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思聪都活到老学到老,你还不快进来学特效?【杰视帮】

2021-08-31 14:54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昨天教了大家企鹅小景合成的前期制作,今天就教大家把后期特效搞定!

怎么样?昨天的教程,大家消化了吗?

没有消化的童鞋也不要慌,学完今天的后期特效,咱们一起消化!


昨天我们完成了底部舞台的制作,但难免还有些单薄。


我们先在画面中加一些装饰元素,比如远景的云,水立方中的乌龟、一旁的贝壳、积水之类的,这个大家可以自由发挥,不一定要做得一样。


当然,元素的摆放也要遵循一定的美感。

比如云层的设计我们一般摆放三个,并按照前后前的位置,一来可以增加装饰元素和主角的互动感,二来三个元素的设置形成三角构图,让画面也更加稳定。


接下来,我们给主角区打个光。

新建图层,将图层模式选为滤色,将画笔选为自带的柔边圆,调大画笔大小,减少硬度,只需轻点一下即可。


但这种方法会产生一个问题:背景打光区饱和度偏高。

饱和度偏高会引起主视觉区整体的不协调,因此,我们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层,降低它的饱和度或提亮它的明度。


背景和前景舞台相比有些偏蓝,我们再调用一个色相/饱和度工具,对背景做一个整体的偏青色调整。


整体调整好了,现在我们把墙面和地面区分出来。

由于画面中的光是从上方打下来的,因此我们的地面应该是整体比墙面亮一些的。所以我们新建曲线,将画面整体压暗。


配合蒙版,用选区工具拟定一条地平线,区分出背景与地面。


但这个交界线感觉有些过于清晰了,因此,我们用高斯模糊工具对边界线做一个模糊处理。


如果觉得画面的明暗处理不明显,我们可以强化一下画面的暗部。

新建图层,将图层模式改为正片叠底。

关掉画笔压感,将画笔不透明度改为30%,在画面的四角处加重暗部。


这只是暗部的第一层,我们在做暗部的时候也要注意层次的塑造,可别偷懒。

将画笔不透明度改回100%,开始画第二层。


在整体调暗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心打光区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再借用一根曲线配合蒙版强化光感。


背景处理好后,我们来对细节做一些后期处理。

我们在拼雪地时,只用色彩平衡和色相饱和度工具对雪地素材做了整体的色调统一处理。

但我们放大细节不难发现,雪地的细节部分有缺色的现象。


可别小看了这些细节,一个细节处理不到位或许发现不了,但许多的细节缺失积累起来就造成了整体画面的山寨感和塑料感。


因此,我们可以用颜色模式的图层进行吸色和补色。


也可以用色彩平衡工具整体调蓝后配合蒙版只保留需要的部分。


雪块处理好后,别忘了我们的主角:两只还未发福的QQ。

我们自己打开万能的Camera Raw,对企鹅素材做一个偏色处理,使其和背景的青蓝色更加统一。


整体偏色处理后,我们依然用到刚刚的补色技巧,对企鹅的细节部分做一个补色处理。


为了增加企鹅踩在雪地上的真实感,新建曲线,压暗,配合蒙版和套索工具,勾勒出企鹅受光在雪地上形成的影子。

注意,由于雪地的不平整,影子也要做出起伏感。


配合蒙版进行过度,越远的影子越淡一些。


接下来,根据我们设置好的光源方向,用曲线配合蒙版画笔,将企鹅的背光面阴影进行适当的强化。


最后,处理完暗部,亮部也不能落下。

新建图层,把受光部分的轮廓光画出来,顺带着,可以把我们抠图时的瑕疵修补好。


好,企鹅和雪块都处理好了,我们继续往下做。


其实有了这种做后期的思路,我们对什么素材的处理方式都是大同小异。

比如水立方的水面处理,我们同样新建一根曲线,整体提亮后反向蒙版,用画笔根据海面起伏提亮我们的受光区。


追求细节的同学可以再新建一根曲线继续提亮,用更细的画笔将海面起伏浪潮的轮廓光画出来。


海面处理完毕,我们开始对整个海水下手。


海水感觉太深沉了不够通透?

甭管三七二十一,先拉根曲线,整体提亮。


借助蒙版加画笔,保留需要的部分。


依然感觉水有点浑浊,不够清晰?

试想,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水里浑浊的感觉?是不是我们海底的纹理不够清晰造成的?

所以,我们对海底新建色阶调整层,调整参数,以此提高海水的清晰度。


调整完成后,我们来做水立方的影子。


我们新建正片叠底图层,用套索工具勾出影子大概的区域,填充。


我们点击滤镜——模糊画廊——旋转模糊。


在边缘处设置锚点。


扩大半径,你看,边缘自然过渡的影子就出现了。


再新建曲线,将影子内部的明暗过渡处理一下即可。


由于水的半透性质,受到光的照射,我们的影子区域里也会形成一些光斑光路,我们复制海底的纹理,调色后拖入到影子区域里,尽可能还原照射的真实感。


右半部分处理好后,就可以着手左边的后期制作了。

首当其冲的,处理这只露出的海龟。


这种交界面的创意处理在这里先卖个关子,在下次的教程中分享这类的制作技巧。

装饰元素搞定了,接下来搞什么?


为了让画面显得更通透,我们可以改变地面的哑光材质,让其呈现轻微的反射质感。

换句话说,我们给海立方加上倒影。

新建图层,用选区工具框选出右侧面,填充出右侧面的阴影区域。


由于左侧面受光较多,因此我们在画左侧面倒影时可以吸取一个较亮的颜色,形成区分。


你看,倒影的绘制还可以帮助我们画面的空间感进一步加强。


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些戏剧化的元素。

看到左边那一滩灰不溜秋的东西没?


我们来把它加工成一摊积水。


先填充上海水的颜色,并通过海底纹理的蒙版,让一些纹理透到积水上。


新建图层,图层模式改为正片叠底,用画笔在积水边缘画上一圈,将积水鼓起来的立体感表现出来。


和画光一样,注意层次感,第一层画笔用30%不透明度;第二层缩小画笔,用60%不透明度的画笔强化轮廓。


你看,一点点堆积感的效果就出来了。

当然,除了阴影,还要绘制高光。

再新建图层,吸取海水亮色,用大画笔绘制受光区。


接下来,再做一些细节处理,由于水面的折射,海立方的倒影在积水中同样会反射出来。

因此,用选区工具框选出来,吸取高光亮色,绘制出反射感。


光的绘制和之前的背景光一样,一层一层画上去,保证它的层次感。


尾部做一些渐变,防止过于锋利的轮廓出现。


另外,追求细节的同学还可以新建图层,缩小画笔在积水边缘出画一些受光反射形成的高光条纹。


这些细节都处理好后,最后的小海螺就so easy了~

一根曲线调阴影,一根曲线调受光,一根曲线增强光照,搞定~


最后,整体盖印一层,在Camera Raw中打开,略微增加清晰度,压暗四角。


搞定收工。


好啦~今天的教程就分享到此。

喜欢这类教程的朋友们别忘了点个赞同哟,促使我们的老师给大家持续输出更多教程~

还想看哪方面的教程也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根据大家的热情提高图文教程的文章占比。

王校长都在线求回复,我要个评论不过分吧?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干货教程~

王思聪都活到老学到老,你还不快进来学特效?【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