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游圈正在死亡的边缘

18到19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搞了第一届的音游拜年祭,然后是各种音乐游戏的持续产出,节奏大师也有了新动作,几个月前已对节奏大师自制谱和美化进行了封禁,还有传言说节奏大师要在19年的下半年进行更新,也有玩家是不断壮大了,但是摆在小白面前的高墙也越来越高,连最简单学习的-「梗」的成本也特别的大,官方群以及玩家群都是大佬们的群魔乱舞,相互开车者也有,相互撕逼者也有,「音游」前几年的小众化也迈向大众化,但在我了解到的而言,光节奏大师这种偏大众化的音乐游戏,入坑后半途而废者也不在少数,1900人的群活跃人数只有几十,时不时还会有一些王者荣耀的分享广告,区分玩节奏大师和不玩的就是看他的马甲,一个b站5万级的节奏大师阿婆主,四个粉丝群全满8000K人上下……光节奏大师这么亲民的游戏,退坑率就这么高了,更不用考虑其他的偏小众的音乐游戏,「梗」学习和使用成本就更不用说。
我说说我自己吧,我是个未成年的,平常主要打节奏大师和喵赛克,其他的音乐游戏也多多少少接触过(除部分街机外其他均有过接触),我有个很不切实际的小孩般的美妙想法,想把音游打造成小破站的独立文化。像h萌拜年祭,东方华灯宴一样,不仅是圈内玩家的自我沉醉,也可以吸引路人驻足观看,这里暂点到为止(,我觉得节奏大师没什么不好的,在我关注的几个Up主陷入撕逼的时候,我力当充当第三方的角色,我认为音游圈不该是这个样子的,闹归闹游戏还是要打的,朋友还是要交的,比赛还是要参加的,多一份理解少一份鄙视,何乐而不为呢?偏要做到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吗?小白好不容易进的坑却被大佬们说的乳臭未干、不懂艺术。你牛圈应该从互相诋毁,互相鄙视,「妈的,就你这个垃圾视频还有两百万播放!」这种状态转向积极的正面的,即使这是克服人性的重大考验。「傲」与「慢」很适合形容这一类人,「我有这么好的技术,他这么菜,凭什么能比我高播放高数据?」,这不是个技术为王的时代,而是内容,只要你的内容能够让观众说一句「卧槽」「66666666」就行了。圈外人是不会关心你们圈内人互相撕逼的问题的。鄙视链随处可见,也不缺音游圈一个,不同人群对不同事物存在认知偏差,这是极为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有一部分优越感高的人却将其称为谬论,口口声声说我是正义,「标题党必死!」「滚出音游圈」之类的话,人是自我为中心的动物,一些人听到这种言论就坐不住了,「wcmmd」之类也呼之欲出,双方/多方矛盾激化,看戏者久坐不经,吃瓜者散播恶意,「风气」一词正式确立。
人们好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以喷为自己的生活乐趣,自己拥有打不好就去喷那些流量狗,流量狗们打拼不易,便又是一场撕逼,我做这份问卷的初心是为了窥探人心,「好奇心」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可能是我没有流量,不知几年前在qq空间里发的视频加了个水印扔上了小破站,我做的也仅如此。还会在那些万粉up底下留下一些看似理性的言论,如果是几年前,我给我的定义是:云玩家,时间的这一秒和下一秒是不同的,前几个月还笑嘻嘻的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现在虽然还会在群里开车而感到一丝欢乐,但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这不是什么励志人生的文本,我一个未成年的没读好书,游戏也打不好,企图了解一些小众文化来强化自己内心空虚脆弱而又想表现的一面,想在一个小众文化中的小众文化留下自己的印记,可能吧。也可能是我自己轿往过正,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攻略一首新歌固然值得欢乐,但又谁知与一群人跟另外一群人撕逼,是多么的弱智,每个人的价值观,生命观,概念,心智,取向均有不同,能够聚在一起谈论一些大家都喜欢的问题,也是信息流时代的一种便捷,信息的传输过快,让你来不及清醒,就与天涯各一方的人开始了一场口舌大战,似乎大家都很在理,什么「现在小破站是网红社区啊」「流量为王啊」「不是标题党就没有好流量啊」「我要生活,我要赚钱我要养家啊」,呵呵,青风凉叶,漯舞秋风,这是猴子们的杂耍,不是什么真理的雄辩,草(,敢在群里活跃的不就那几个大佬吗?小白出来诉苦就被按在地上摩擦!他们也是玩家!他们也爱音游啊!当某人为点醒某人的过激行为而欣欣自容时,又何曾想过他有改变些什么吗?一切都无归原样吗了吗?(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请不要矫枉过正)当那些高大威武的音游学家在宣扬着自己的技术与才华时,又何曾想过他在一步一步地抬高了新人入坑的成本。如何定义分谱?这很好区别,如何定义是个优秀的作品?就需要观众给出答案,即使他们答案是意识流、片面、主观的,但是他们不是都看到了吗?我一直在等待应由区会有一个真正能够达到我心中「厨力放出」的作品,即使有些神话化,是克苏鲁神话也罢了,神话是文学的起源,没有神话,何来起源?没有游戏,哪来圈子?是游戏定义圈子,而不是圈子批判游戏,文学通过读者来鉴定,圈子也有玩家来改善,文学者,科普科学科幻,神话仙话怪谈,不就是由读者中选出的作者来完成的吗?圈子中那些优秀的玩家不应该成为发声筒吗?
「梗」「过度玩梗」「恶意梗」再也不是主流文化的专属物资,像人类摆脱不了精英一样,人类也照样摆脱不了「模因」,「娱乐至死」再也不是形容短视频的专利,小破站即我们音游圈也深陷其中,「梗」从传递快乐表达信息「失真」到了恶意抹黑他人,嘲讽他人的工具,将他人视为异物,将即得利益者视为敌人,之所以有人会有这种勇气,不就是因为当前信息流的时代吗?有人说小众一定好,但谁又知小众文化发展会偏离轨道?无论是道德上,主流上,文化上,理性上,主观上,也多多少少有了些许偏移,我曾经感叹:啊,最近撕逼可是真的多啊!乱!真乱!一个人玩多种音游是正常,但谁又知道被那些音游学家带偏的小白们观念是如此的扭曲、非黑既白,仿佛这个人到基因都是肮脏与龌龊,矛盾又被激化了,回望这段话矛盾不知道被激化了多少次,激化矛盾很简单,只要触碰到别人的利益即可,但维持"和平"却很难,既要让既得利益者的权益不被侵犯,就要让损失利益者的利益得到恢复,还要让吃瓜的云观众们感到爽,草(,矛盾不是骂着骂着就过去的。众所周知,发言权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我们这些小众文化中的小众文化,发言权集中在更少数人手中,其他的吃瓜以及云观众就会被他的言论所束缚引领,将他的言论与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辩论体系,行为逻辑。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自律别无他法,「真的没有什么突破口吗?你说的这么悲观?」有的这要到科学之外神学之间的哲学去讨论,现在的主流文化也是这种德性,更别说我们这群人了。
理性!保持克制!一直都是中国外交官的必要准则,这是做事的必要途径,而撕逼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被带偏的新人了解的也不多,我们即使在恶性循环的途中,离梦妍只剩一步之遥,但我们也在自我救赎道路上行走,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条路的未来「全面小康」,全责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只是远近与沿途风景的差距罢了,退则万丈深渊,「你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这好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