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考中“志愿捡漏”这一现象?
的确,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以刚过本科线的分数考入985高校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人们常常把这样的情况看作是梦想成真。
低分考入名牌大学几乎是每个学生的梦想,谁能拒绝收到名牌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呢?
在我国众多高校中,学生们渴望着进入其中的只有几所学校,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无论考上哪所大学,将来都会有更加出色的发展。这些学校被普遍认为是教学质量和研究实力在全国范围内领先的学府。它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出了无数的杰出人才。
今年就有这么几位高考“捡漏王”,以低分考取了名校。

一位考生以453分的总成绩成功考入省内的重点大学。
很多人认为,只有捡漏985或211高校才算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但实际上,能够冲破高校录取分数线并被录取的一百多分差距的考生,也可以算作是“捡漏”。
这位成功捡漏的考生来自广东,广东是一个人数众多却常常被忽视的高考大省,最近几年的考生人数已经超过70万,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对于那些分数比较低的考生来说,捡漏的机会被认为不太公平,甚至有人上门向招生学校提出质疑。然而,我认为这里涉及的是合理的规划和一些运气因素。
这位考生的首选科目是物理,总成绩453分。在广东地区,这个分数在排名中大约是21万名之后,与本科批次的439分录取线相差不多,但他却成功地被广州大学录取了

尽管广州大学可能不在双一流大学的行列,但它作为一所省重点建设高校,在以前的新高考改革中被定位为一本大学。往年来说,想要进入广州大学的省内学生至少需要达到570分以上,并在全省排名在3万至8万之间。然而,这位排名全省21万多名的考生以453分的成绩成功捡漏进入了广州大学,而且还成功考取了广州大学的王牌土建类专业。
这一情况确实令人惊讶,也显示了他的努力和运气。以这位考生为例,他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绩。同时,也要认识到,高考录取并不仅仅是看分数,还涉及到院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等因素。因此,这位考生的成功捡漏也反映出广州大学对综合素质和潜力的重视,给予了他这个机会。

广州大学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不仅广州大学受到关注,其他高校也备受关注。后续在各大平台上开始频繁出现了“411分上中大”的消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从数据显示来看,广东的许多高校在宁夏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例如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理工类投档分数只有400+。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广东的985高校——中山大学,其投档分仅为411分,比同样是广东的另一所985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低了100多分,被形容为成功的“捡漏”。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捡漏"现象是指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成绩,有机会进入比自己分数稍高的院校或专业,从而在录取中取得意外的成功。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捡漏"现象,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智慧规划: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目标,对院校和专业进行充分了解和比较,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如果能够通过精准的规划和科学的决策,选择一些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院校或专业,就有机会在录取中捡漏成功。
多元评价:高校的录取并不只是看分数,还考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一些高校或专业在录取过程中注重选拔具有特殊才能或潜力的学生,因此有时候学生可能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但在其他方面具备优势。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被视为成功的"捡漏"者。
机遇与准备:有时候学生对某些院校或专业的需求较低,而其他考生偏好的热门院校或专业人数较多,导致竞争激烈。这种情况下,一些较低分数的学生可能因为竞争相对较少而成功捡漏。这也是因为当时的录取竞争环境和资源分配情况,为考生提供了机会。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的"捡漏"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做好规划、充分了解院校和专业情况,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抓住适合自己的机会。对于考生而言,合理规划,积极备考,关注个人兴趣和发展潜能,都是取得成功和捡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