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考研经验考研真题2023机械设计815
一、择校报考生源、报录比、就业、歧视等问题
生源:百分之80左右上岸的都是双非,二本最多,其次一本,少量三本。
歧视:歧视双非,这是不可能的。往年三本有考上,专升本都有考上的,只要你足够优秀。
跨考:跨考的不多,不过可以跨的,也可能是本专业的太多了,跨考的占比太小了。
公平问题:学校不会出来解释的,我来给大家说说真实的情况。一般来讲初试70%,复试30%。2021-2022疫情影响复试只有面试,比例调整为初试85%,复试15%。就是说初试基本决定你能不能考上。但不是说复试就没意义了,每年进复试的各个专业总有那么几个高分被刷,原因很简单,复试不及格:低于50分。复试占比很小这对于那些关系户来说基本没有操作的空间,一般进复试的面试成绩在60-90,有关系的打99,折合一下能加几分?况且一般不敢打这么高。可能有人说复试进的多,录的少,这没办法,学校的政策,最后还是非常公平的按成绩来排名录取的,没录取只能怪自己分数低了。机械2022一志愿录取率在60%左右,客观的说这确实刷人有点多,但是没办法,就这政策。这点确实不厚道,给人希望又拿走,这里奉劝以后的考生,低于复试线20分的请果断调剂(特殊的年份除外,比如数学、专业课都很难的年份)。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学校是公平的,录取是按成绩从高到低,这一点大家可以从录取名单看出来。优秀的同学可以大胆报考。
报录比:我们按2022的情况估计一下报录比,2022报录比肯定是最高的,因为2022报考人数是有史以来最高。报录比学术3.5-1.专硕5-1.官方不公开,我们的数据虽然不是官方,但基本是真实的。不要觉得高,按太原理工的地理位置和综合实力,难度在全国排60名左右了,60之前的难度可想而知。机械热度不如电子信息电气计算机软件通信等(就业稍微差一些),报录比可能和北京上海江苏的一些211差不多,区别在生源质量。
太原理工难吗:难度是相对的。太原理工的机械放全国看,学科实力不错B+,结合地理位置的话报考难度排名就60左右了。地理位置是决定报考难度的首要因素。比如,深圳大学广工苏州大学(地理位置绝佳,就业好),郑州大学(学科评估C,但人口大省),燕山大学江苏大学(实力强劲,业内认可度高),川大武大厦大(牌子硬,学科评估不如理工)。这些难度是明显大于理工的,还有: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这些高考强省,也是人口大省,这些省份的双非甚至普通一本报考难度都可能跟太原理工一样。人口基本都是山西的2-3倍,报考难度也可想而知。理工作为一个211双一流,就业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所以,大家可以认为,太原理工是一块价值洼地,确定无疑。只是有的年份专业课简单,比如2022,专硕前100名,专业课平均分120+,前160平均分接近120.招生名额专硕没什么大变化,学术少了30,再加上22年比21年全国报考总人数增加80万,增幅20%。所以今年复试线就暴走了。
专业课:专业课一般不难,近年上岸的专业课平均分都是比较高的,尤其2022年,专硕前160名录取分数:2021年专硕最低分314(330以下大概10人),学术299(310左右及以下录了10个左右).2022年专硕335+以上基本都录,学术328以上基本都录。具体的录取名单可以去看我另一篇文章(2022名单要今年10月才有)。近年录取情况:一志愿录取人数机械学术(2021年47,2022年32)机械专硕(2021年181,2022年机械专硕150+智能制造3+机器人工程15,)车辆(2021年23,2022年21)多少分稳:大家知道数学难度是变化的,专业课同样是变化的。比如2017年数学简单破纪录,130真的遍地都是,录取平均分比较高。2018数学又难的破纪录,300以下都录了不少。所以这个多少分稳,不太好回答。一般超复试线20以上就稳了。不过想300以下录取这应该是不可能了,近年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调剂:万一遇到,那调剂那真可能是你考研中遇到的最糟心事了,遇到双压年份(专业课、数学)分数肯定高不了,只能去大西北、大西南的双非,双非一般都不是那么公平的,你要想录个好专业是不容易的。研招办的电话一般是打不通的,遇到紧急事件只能祈祷自己运气好了。双升年份,也不好调剂,大家都高,一山还比一山高,你还是只能去大西北大西南的双非。说白了只要你的分数相对不高,你调剂是没什么好地方去的。当你发现自己分数排名靠后时,放弃一志愿直接调剂不失为上策。在调剂有人的可以联络下。(2021开始太原理工没有校内调剂了,就是调剂的话只能等研招网系统开了,和校外的一起去研招网申请,不过一志愿考理工的,调剂一般也会适当照顾一点,比校外调剂的录取分数低一些。还有就是你可以复试2次,一志愿被刷了,再调剂别的专业也可以,2022有不少320左右的成功调剂太原科技,23可参考)
