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同读红楼梦 | 虚伪无情的卫道士——贾雨村

2023-10-07 08:43 作者:同读红楼梦  | 我要投稿

曹雪芹有明显得反理学,反封建思想,他希望唤醒人们心中的反抗精神,解放人们的愚昧思想。封建理学要求百姓服从官员,官员服从君主,要像女子服从男子,儿子服从父亲一样,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违背天理。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披上一层伪善的外衣,就成了统治者奴役百姓的工具。


理学思想建立在儒家固化的唯心主义哲学上,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单一的理解成简单不变的世界,偷换概念,混淆是非,让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扭曲人的思想,百姓被囚禁在天理正义中,文人被束缚在一成不变的教条里。人们渐渐的也失去了辩证思维,无法识别统治者的虚伪卑鄙,也不再有去打破这铁屋的想法,也使中华文明长期处于僵化守制的状态中。


曹雪芹的哲学思想是务实科学,他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万事万物都藏着学问,都值得学习,他喜欢朴素自然的事物,他的写作态度也一样真诚,他在自己小天地里,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积极将自己所学所知运用到生活中。


曹雪芹的思想是知行合一,是客观认识世界的辨证精神,所谓知行合一,不在于道理懂的有多少,不在于目标定的有多远,而在于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很多人总喜爱琢磨一些空空之道,将世界抽象的理解成各种玄之又玄的概念,在一些空泛笼统的概念上争执不休,这是一种记忆力的比较,而非思维能力的辨析,最后不仅会让他人迷惑,自己也会越来越偏执。


人应作知识的主人,而非傀儡。道理懂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贾雨村懂的道理也不比刘姥姥少,可是他最后还不是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来?刘姥姥说: “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不知有多少豪杰最后都败在急功近利,而贾雨村也因为心中的贪婪毁掉了自己的前程。


贾雨村才华横溢,满腹诗书,言语不俗,最后却忘恩负义落井下石,而刘姥姥乡野村妇,大字不识,却深明大义,忍耻救下了巧姐。


贾雨村是成王败寇的坚定奉行者,只要能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利益可以随便出卖朋友,忘恩负义也变成天经地义,有了正邪两赋的理论,做起坏事来更加心安理得。贾雨村在穷困潦倒时得到甄世隐的资助,在人生失意时得到林如海贾政的帮忙,然而他最终却忘记了他们的恩情。


儒家文化利用道德的力量去维持秩序,而非是从利益的公平分配上入手,这种思想是虚伪又矛盾的,即认为众生平等,又认为皇权天授不可动摇,这种思想本质上还是为掌握话语权的特权阶级服务。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最终也会被更虚伪卑鄙的唯心主义者利用。


虚伪的儒家文化在明末被发扬到了极致。那些饱读圣贤书的臣子们,满肚子春秋大义,文死谏,武死战,他们只追求个人功名,只为证明自己,而不计家国得失,最后也葬送了汉家江山。


而衍圣公则依靠为封建帝王背书,活得安逸富足,他们是帮封建统治者奴役百姓的最大帮凶,不管谁入住中原,他们都会第一个跳出来为入侵者正名,好来延续富贵,因为谁来都一样,而天理则不会改变,只要维护好天理就行,不必在意天理究竟是为谁服务的,他们口中的仁义礼智信,并不是保卫家园,促进文明进步的力量,而是国贼禄蠹名利场上的垫脚石,而是残暴贪婪统治者的遮羞布,和愚弄百姓的障眼法。


古往今来多少人仁人志士冤屈至死,受尽诋毁,而趋利避凶的卖国之贼反而成了俊杰君子。可真正的英雄从来是牺牲自己而成全他人,从来就不是个无情的人,他们正因为心中饱含了对亲人家国的眷恋,因为不理智,不识时务,不懂得明哲保身,最后才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付出了一切,反而背负了一世骂名,而像贾雨村这样见风使舵的人,最后却过得有滋有味,享尽荣华,而虚伪的儒家文化,从未想过为这些民族英雄正名,反而将他们当作不顾百姓死活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择手段,卑鄙冷漠虚伪狡诈之徒,最后反而登上了大雅之堂,继续做着虚伪的事,写着虚伪的历史。


