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对网络暴力的看法(附上我自己以后的规则)

2023-03-02 01:36 作者:东方彧卿VmMA  | 我要投稿

今天我在b站上一些UP主的动态,我发现咱们的网络平台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好,我给你们谈谈我前段时间遭遇到的事情,前几周有一个人在网络上威胁我的妹妹,我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威胁我妹妹的人害怕我们,通过这样的举动,危机才得以解除。这就是一个案例。 其实网络暴力真的离我们很近很近,我希望通过这个专栏给正在被网络暴力的朋友提供一些应对暴力的办法。 1、首先我们从法律上的角度上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上给大家看看: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由此可见,如果网络涉及到一些特定的罪行,网络施暴者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如今不少明星或公众人物纷纷拿起法律武器将造谣者告上法庭。但是尽管如此,网络暴力一直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暴力界定困难,以及诉讼过程漫长且耗费巨大。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标榜自己遵纪守法的人,完全有可能是个不违法的人渣。”如今,很多施暴者很清楚如何在施暴的同时规避被判定为网络暴力,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暴力依旧在互联网环境里大行其道。

2、 接下来我总结一下网络暴力的特点

①网络暴力的主体呈现出群体不特定性特征 与传统的“暴力”不同,网络暴力的主体是广泛性的、群体性的,且多为不特定性的,无法具体到每一个参与者。如今,网络水军的出现加速了舆论的发酵,使得真相的出现更加艰难,由于这些水军的身份识别困难,难以有效追责,是导致网络暴力频频发生、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德阳安医生事件、网红saya与孕妇争执事件、江苏南京割腕自杀给狗偿命事件、重庆公交车案、刘学州认亲等网络暴力事件等几乎所有的网络暴力事件都曾持续热搜在榜,成为备受关注和舆论一边倒的“全民事件”。 ②网络暴力的暴力性主要体现在持续性的精神侵害 网络暴力与一般意义上的“暴力侵害”不同,网络暴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甚至以年为单位计算,且不会给人直接造成人身损害,但日复一日的精神侵害危害性也足够大。上述事件中的安医生、南京割腕赔狗的妻子以及刘学州都是因舆论的持续不断发酵,甚至被人肉搜索暴露个人信息导致人身安全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心理防线坍塌选择自杀。 网络暴力者最擅长笼络人心,以多数人的优势欺凌个别人,对被暴力者进行道德审判,仿佛像正义的使者一般对被暴力者口诛笔伐以达到精神折磨的目的。从近年来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可以看出,有些被暴力者因难以忍受网络暴力侵害而选择自杀,即使有些被暴力者选择勇敢面对,持续性的网络暴力伤害也使他们终日生活在不安和恐慌中,身心疲惫、抑郁度日。 ③大多数网络暴力涉及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网络暴力大多涉及人肉搜索,人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罪大恶极”的人的信息,有需求就有供应,互联网时代很容易查询到个人的信息,于是曝光,大家群起而攻之。 我国对网络暴力惩戒的相关规定分散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中。2021年,“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一案一审宣判,两被告因诽谤罪被判刑。被害人从无助绝望到决定拿起法律武器反击,案件从自诉“破例”转为公诉,这可以说为后来者应对网络暴力“打了个样”。尽管如此仍不难发现,现有的一些法律规定和机制,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且不断猖獗的网络暴力乱象。 3、最后就是我个人从今天开始的规则

第一、我不会在哔哩哔哩上和其他人合作,以免以后其他博主被网暴的时候在哔哩哔哩和QQ群里面影响到自己粉丝和群员。同时也不想在哔哩哔哩上遇到其他平台遭受网络暴力的人与我联系。 第二、虽然我是一个科技区的up主,平常和开开直播打游戏也是可以的,虽然技术比较菜,但我还是愿意给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日常的。 第三、以后谁要是敢网暴我,我绝对会收留证据并投诉或者起诉,这一条我会说到做到。(这一条我希望各位粉丝朋友和路过这条专栏的人多留意留意。) 第四、其他博主的事情,请你不要来找我,我虽然和一些博主是朋友,但是他们发生的事情请你自己去联系那个博主,如果是我的事情我将会回应給大家,希望各位粉丝朋友们不要担心我跑路。 东方彧卿VmMA 2023年3月2日 凌晨1点34分 记

我对网络暴力的看法(附上我自己以后的规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