特别说明:2021专硕不要调剂、学术要了17个,2022留出一点名额给调剂,但占总名额比例非常小,而且调剂复试线非常高(2022年学术调剂340,专硕350),名额肯定很少,知乎和一些论坛有一些喷子因为没考好,胡乱抹黑:调剂海王。 乱喷之前请查清楚实际情况,这几个名额影响不了你录取。以前的年份确实调剂线低,来的人太多,留下的极少,但是近两年理工明显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喷子们视而不见,只负责黑,发泄情绪,不管真实情况。
补充:不卡四六级,本科期末挂科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如果初试分数低,复试各种大奖也很难救命,因为这是个三流学校。
就业展望:还可以,在理工所有专业处于中等水平,省内就业一般是铁路局(最多),太重,晋机,太行,比亚迪,中车,长安等。待遇还可以,毕业3年平均年薪10w。出省就好一些,车企比较多,再就是中车,还有少数去私企。待遇一般在15-20+,如果会点编程,那待遇还能涨5w
二、招生方向、导师、学术专硕区别
学术专硕区别:
1、考试科目,下面的招生目录可以看到,学术数学1英语1,专硕2,数学1比2复习范围广一些,题目难度差不多(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参考各种分析,数学一得分普遍比数学二要低15左右),英语一难一些,比英语二难5分大约。这样算下来,数学和英语,学术要比专硕难20分。其他科目一样。所以结论是专硕和学术的难度差不多。2、学术可以直博,专硕得考,但是很好考3、学硕毕业有硬性要求,必须要发小论文;专硕没有。4、住宿、学费:学硕专硕都一样,学费都是8000,通信电科在迎西校区,住宿有四人间、六人间,这个看运气,四人间1200,六人间有800、1000。5、就业完全没什么区别
导师:成绩出来之前,不要去联系导师,什么意义都没有,纯属骚扰。人家都不知道你能不能过复试线呢。更不可能给你划重点,透题。成绩出来之后,可以联系,但是此时的联系也仅仅是打个招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千万不要认为导师说欢迎你加入他们,你就稳了。他不会也不能直接把你弄进去!如果你复试表现差,照样刷你没商量。学校的系统是按成绩排名录取的。还有导师的方向问题,导师介绍那里写的东西,就是导师研究过相关的内容,范围相对集中,那就是他的方向了。你确定被录取之后,再联系下之前联系过的导师,他同意收你,后期学校会安排双选。你写他的名字,你们算是正式确定关系了。导师也是人,人品肯定有好坏。所以有必要尽力通过各种途径去打听一下导师的口碑,人品等问题。当然,很多时候你没的选,比如一志愿成绩一般,你是调剂的。那你的可选就非常少,只能被选了。
研究方向:2022招生目录做了一些调整,如图所示。新增的2个方向报考的人少,所以2022复试线略低一些。2022之前机械所有方向理论力学、机械设计2选1.2022开始机械专硕方向只能考理论力学,机器人考理论力学,限制了专业。所以2022很多本来考理论力学后来紧急改机械设计了。
三、初试真题题型、分值分布、考试范围、复试线指定参考书
一、 历年题型分析机械设计题型涉及选择、填空、简答、画图、判断、计算以及改错(每年存在略微调整,总体复习方向不变)选择填空一般加起来50分左右,计算题50分,剩下是简答画图改错。
二、考点汇总

这里主要强调螺栓、齿轮两章,历年来多次反复出现,吃透考点,认真总结螺栓、齿轮受力计算大题。教材选择高教版邱宣怀机械设计(为理工大本校教材),根据表中重点章节进行学习,有计划有策略的进行复习。
三、专业课个人心的体会
1、前期复习知识点串联,解决基础问题,重点知识梳理,进行全面复习。
2、结合历年真题抓重点,抓主要矛盾。需要记忆的重点进行总结归类。对重复出现的大题进行详细解答分析,搞清解题步骤,对症下药。
3 、理工大本校出的习题集,尽可能多做几遍,对于期末题目参考即可,难度较低。
4、 真题与教材一定是最重要的,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考虑做其他机械考研题目。
前期先从课本学习就行,一天看十几页,二十几页,或者按章看,前期课本一定要看细致,简单题基本上都能书中找到。前期可以看一章然后拿出张白纸把本章的知识点啥的,写写划划,总结一下。因为机械设计全是小的知识点,所以一定要会总结。也可以直接在巅峰教育的那本笔记基础上添加一些内容。课本要理解再记忆,这样记忆效果更好一些。过一两遍之后,可以做一下机械设计的真题,期末。或者市面的一些习题,注意:做题要结合理工往年考点,考点重复率还是很高的。 建议是刷真题先按年份做选择填空,做完了,再做大题,每一年大题也就四五个,可以按类型做,比如齿轮的放一块,一天做四五道啥的。最后做简答,做简答时尽量开始要总结简答题了找个本子,把简答题写出来,背会。至少出原题得拿下吧,白送的分咱可不能不要。 透过真题,能看出老师的出题考点,思路等,哪些考点基本不会出题,所以在备考时也能分清主次。综上,当你把 课本,真题,都过上两遍,吃透了课本知识点,真题要求全部会写,那基本上机械设计也差不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机械设计一般是一年简单一年难,所以23考研的同学要注意下,真题做好基础上适当做一些拓展。
