

7、试用期多长,实习律师什么时候挂证(挂证名额一定要有且不用等的,最好是直接挂在同一个团队的律师名下)


五、找实习律所时的注意事项

1、招聘面试时未见到核心律师或者合伙人的不太靠谱。一般来说,有新人加入,律所或者团队会比较谨慎地去挑人,因为入职之后大家可能会一起工作很久。如果这种时候,核心律师或者合伙人都不参与面试的话,如何能确保加入的新人是团队想要的人呢。

2、不用着急挂证,先试用一段时间(大概一两个月),双方都互相观察一下,但是试用期不能太长,实习名额必须有并且是不需要等的。试用期太长的是在白嫖劳动力,三个月是极限。总是搪塞挂证时间的不靠谱。挂证最好是直接挂在同一个团队的律师名下。实际中有些律师不到执业五年的年限也招实习律师,然后让实习律师把实习证挂在其他够执业年限的律师名下,这种情况可能会给后续造成一些本不必要的麻烦,要谨慎。

3、常常把执业年限挂在嘴边的律师不靠谱,一个真正优秀的律师是不会常常把执业年限挂在嘴边的。实际中,有一些执业很久的老律师只拉案源,不直接做案子。执业年限长≠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

4、律所不靠谱的赶紧跑路,比如PUA、性骚扰、酒局太多。女生慎重选择知名律师作指导律师,应酬可能会很多;

5、好的律所或者团队薪酬制度是完善的,如果面试时对薪酬制度含糊其辞的要谨慎,薪酬太低的也要谨慎,一个好的团队或者指导律师是不会让你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

6、要你先去做行政工作的是在坑你。现实中,很多小律所或者刚成立的律所,因为人手不够,会让实习律师兼任一部分行政工作,这个最好在面试的时候问清楚。

7、在两个律所做选择时,原则上是薪资高的优于薪资低的,大所优于小所。不要被“钱少但锻炼机会多”给忽悠了,稳定的收入很重要,大所规范稳定的概率更大。但是大所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大所也有一些不靠谱的律师,小所也有认真负责、专业能力强的律师,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只是有选择时可以参照一下上述的原则。

8、常年在招聘平台上招实习律师的,或者一次性招很多律师助理或实习律师的(5个以上),往往比较坑人,这种可能是在“割韭菜”。

9、远离夫妻所、父子所等家庭所,往往都是管理混乱,并且啥好处也轮不到你。

10、办公环境很差的律所要谨慎选择,往往市场化程度较低。

11、远离喜欢PUA、空谈情怀、画大饼的律所或律师,特别是在面试时就给你画大饼的。

12、面试时不问实质性问题,催着要你上班的律所要警惕。

13、跟团队里的合伙人或者指导律师要有生活边界感。如果饭局酒局总是带着你,要你做一些私人的事情,要谨慎。

14、如果加入的律所或者团队是专做某一类案子或者做批量案件的要谨慎。这种因为有稳定的案源,所以给到实习律师的工资可能略高于市场平均工资。但是只能接触到单一的案子,不利于实习律师积累工作经验。除非你真的很喜欢做这一类案子,有意愿在这一领域长期发展,不然的话选择这样的律所或者团队要谨慎。

15、要求一定要签三年以上合同期的或者要求有服务期的,要谨慎。毕竟未来太长远的事谁也说不准,万一之后不合适想跳槽都难。



附言:笔者的律所经历

我是普通二本大学法学本科出身的。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样的学历以后在就业市场上可能不太具有竞争力,所以大学四年我尽量丰富自己的实习经历,同时也在实习中了解一下法律行业的市场。

大学在校期间,我曾在多个不同的律所团队实习工作过。大二、大三的时候,我有接触过主要做保险追偿批量案件的团队,也有接触过主要做知识产权批量案件的团队,都是短暂地待过几天。做批量案件的,几乎每个案子的处理方式都一样,有时候连起诉状都是照着模板改一下当事人、数据就行了,我当时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待了几天就跑路了。大四的时候,我是跟我同校的一个师兄实习。师兄做的是传统民商事业务,兼有刑事和公司顾问业务,案子类型多样,让我大大地涨了一波见识。但是因为师兄刚执业不久,所以案源不是很多,我的工作量不够饱和,经常上班摸鱼,浪费了些时间。不过师兄人很好,愿意包容我的错误,给我接触律师工作的机会,耐心地指导我工作,跟我分享很多办案经验和为人处世经验。能在初次接触职场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前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这次实习让我实实在在地接触和了解到律师工作。我从大四考完主观题到毕业前都是跟师兄实习,本来是想一直跟师兄混的,但是基于自己的一些考虑以及想脱产二战主观题,我还是辞职了。

