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绝代芳华:张国荣不灭的烟火(洛枫,信报)(zz)

2022-08-07 12:57 作者:lo_ol_hei  | 我要投稿

去年,我为了出版《盛世边缘》一书,需要为其中一篇讨论任剑辉与张国荣「性别易装」的文章配置图片,便透过小思的帮忙联络哥哥张国荣,希望他可以在不收分毫的情况下,准许我和出版社刊用他的剧照及相片。然后得来哥哥的回复,有两项要求:第一是必须把文章送过去给他看看,看看我到底写了些什么?第二是我挑选的照片不够漂亮,他要另行提供几张效果理想的给我。隔了些时候,收到了他转过来的剧照,其中有一张「白娘娘造型」,原是他为电影《霸王别姬》而拍摄的,后来没有采用,所以照片是从未公开曝光的,而且他手上也只有这张孤本,没有底片,叮嘱我们千万不可丢失;至于我的文章,哥哥说能将他跟他所喜爱、尊敬的任姐相提并论,是一件令他很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忆起张国荣的二三事

  

去年二月二十二日,哥哥应小思的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演讲,讨论他如何演绎李碧华的小说人物。当时我向他提问了一个问题:李碧华小说《霸王别姬》的第一版,原是对同性恋采取宽容、平和及自然的态度,但是经由陈凯歌改编之后,却带来影片极端的「恐同意识」,扭曲了同性爱自主独立的选择意向,而作为一个认同同性爱的演员,他又如何利用自己的演出艺术,来颠覆影片的恐同意识呢?哥哥的回答是令人动容的,他说他看过原著小说,也和李碧华谈过,但他很能理解作为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个人背景,成长于文革的他,处身于仍然相对地保守的氛围下,以及面对影片海内外市场发行的顾虑和压力,他有他的难处,而作为一个演员的他,最重要便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演好「程蝶衣」这个角色,同时尽量在影片可以容纳的空间内渗入个人主体的演绎方法,把程蝶衣对同性爱那份义无反顾的不朽情操,以最细腻传神方式活存于光影之中,让观众感受和明白。随即哥哥即席示范了两套表情和动作,对比怎样才能透过眼神和肢体语言,反射程蝶衣对师哥段小楼情意绵绵的关顾。回忆这二三事,重看《霸王 别姬》的片断,便能深深觉察张国荣是一个很有自觉意识的演员,明白每个演出的处境,同时更知道在每个处境的限制中能够做些什么,才可让「自我」的演出超越限制而升华存在…

  

睥睨世俗的生命奇葩

  

张国荣自杀身亡的消息在海内外同样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回响,不单是香港本地的新闻报道,甚至是台湾的《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及日本的《读实新闻》,都纷纷以新闻版的头条报道(而我相信还会陆续有国际刊物以他作为专题),这说明了他的影响力超越了地域的疆界,远及国际华人及非华人的地区, 这个现况可从他演艺事业的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他的流行音乐,自八十年代中期他的歌曲《风继续吹》、《为妳钟情》、MONICA等等以后,已奠立了他在香港及海外地区如台湾及日本的地位和成就,当时他那种略带日本风味的潮流打扮、舞步及乐曲,使他以俊朗不羁的浪子形象风靡万千的女性歌迷;及至九十年代中期,再度复出舞台,张国荣的歌唱路线转入性别多元的异色地带,磁性的声音比以前更成熟,中低音的控制更具韵味,进一步吸引新一批追随者,当中有年轻的千禧一代,也有海内外的同志圈层。    

  

其次是他的电影事业,从影二十多年,张国荣拍过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塑造了众多无可取代的角色形象,像《倩女幽魂》的宁釆臣、《胭脂扣》的十二少、《霸王别姬》的程蝶衣、《阿飞正传》的旭仔、《春光乍泄》的何宝荣等等,这些角色形象不但深入民心,成为香港及华语电影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超越了性别、性向、国族和国界,在海外及国际的焦点中受到肯定、重视和推崇,台湾同志导演陈俊志甚至指出,当年美国的麦当娜在纽约看罢《霸王别姬》后,也有恨不得自己是程蝶衣的赞叹!

  

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最后是他的舞台演出,其中包括演唱会、音乐录象及广告等多种媒介,这些光影记录了他前后两期截然不同的演出风格,前期的日本风味与放浪形象,对比了后期的性别越界与大胆创新,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族群的符号」、一个年代的变向与象征,带领我们走入全面阴柔的领域,无论是他雌雄同体的舞台风貌,还是他在音乐录象里对男性身体美感的崇拜和肯定,在香港甚至整个华人演艺的圈层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走得比他勇敢、潇洒和彻底的艺术工作者,这是张国荣独家专有的仪范。『I AM WHAT I AM/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 哥哥利用了他的天赋条件与敏感的性情,站在光明的角落,开出孤独、赤裸而且睥睨世俗的生命奇葩与舞台风采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相信这烟火是不会因为他的离逝而熄灭的 …

  

洛枫  

信报 (9/4/2003)

绝代芳华:张国荣不灭的烟火(洛枫,信报)(zz)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