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盔不能挡子弹,为何还一定要戴?在脑袋上开一窟窿,这可不好说
从古代将士们头上戴的头盔,到后来现代战争中士兵们所戴的钢盔。头颅永远是人们最要保护的一个部位。
可问题是,以钢盔的厚度和坚硬程度,根本就阻挡不了子弹。如果说古代战争中,头盔可以挡一下箭的话,那现代战争中这种阻挡不了子弹的钢盔还有实际意义么?
即使是现在最好的钢盔,也顶不住步枪子弹的一击。有人或许会说,何不把钢盔加大加厚到能挡住子弹的程度?
只是真要有这么厚的钢盔,那至少几十斤,啥也别干了,就扛着这坨铁行军吧!而且,即使这东西能挡住子弹,子弹传递的动能也很有可能在一瞬间把你的脖子摇断。
那么这头盔是干嘛用的呢?
头盔正儿八经的用法,他是用来挡流弹和各种破片的。
您比方说一发子弹,嘎嘎的飞了一千米,能量衰减的差不多了,正巧撞头盔上了,这就相当于和尚撞了一个钟,噹的一声,咱套在头盔里头脑壳,来个回音就听个响,人没事。
可要是当时没有戴着头盔,别想了,指不定就在脑门上钻一窟窿眼。
当然要是近距离遇到能量没有衰减的子弹,要不是正中头盔,而是擦着头盔的边走一下。
因为头盔是流线型的,他可以逼着这子弹的弹道偏离原来的方向,在头盔上留下一条深深的擦痕就飞别出去了。
您别以为这种情况没有,太多了。这要是没有带头盔,您还在肉脑壳上划拉出一道深深的擦痕?这来不了,估计就得钻进去了。
这是子弹,在有就是破片。
战场最不缺的就是四处乱飞的,废铁片子,什么手榴弹的预制破片啦,炮弹炸开的碎片啦,还有地雷的碎片,所以脑袋上戴这么一个钢盔,能够有效的抵御这些个东西的伤害。
毕竟脑袋是人体中最关键的一个道具,你打其他地方上,人还有机会活下来,这要是在脑袋上开一窟窿,这可不好说。
每一个国家在设计钢盔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有的国家设计钢盔时,会做其他的一些特殊处理,用来防止反光。也有的国家,会对钢盔进行特别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线对视觉的刺激。
而这,不过是设计师们所要考虑的事情,真正到了战场上,钢盔还会被战士们发挥出很多其他的作用。
这一点在很多老兵的回忆录上都有写过。比如说钢盔还可以用来做饭,烧水,而这绝非是设计者的初衷;肉搏战的时候,也有人用钢盔把敌人砸死,明明是用来防御的装备,却当成了武器,这是战场上的情况所决定的。
据数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正是因为带了钢盔,才让7万人免于伤亡。
7万人,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的战斗单位来计算,一个军的满编不过5万人左右,这个7万人,就相当于是1.5个军了。由此可见钢盔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士兵来说,钢盔是战场上最基本的防护装备,包括防弹衣也是,也能被步枪弹击中,让士兵非死即伤,但身着防弹衣,与不穿防弹衣,对于士兵来说,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穿上防弹衣,要安全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