去年考完主观题后就找工作,因为主观题成绩还没有出,所有硬性要求过法考的都不敢投简历,只敢投一些不要求过法考的或者是“通过法考优先”的。收到好几个面试邀请,我都去面试了。第一个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所,说是想招长期合作的助理,不希望招那种干几天就走的,面试时有问专业问题,我没有完全答对,面完之后就没有下文了。第二个是律所招“公共助理”,我去面试之后才了解到是律所想招一个助理帮律师处理一些琐碎的律师工作和律所公共事务,而且那个律所还没有招到行政,要求公共助理在招到行政前分担一部分行政工作,包括做律所公众号和律所的党务工作。我问了一下过了法考,到了实习挂证阶段是继续做“公共助理”还是跟具体的团队,面试的律师说看情况,没团队要的话就继续做“公共助理”。听完之后,我马上就决定不去这个律所了。第三个是一个老律师招助理,面试的时候感觉他好严肃,面试前我是不紧张的,但是在看到那个律师之后就莫名地紧张了。那个老律师了解到我刚考完主观题,说我主观题没出成绩,他没办法判断我的专业能力。听到这,我就知道他不会招我了。第四个是一个公司制的律所。律所的合伙人还另外成立了一家法务公司,有专门的咨询部门、接待部门、诉讼部门、人事部门、客服部门,律所的助理和律师组成诉讼部门,做的工作只是整个案件中起诉应诉的工作。面试的人是人事部门的HR,没有问专业问题,面试的时候说“在我们这里做助理是很幸福的,我们给到助理的薪酬高于同行业水平,助理都是最低工资标准加提成,多劳多得”。招进去的助理都是随机分配案子和承办律师的,没有固定跟哪个团队或者律师。入职之后无薪培训三天,三天之中只有大概半天的时间是讲如何做案子的,其他时间都是说公司有多么多么牛逼,员工要如何如何服从公司安排,员工要如何如何为公司作贡献,“公司发展前景如何如何牛逼”式的画大饼,更离谱的是周六还要求新人参加公司组织的军训,是真的穿迷彩服站军姿的那种。面试和培训时说的很好听,但是我入职之后感觉内部管理混乱,出了问题都是互相推卸责任。跟我同一批入职的有近十个助理,整个感觉像“割韭菜”。我待了一个星期不到就及时止损,跟主管提辞职了,理由是我不适合这样的公司制律所。主管还试图挽留我,跟我说公司制律所是发展的主要趋势,我迟早要适应这样的模式。第五个律所是个人所,也是夫妻所,位于城中村里的一个较旧的写字楼,整个律所不到10个律师。这个律所的同事都很好相处,但是市场化较低,案源全靠主任拉回来,其中还有很多为农民工讨薪的法援案件。我在通过主观题后,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离开了这个律所。

今年过完年后,我回到广州找实习律所。我用尽所有人脉和方式去搜刮招聘信息,投了很多简历,大多石沉大海了,其中有三个是有面试的。第一个是珠江新城某个大所的律师招人,他的执业年限不到五年,实习律师的实习证要挂在其他律师名下,待遇是交完社保后到手三千多。他直言一般律师不会在实习律师身上花超过五千块。这次面试我还遇到一个非法学的从体制内跳出来想做律师的应聘者。那个面试的律师也说他收到很多非法学的简历,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想跳槽。我顿时觉得压力山大,原来我不止要跟法学的人卷,我还要跟很多非法学的人卷,更何况我这样的出身连法学的人都卷不过。第二个是非市区的一个小所,律所是四个合伙人一起开的,招人的律师是是其中一个女合伙人,实习证直接挂在她名下,业务是传统民商事业务,兼有刑事和公司顾问,试用期两个月,合同期两年,实习律师期间工资到手三千多。面试时,律师出了一个案例,问我作为律师如何处理该案,我将自己知道的点都答了。第三个是市区的律所,面试的律师主要关注我的文书写作能力。面试时,她单方面向我提了很多问题,但没有告诉我关于他们的信息,业务领域、薪酬待遇等全都没提。

最后我收到的Offer是第二个律所,我也同意入职了。主要原因是指导律师的业务领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并且挂证是直接挂在该律师名下。薪酬虽然低,但也算是够生活了。还有一个额外的原因是,指导律师是女生,大家同是女生,相处起来有天然的安全感,面试时感觉她很温和。

以上就是我目前为止的所有律所经历了,仅以这几段文字记录我的经历。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民工”。


过了法考后,如何找实习的律所?(较全面的干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