更多太原理工考研信息,可以关注 工 重 号:巅峰尚学
2022年机械设计考研真题严重放水,整体试卷偏易,难度与20、19等年份类似,据反馈带传动分析题与17年分析题类似,选填基本是送分题,分析题4道中规中矩,无难度;受力分析题为整份卷子最难题目,此题为理工大习题集类似原题;最后3道计算题中规中矩。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四、复试12月底考完,2月上中旬出成绩,3月中旬出国家线,校线一般在5天左右出,3月底复试(一般是25开始)关于复试相关的官方公告
太原理工大学复试及录取后公告,关注图片右下角,工重号

复试流程复试占比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格,就直接被刷掉了!如果复试只有面试,初试复试比85-15,如果复试笔试面试都有初试复试比70-30.
(一)确认个人信息,需要提前准备证件。应届生:身份证、准考证和学生证(如无则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如无则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个人信息确定无误后,正式开始面试环节。
(二)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级身体健康状况考察就是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问题,相对简单,正常作答即可。
(三)专业知识能力考核【新增】(每人2道题,口头做答)首先会在电脑上弹出三个题(选择之前不知道题目),随后需要在三个题里边选择两个,之后需要你来作答。一般会有一些延伸,可能不止2个问题
(四)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如果上边的2个题答完还有时间,老师就会继续提问,之后的问题就会相对随意。大概就是做过的实验,去哪实习的,有没有参加过比赛啥的,一些基本的问题。老师们也会控制时间,如果专业课时间差不多,别的老师也会提醒。
(五)外语能力测试2021年每人大概只有1-2个问题,会有英文的自我介绍。
(六)面试结束,复试结束。————————————————————————————————
复试具体内容:
1、英语自我介绍,1-2分钟即可,这部分基本不占复试比例,即使答的不好关系也不大,自我介绍可以百度任意搜一个模板即可,大同小异举例:为什么考理工,太原你觉得怎么样,你家的情况,研究生有什么规划
2、思政,本部分也基本不占比例。就是政治的那些东西,随便聊聊3、专业课疫情影响,2020-2022都是线上进行,考察的范围形式都有局限性,疫情过去之后应该会恢复笔试+面试。2021之前,包括笔试+面试。2020是线上进行的笔试+面试。之前都是线下笔试的内容和面试高度重合,总结下就是:重点(机械原理,液压传动,机械设计),次要(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制图)复试相对简单,初试完了马上开始就是了。来得及,复试考的相对简单很多如果有笔试:把往年笔试真题考点总结下,刷对应的题库。我们复试资料里都有面试:问的都是一些概念类问题,不算难,没计算,参考下往年面试问题的难度,考点,把书多翻几遍,多背背。
例如:1、液压是溢流阀和减压阀的区别 2、二力杆,怎么算力 3、齿轮渐开线 4、四杆机构怎么变成曲柄滑块机构 5、理论力学三个研究方向 6、视图和定形视图的区别7、链节距和中心距的大小对链传动有什么影响 8、连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区别,为什么要限制最小传动角 9、滑动轴承的优点,主要应用于哪些场合 10、中心距不标准安装时,啮合角,重合度,传动比,齿轮间隙会不会改变 11、plc指令有哪些?举例说明 12、液压系统由什么组成淘宝那种好几百的复试资料,还有很多QQ群里卖的,复试真题题都没有,一般都是假的。4、除了专业课问题,还会问本科的实验、课设,毕设等还可能问你研究生规划,参加的竞赛,获奖情况、四六级等等复试资料,可以看下我个人资料————————————————————————————————————
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应届生应该尽早,因为在你毕业之前会有很多麻烦事等着你,消耗时间,浪费精力,往届生更是尽早,你得确保今年万无一失。尤其数学,3月份就得开始。不要看别人说的6、7月开始也来得及,你有学霸基因么,学习能力一样么,复习的有效时间能保证么。应届生(就是还没毕业的,你毕业之前有一大堆麻烦事等你,实习毕设期末等等,所以一定要提前,尽早准备)永远不要低估困难,高估自己!
