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释经学:宗教改革之后的时期

2022-02-28 18:52 作者:BrightRivers  | 我要投稿

宗教改革之后的时期(约1650-1800年)

文艺复兴(1300-1600)标志着人们对古典希腊文、罗马艺术和哲学重新产生兴趣

对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兴趣的恢复,有助于宗教改革


敬虔主义Pietism

17世纪德国开始,扩展至西欧和美国

抗衡新教经院哲学索然无味的理性教条,和新教礼仪的僵化形式主义

小组查经、祈祷、个人道德的建立,把基督教实践成一种生活方式


英格兰的敬虔主义

卫斯理领导的循道宗Methodism


两场运动得益于圣经翻译成民间通用语(1611年钦定版圣经)

今天的小组查经、祷告会,都是延续这种做法


美国的敬虔主义

爱德华兹为代表

预表法:

创29:20,雅各甘愿吃苦,预表基督为爱教会忍受十字架


理性主义

根基在于伊拉斯谟等基督徒学者所提倡的人文主义


三位哲学家运用17世纪理性主义研究圣经的方法

圣公会哲学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利维坦》Leviathan,摩西活在五经成书前很久,不可能是五经的作者

法国西蒙Richard Simon,《旧约的批判性历史》

犹太哲学家斯宾诺莎Bernard Spinoza,《神学政治论》Tractatus Theologico Politicus,以研读其他书籍的方法——运用历史研究的法则——来研读圣经

神直接干预人类历史,只是犹太人的一般说法,并非真正的启示

神迹故事不过是一种驱动无知者顺服的有力方法

释经学:宗教改革之后的时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