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智慧之树”,采撷“经验之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历史的长河厚积着文化的底蕴,闪耀着精神的光辉。党员干部要勤学、深学党史,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学知识、方法,培植“智慧之树”,采撷“经验之果”。“如何学”关系着党史学习成效,要用好“方法论”,才能学深悟透,在党史学习中培养自身的洞察力、判断力,涵养精神品质和道德素养。厚重的历史既有文化的厚度、精神的高度,也有知识的广度、理论的深度,我们学党史不能停留在学史实上,要结合背景读史实,要结合思考有启发,将各个章节贯通起来读,把历史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时间、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在党史学习中学出丰硕的成果来。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百年党史是指引我们勠力前行的“指南针”。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就居安思危的“真功夫”,建好党和人民的“连心桥”,描绘砥砺奋斗的“新画卷”,让初心永恒,扛实肩上的责任,为奋进新时代积蓄力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赓续繁荣的重要基因,也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国之心、为民之责、强党之志,以忧国忧民的强烈担当,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面对当前国内国际复杂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和增强忧患意识,以“忧”在当下,“谋”在未来的责任担当,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真抓实干,奋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百年辉煌党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是一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创造史。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来,我们党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历经辉煌、初心不改。党员干部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同人民心连心、手挽手。要尊重人民、理解人民、关心人民,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硬标尺”,以“无我之境”诠释着信仰如磐、一心为民,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入了艰苦奋斗的基因。在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流血牺牲、英勇顽强;在建设年代,共产党人锐意进取、敢闯敢干,迈向复兴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披荆斩棘、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为党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砥砺奋进、实干担当,让奋斗成为“强国有我”的坚强力量,绘就美好未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认真“学”,也要好好“思”。要把党史学习之“思”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实地学习党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思索把握讲话精神的来处和本源,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要把党史学习之“思”与对标先进模范事迹结合起来,以榜样为标杆,思考反省自身不足,将所焕发的激情转化为促进工作前进的干劲;要把党史学习之“思”与营造良好研讨氛围结合起来,抓住党史知识竞赛、青年斗书比赛系列活动带来的的交流学习机会,以赛促学,让党史教育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气氛里入脑入心。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党员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要在党史中领悟坚持斗争的韧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深刻体会“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意志;要在党史中体悟坚守底线的原则,我们党之所以带领人民不断走向胜利,是因为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要始终坚守“廉洁为官”底线,绷紧“权利、制度、算账”三根弦;要在党史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织交融的今天,以弘扬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赢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