公共课
1、英语英语的关键是做阅读,不管英语1还是2,你看看题型总结下就是阅读,写作在掌握一定单词量之后,就是阅读了,考前1-2个月背50篇范文,基础的单词量得背,过了四级,基础量就有了,剩下的单词可以在做阅读过程中背,常见的单词,词组,经典句子,抄下来,读30遍,你就形成永久记忆了单纯背单词效率低,当然,这个看个人情况,有人就喜欢记单词,我只是推荐一种效率高的方法(个人方法)
2、政治一般都是9月以后开始,参考资料:肖秀荣、徐涛、腿姐、风中劲草等等,任选一个就行,内容都差不多。政治说白了就是背,还有一句话:得选择得天下,政治选择题做好了,分低不了。具体方法:马原基本都是要背的,买一本小册子,考点狂背之类的。毛概一些经典的套话也是要求背诵的。小册子里都有。时政不多说了,模拟题里的做做就差不多了。考前一般各个机构都有模拟题(简单把各种模拟题都做好背好,50分以上没问题),简单搜集下你能找到七八种,也可以去咸鱼买一些电子版做做。选择记得刷题库,随便选个都行,记得刷2-3遍,1遍记不住,考场非常可能遇到原题的,而且很多。按这个思路复习下来,政治一般在60-70+
3、数学

视频课:一般是张宇、汤家凤,其实别的一些机构也不错,比如考虫等。听完课必须做题,要不然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大量反复做题,做完还要复盘总结,犯过的错一定要让它成为过去时。学习的关键字:练习,复盘总结,循环往复。最关键的是基础要打牢,很多人定理没搞明白,最简单的一些练习题没做,直接上难度,这是绝对不行的。高数课本的定理其实讲解的挺好,或者你看视频,讲解也非常深刻,看完还是一定记得做题,从简单的题开始,玩游戏也是这么个流程,不打小怪,直接砍boss那是不可能的。学霸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不多说了参考资料:太多了。随便选一个做2-3遍吧。技巧上面说过了。比较推荐的:660,这个是必做的。很多大神喜欢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尤其超级大神。这也不是说别的不好。
很多人还觉得复习全书内容比较混乱最后说下模拟题:数学做题不能停,尤其考前,各种模拟题也是眼花缭乱,模拟题是为了保持手感,灵敏度,查漏补缺,不是为了打击自己,考前千万不去扣太偏太难的题目。很多超级大神也都总结了:每年的真题,基础题目还是占大部分,你把这些分数都拿到,那也是一种优秀!对于一些经典题目,背下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最后补充一句:不要偏科,这种遗憾千万不要留下。每年都有少数人,被单科卡主。英语它不难,只是你不给它时间,多给它时间,肯定低不了。
最后给二战的一句话:二战是为了找出一战的问题,真正的解决它。不是让你简单的单曲循环,再来一年!最后给所有人一句话:选一个合适的学校,考上那才是真实的,可以触摸的!这句话,希望你们不要一年以后才明白!学校给你提供的是一个平台,一般来说,211或者双一流已经够你折腾,以后有多大的发展,取决于你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