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景文旅助力文化传承:白玉藏族金属锻造入围四川非遗建议名单!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策部署,推动四川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据四川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的通知》(川财教〔2022〕160号),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于近期组织开展了“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评审工作。
按照区县申报、市州推荐、专家评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等程序,形成“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建议名单,共计30项。其中,晟景文旅服务项目——白玉·藏族金属锻造名列其中!

壮美的金沙江贯穿白玉县,三条支流自巍峨的冰川奔流而下。白玉县作为“川藏南北线”的国道317和318之间镶嵌着的一块“美玉”,得益于时代发展,终于向世人揭开其神秘面纱,河坡锻造、门萨唐卡、灯龙锅庄...一系列非遗震撼了世界。


白玉藏族金属锻造技艺,作为别具一格的民族艺术瑰宝,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技艺以金、银、铜、铁等金属为原料,辅以木料、动物皮毛等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制作成各种器具的手工技艺,其生产和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主要生产加工刀具、佛具、马具、生活饰品和生活用品等五大品类,器型美观实用、制作工艺精湛、纹饰意味考究,充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审美追求,也是汉藏文化交流历史的实物力证。


铁锤敲响古老乐章,传颂着对非遗技艺的谦恭;身旁篝火冉冉升起,照映出对世间万物的虔诚。近年来,白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藏族金工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大力建立健全制作技艺、图符特点、历史起源、手工形态、文化生态以及未来发展的传承发展体系,让本土民间艺术在更广阔的的舞台、市场上“活”起来。


在进行白玉河坡手造城总体规划期间,晟景团队以“多元融合,创新发展” 为引领,确立文旅搭台,产业唱戏、产城融合的产业目标,以河坡民族手工艺产业作为核心,形成一个具有白玉代表性的文旅资源聚集地。规划建设藏族金工博物馆、文化演艺中心、非遗传习培训中心、文化产权交易中心、非遗主题商店等重点项目,塑造“河坡手造城”文旅品牌,将其打造成集工艺体验、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特色商业、产业孵化、非遗传习等功能于一体的河坡民族手工艺非遗文旅融合示范园区。
对白玉旅游来说,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融合示范园区是白玉县的文化名片和城市客厅,不仅是一个重大文旅项目,更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整个白玉旅游发展,助力白玉县全域旅游建设,树立文旅品牌形象。


未来白玉河坡手造城,将作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效益最强的产业载体,大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蓬勃发展,尽显其魅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