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哪些冷门小众的三字词语?3.0

2023-03-07 23:12 作者:付与明年  | 我要投稿

 

青管梦、凌霜侯、涧底松、顷刻酒、尔汝交...... | 有哪些冷门小众的三字词语?第四弹!

驭风襟、木野狐、钓鳌客、囊底智、鹿鸣宴...... | 有哪些冷门小众的三字词语?第五弹!


1、「青管梦」

《南史·文学传·纪少瑜》:“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其文因此遒进。”后因以“青管梦”誉非凡的文才。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蔡君謨娶余祖姑清源君,而赴漳南幕。余曾祖通议尝赠之诗曰:‘藻思旧传青管梦,哲科新试碧鷄才。’”

 

2、「贯金石」

谓金石虽坚,亦可穿透。形容精诚之力伟大无穷。

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復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3、「西山爽」

性格疏傲,不善奉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后因以“西山爽”言人性格疏傲,不善奉迎。亦省作“西爽”。

 

4、「青禁客」

指朝廷贵官。

明·王世贞《太保刘文安公挽诗》之十:“即看青禁客,来傍素王宫。”

 

5、「辛夷车」

谓以辛夷木制成的车子。极言其华贵雅洁。

《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貍,辛夷车兮结桂旗。”洪兴祖补注:“以辛夷香木为车,结桂枝以为旌旗也。”

 

6、「两岐歌」

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唐·包何《和孟虔州闲斋即事》:“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

 

7、「三绕鹊」

绕树三匝之鹊。喻无所依靠者。

语出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之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8、「郑氏虫」

指文辞训诂之学。因东汉郑玄广注典籍、质于辞训,故称。虫,表示小技,含有轻视之意。

明·徐渭《奉答青州赠鼉矶研》:“醉来好醮张颠髮,老去羞笺郑氏虫。”

 

9、「凌霜侯」

谓柿树。明太祖所封。

明·赵善政《宾退录》卷一:“太祖微时,至一村,人烟寥落,而行粮已絶。正徘徊间,见缺垣有柿树,红熟异常,因取食之。后拔采石,取太平,道经此村,而柿树犹在,随下马,解赤袍以被之,曰:‘封尔为凌霜侯。’”

 

10、「六月债」

旧时民间有“六月债,趁热还”的谚语,意谓农民六月借债,须承诺秋收后偿还。后常借以比喻报应迅速。

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六月债,还得快。禀老爷,打多少?”

 

11、「照夜玑」

夜明珠。

唐·李朝威《柳毅》:“洞庭君因出碧玉箱,贮以开水犀;钱塘君复出红珀盘,贮以照夜玑。”

 

12、「劫鼠仓」

挖掘鼠仓取粮。谓灾荒严重时饥民四出百计求食的行动。亦作“刼鼠仓”。

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天復中,陇右大饥。其年秋稼甚丰,将刈之间,大半无穗,有就田畔斸鼠穴求之,所获甚多。於是家家穷穴,有获五七斛者,相传谓之‘刼鼠仓’。饥民皆出求食,济活甚众。”

 

13、「宝相枝」

一种毛笔的名称。

宋·陶谷《清异录·宝相枝》:“开平二年,赐宰相张文蔚、杨涉、薛贻(矩)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14、「涧底松」

涧谷底部的松树。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

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15、「山谷臣」

隐士的自称。

《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太祖辅政,悦欢风教,徵为扬州主簿,遣中使迎欢。及践阼,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言既尽矣,请从此退。’”

 

16、「顷刻酒」

(1)神仙传说中称倏忽酿成的酒。

唐·蒋防《幻戏志·殷七七》:“殷七七,名天祥,又名道筌。尝自称七七,俗多呼之,不知何许人,亦不测其年寿,面光白若四十许人……每日醉歌曰:‘琴弹碧玉调,药鍊白朱砂。解醖顷刻酒,能开非时花。’宝(周宝)试之,悉有验。”事亦见《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引南唐沉汾《续仙传》、《太平广记》卷五二引南唐沉汾《续仙传·殷天祥》。

(2)一种用树叶裹糯米经细嚼而酿成的酒。饮之顷刻大醉,故名。

清·钮琇《觚賸·顷刻酒》:“臺湾所属之澎湖,其对岸皆猺獞部落也。中国有贾於其地者,必设席於家,延之环坐,置盆水席中,主人之妇,出採树叶,裹糯米少许,纳口细嚼,吐於盆。主人与客共酌,初饮淡泊无味,顷之面颊发頳,皆酩酊而散,谓之顷刻酒。”

