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期钝评奖|二等奖钝评作品

2023-03-22 16:33 作者:钝评奖DP  | 我要投稿

评《一张世界地图》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在我这里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科幻作品。我认为一篇科幻作品需要存有基于科学且内含逻辑的内核,但我并没有从该作品中读出此类内核。

 

不过,若将《一张世界地图》视为一篇带有科幻色彩的奇幻文章或是一篇科幻童话,那么它无疑是优秀的。作者用幽默诙谐、简明畅快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在学校被排挤的男孩对一张世界地图所作之事在外星人的实验下被施加在了另一个世界之上的并因此引发的奇妙故事,点出了人类应该团结向前的主旨。

 

文中的点子,即人类或是其他智慧生命对于另一种族是神明般的存在在科幻文学中并不少见,我认为最经典的是阿西莫夫的《微宇宙的上帝》;此外《一张世界地图》还令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名为《霍顿与无名氏》的动漫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大象霍顿听到位于小球之中的微世界声音后,从要烧毁小球的动物手中拯救微世界的故事。这样的设定其实能延伸出很多有趣的事件,不过显然作者的重心并不在此,该设定更多的只是为故事发展做一个合理的解释与引出主旨的工具,因此我们也无需深究。

 

《一张世界地图》的优点有很多,在我看来主要是节奏把控与故事连贯性。在节奏上,小男孩的行为与世界地图世界的变化一一对应,主人公自己在学校中的故事发展也较为流畅,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服。故事的连贯性强则能从多视角切换与首尾呼应体现出来。文中切换了多个视角,从多名世界地图世界中的角色与主人公的视角共同呈现了故事主体,却没有陷入杂乱叙事而是用多视角不违和地拼凑出了完整故事,我认为这是这篇作品绝对的优点。除此之外,结尾外星生物的抱团隐喻、穿插于故事中幽默诙谐的小插曲也是该文章的亮点。

 

不过,该篇值得改进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比较明确。个人觉得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外星人在结尾的出现太过突兀,对男孩在地图上作画影响另一个世界的解释也较为牵强。身为故事主要的科幻点,也是故事发生不可或缺的条件,外星人在整个故事中并没有伏笔与表现而是在结尾处机械降神,让我想起了九十年代的一种经典科幻写法,即在结尾不分三七二十一地加上一句“原来这一切都是外星人的杰作”。个人认为如果作者能够将外星人的出现化作伏笔埋入行文之中会令结尾的解密变得更加合理。

 

第二点则更倾向于建议——如果世界地图的动作能够反向影响男孩在现实中的行为,让男孩与世界地图形成双向交互并让两者在对方的影响下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否会令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模仿阿西莫夫的经典长篇《神们自己》及其他科幻作品中两个文明间的对话,或是《霍顿与无名氏》中小球微世界对外界的呼喊。文中的交互并不少,但我认为这条交互可以作为故事关键的一环,推动故事发展,将故事的复杂与精彩程度再推上一个台阶。

 

此外,男孩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有些寡淡,转折处处理略显生硬;作者的文笔也较为直白、平淡,但作为一篇奇幻类文章或科幻童话绝对是合格的,文风也有自己的特色。

 

回归主旨,本文的主旨简洁明了,即“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正如文中描述的,人类的内部斗争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都并不少见,大至国家、小至班级,都逃不脱内斗的魔爪。但我们应该相信团结的力量,摒弃愚昧的争斗。正如2021年举办的2020东京奥运会上提出的新口号——“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

 

愿人类能够团结一致,携手向星辰大海、死亡之外、明日的明日与众多更广袤的目标前进。

 

 

评《银河系轮盘赌》

若将《一张世界地图》视为一篇科幻童话或是带有科幻色彩的奇幻文章,《银河系轮盘赌》则更倾向于携有科幻元素的奇幻脑洞文,令我想起了互联网之上广为流传的《神灯的故事》。

 

该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寻找女儿的父亲因具有量子纠缠,即输赢二相性的能力而参加了决定银河命运的赌局并最终“赌赢”令女儿存活的故事。人类文明被银河或是宇宙联邦卷入一场大型活动中的点子首先让我想起了《银河系漫游指南》,其次是索耶的《星丛》。它们的共同之处也很明显:故事并非以该事件为核心,而是以它为启示或是作为背景展开,这也是比较传统的展开方式。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是情感的描写。作者很好的将主人公对女儿强烈的情感铺展在纸张之上,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只为找回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女儿的父亲形象。故事中的情感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层层递进地将林绛的情感抒发出来,像是一条逐渐扩宽、奔腾入海的河流。同时,结尾处女儿对于父亲的信任也同样令人动容,这对互相信任的父女很像地震中坚定相信自己与家人会得救、相信救援队与彼此的真实难民,具有一种依附于血缘却超越了血缘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将银河系设为赌盘的内容也有几分新颖,让我想起了《超龙珠》中的宇宙对战设定。设定应该服务于主旨,银河系赌盘的设定很好地引出了概率问题,进而导向了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胜负二相性的核心设定,与林绛的过去及未来相呼应并为故事的高潮埋下了伏笔。