历史就是这么不公平,但这就是历史。现实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是人之所以为人,正是源于看到不公时的愤慨,正因为了心中梦想甘愿奉献一切的勇气和毅力,也正因此,才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有时候懂多少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坚守心中的情,不辜负亲人的期盼。贾雨村、夏金桂、贾环心中都没有情,而曹雪芹偏偏要讲情,《红楼梦》也是大旨谈情,他从未想过要贬低那些图上进的女子,来为腐朽的封建文化正名,从未想过让人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论是小红刘姥姥,还是宝钗袭人,曹雪芹都没有贬讽她们的意思,他将真正的矛头指向了高高在上的封建皇权,以及作为其帮凶的理学及礼教文化。


薛宝钗并非是没有情,她的情只是被理学思想禁锢住了,她用冷香丸和金锁压制体内的热毒,这热毒也是人心中的气血翻涌,是不理智的冲动,而非一般人看来的毒蝎心肠。


曹雪芹将这份躁动称作是一种热毒,因为这是不符合当时礼教文化要求的。在外族入侵时,那些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女,他们义勇忠贞的豪迈气魄,何尝不是来自心中的一股热毒呢?倘若事事都计算的明明白白,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也无法忍受那么多痛苦。


这热毒源于心中一个纯洁美丽的梦,是不甘心,不情愿,不理智的冲动,为了这份感情的悸动,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而《红楼梦》也是想唤醒人们心中的梦,唤醒人们心中的爱红精神,也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有情,更有希望一些。


从一些隐喻意象来看,林黛玉喜欢暖,薛宝钗喜欢冷,她虽然十分冷艳,但她体内也有着一股热毒,她原本和林黛玉一样喜欢看歪书,后来被家大人打的打,烧的烧,也就不再看了,她渐渐的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表现成封建大家长所期望的样子。


虽然心中失去这份躁动不安,环境也会更加安稳,没有了其它欲望,活得也不会那么苦恼,可人一旦失去了这种精神,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这世界也不会变得更好。


当甄世隐资助贾雨村时,他心里十分高兴 ,却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当香菱告诉夏金桂大自然的洁净清香时,金桂反而去嘲笑香菱的无知;当彩云对贾环掏心掏肺时,他不仅不会感动,反而因为心中的忌恨,去怨憎彩云。贾雨村、夏金桂、贾环他们心中都失去了情,失去了这份悸动,只有人踩人,人欺负人,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曹雪芹没有将贾雨村塑造的有多坏,他只是万千封建官吏中的一员,他们善于见风使舵,钻营攀附,又喜欢舞文弄墨,将自己的卑鄙伪装成维护天理的正义。


批书人称贾雨村为奸雄,而奸雄这个词,在如今的世界,并非是个贬义词。成王败寇的理论,如今依然很有市场,为了让百姓成为顺民,影视剧依然宣扬封建主义,积极粉饰封建帝王,宣扬人治的好,愚民弱民,在虚伪的文化下,社会环境也只会更加无情。


在有些人眼里,贾雨村是一位君子,是很不错的人,而贾家又不值得同情,可是如果我们对这样忘恩负义,见风使舵的人,心中没有一丝愤恨,那么我们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冷漠市侩。


我们崇尚个人奋斗,但是凡是以成败论英雄,有钱有势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这会加剧人与人的竞争,环境逐渐变得残酷冷漠,普通人也更难生存。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与彼此构建联系的情,而非是天理正义,与其总琢磨些空空之道,不如唤醒心中的一份热爱,试着欣赏别人的精彩,让世界变得更加有情一些。


同读红楼梦 | 虚伪无情的卫道士——贾雨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