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亚细胞器蛋白组学研究
这期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篇关于线粒体亚细胞器水平的蛋白组学的研究,于本月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作者结合SILAC标记法与质谱鉴定的手段,研究了线粒体外膜,膜间质,内膜,以及线粒体基质的四个组分的蛋白质组学情况。作者不仅将线粒体各个组分的蛋白组进行更为细化地区分,还发现了新的定位在线粒体中的蛋白,另外,还证明以往一些在线粒体中定位分析有误的蛋白。

线粒体是一个具有双层膜结构包裹的细胞器,对细胞的能量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多种蛋白组学分析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对线粒体细胞器蛋白组学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几乎都没有对线粒体亚细胞器结构的蛋白进行进一步解析。并且,当前的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许多来源于生物信息学预测,而没有经过实验验证,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因此,这篇文献主要研究的就是线粒体在亚细胞器水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文章的研究结果吧。
1. 作者首先使用SILAC标记法使两组细胞分别带上轻标和重标标记,然后使用蔗糖梯度分离提纯带上轻标和重标的线粒体。接着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线粒体进行破碎分组分:1. 超声处理可以将线粒体分为膜蛋白(包含内膜和外周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2. 使用pH11.5的碳酸盐溶液处理,将线粒体分为内膜蛋白和(外周膜+可溶性蛋白)两个组分。并对已知蛋白的分离分离效果进行质谱和western验证。结果表明超声和碳酸盐破碎线粒体分离组分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线粒体细分成外膜,膜间质,内膜,基质四个不同组分,再结合SILAC蛋白定量鉴定的方法研究不同组分中蛋白的相对丰度来得到对线粒体蛋白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不仅对许多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亚定位进行重新区分,验证,并且新发现了206个新的线粒体蛋白。



研究结论
本文首次将线粒体细分成外膜,膜间质,内膜,基质四个不同组分,再结合SILAC蛋白定量鉴定的方法研究不同组分中蛋白的相对丰度来得到对线粒体蛋白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不仅对许多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亚定位进行重新区分,验证,并且新发现了206个新的线粒体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