 

《银河系轮盘赌》中的科幻元素并不少。除了核心点子外,量子人、银河联邦、外星人、机械躯体、大脑移植等都融入了故事之中。量子人让我想起了一部我比较喜欢的动漫作品《天元突破》中的最强反派,也让我想到了名句“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比如《clanned》与《青春猪头少年不可能梦到兔女郎学姐》。科幻中运用的量子理论绝不少,比如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不过这与软科幻中量子力学的使用并不相同。本作的核心点也并非观测与确定实在,而是波粒二象性,自旋方向上或下的绝对对等,这也可算作一个创新的点子。

 

然而,个人觉得故事中存有几处并不致命却有碍观感的瑕疵。

 

首先就是核心点子量子纠缠这方面,我与作者的理解似乎并不相同。我个人认为量子纠缠是无法以文中的方式解释并存在的。文中的量子纠缠能够形成在一条时间轴上对称,这令我有些疑惑,同时胜负二相性中“胜负”的定义与其对应粒子自旋的条件也让我有些不解——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本人认知的局限性而导致的。不过个人觉得这些用平行宇宙、多维时空解释更为合理。不过,就像《天元突破》中宇宙设定一样,设定与解释能够服务于文章本身就已经足够了。但如果作者能在设定与核心点子上作出更为科学、系统的阐释就更好了。

 

其次是银河系赌盘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个人认为在实力存在差异且其他文明认同人类价值观或与之相似的情况下,占据优势的文明基本不可能采取完全平等的方式来替代战争,而是更多倾向于能维护自己利益的模式。因此,如果能够将宇宙赌盘的设定和《超龙珠》中界王举办比武大赛一样会更加合理:比银河系强大得多的文明想要以此取乐并使用绝对武力促使它们平等竞技。这样一来最后量子人的出现也更合理,它可以自然地作为强大文明的代表或是以最终BOSS的形态出现,和《游戏人生》中的游戏之神一般。

 

还有一点则是,我没有看到男主醒来之后对于妻子的寻找与关注,好像已经确定了妻子早已在地震中丧生,但文中并未体现相关的内容。也许是作者刻意隐瞒,但也有因疏忽忘记描写该人物的后续发展导致其突然消失的可能。更有一种可能是我阅读不细致或是能力太差,若是如此我将真挚地对作者抱歉。但若是第一种情况,希望作者能够将妻子与父母的下落在文中点明。

 

虽然有几点瑕疵,《银河系轮盘赌》仍然是一篇很不错的脑洞文,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由此我也联想到了那些真正被困于灾难之下却并未放弃生的希望的人;更加触动我思绪的则是一个不太相干的脑洞——那些孩子被拐卖、失踪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似乎也陷入了某种量子纠缠,生与死亡、寻到与失踪并存的状态,但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不会坚定地相信自己最终能够将走丢的孩子重新拥入自己的怀中。

 

希望大家也能与自己的父母解开心结,用相信确定彼此、,驾驶爱的帆船划过时间,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总结

我并未以严谨的科幻文角度评价两篇文章,因为在我看来它们更偏向以新媒体为载体的脑洞文。这并非轻视或是不负责任,而是基于个人判断标准得出的评判角度。《一张世界地图》与《银河系轮盘赌》也都是非常不错、值得一看的好文章,我最近也想创作一篇名为《宇宙大罚篮》的类似作品,两位的作品也让我学到了宝贵的写作手法。

 

同时,我从河流那里了解到,脑洞APP是由一群“用爱发电”的作者们组建的新平台。这与为我打开科幻写作大门的“高校科幻”组织与广大科幻迷平台、钝评奖从本质上而言是一样的。我由衷的希望脑洞平台能够产出更多的优质文章、接纳更多的优秀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地稳定前进。

 

最后,还想对钝评奖提出一点基于个人爱好的小小建议——希望以后钝评奖的评审能够更多地倾向较为严谨的科幻作品。如若接纳,不甚感激。

 

感谢两位作者让我大饱眼福,也祝钝评奖与脑洞APP的星星之火终可锻成燎原之势。希望我自己能够创造出同钝评奖参评作品一般的优质科幻作品,也祝脑洞APP与钝评奖能够越办越好。

 

共勉!

 

 


第三期钝评奖|二等奖钝评作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