 

17、「木齿丹」

养生家称木梳。

宋·陶谷《清异录·器具》:“修养家谓梳为木齿丹。”

 

18、「每事问」

遇到每件事情都要请教。《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后用以指遇事多做调查研究。

陶行知《每事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9、「泣向隅」

向:对着;隅:角落;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比喻非常孤立,孤独,得不到机会或者怀才不遇而失望地哭泣。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20、「尔汝交」

指不拘形迹的亲密友谊。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鲍溶》:“与李端公益少同袍,为尔汝交。”

 

21、「卿士月」

即卿月。(卿月:月亮的美称。亦借指百官。)

宋·范仲淹《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名品久参卿士月,部封全属斗牛星。”

 

22、「一犂雨」

春雨。雨量足够开犁耕种,故名。

宋·苏舜钦《田家词》:“山边夜半一犂雨,田父高歌待收获。”

 

23、「千金字」

千金一字,形容文字价值极高。用以比喻文章佳作之精妙。

吕不韦使门人作《吕氏春秋》,然后在咸阳城各城门口贴出布告,悬千金于其上,延请诸侯、游士、宾客等,凡有能增一字或减一字者,奖赏千金。这便是“千金字”的来历,用以比喻文章佳作之精妙,后人多有沿用。

 

24、「杨朱路」

泛指歧路、分别的路。

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亦作“杨朱陌”。

 

25、「古月轩」

清代珐琅彩器的通称。有瓷胎、料胎(即玻璃胎)、铜胎、金胎之别,以瓷胎最为名贵。始于康熙时仿西方珐琅器,故名珐琅彩。

 

26、「三寸气」

犹言一口气。借指生命。

唐·吕岩《七言》:“解接往年三寸气,还将运动一周天。”

 

27、「牛渚咏」

誉称他人的诗作。

典出《晋书·文苑传·袁宏》:袁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以寄其情怀。

《晋书·袁宏传》:“(袁宏)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诸,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称咏人有才。

 

28、「驭风襟」

指代仙人。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韩退之文二首,不见于集……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29、「木野狐」

对棋盘的戏称。

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二:“奕者多废事,不论贵贱嗜之,率皆失业。故人目棋枰为木野狐,言其媚惑人如狐也。”

 

30、「倚天剑」

形容极长的剑。语本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唐·李白《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

 

31、「第三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

 

32、「千日酿」

指美酒。

明·高启《吴中亲友远寄新酒》诗之一:“上国岂无千日酿,独怜此是故乡春。”

 

33、「不二门」

同“不二法门”,佛教用语,“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意思是说,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后来用作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唐·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34、「钓鳌客」

钓:钓钩;鳌:传说海中的大龟。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李白闻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丝?’白曰:‘……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

 

35、「瓜蔓水」

指农历五月黄河水汛。泛指农历五月的一般水汛。

《宋史·河渠志一》:“五月瓜实延蔓,谓之瓜蔓水。”

宋·梅尧臣《送李载之殿丞赴海州榷务》:“瓜蔓水生风雨多,吴船发棹唱吴歌。”

 

36、「海底眼」

比喻事情的底细、内幕或隐秘。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小妖见说着海底眼,更不疑惑,把行者认作一家人。”

 

37、「三不惑」

谓不为酒、色、财三者所迷。

《后汉书·杨秉传》:“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復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38、「囊底智」

谓老年之馀智。古谓多谋为智囊,故称。

《晋书·慕容垂载记》:“于是议征长子。诸将咸谏……及闻慕容德之策,笑曰:‘吾计决矣。吾且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不复留逆贼以累子孙也。’”

 

39、「宁馨儿」

原意是“这样的孩子”,后来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

《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媪,生宁馨儿!’”

 

40、「牛眠地」

指卜葬的吉地。

《晋书·周访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言讫不见。”

 

41、「哑羊僧」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诤,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42、「扬州鹤」

形容如意之事。

《渊鉴类函·鸟·鹤三》引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43、「泽畔吟」

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

《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44、「马蹄金」

铸成马蹄形的黄金。荔枝的一个品种。

《汉书·武帝纪》:“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唐·颜师古注:“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铸为麟足马蹏之形以易旧法耳。今人往往于地中得马蹏金,金甚精好,而制巧妙。”

清·陈鼎《荔枝谱·四川》:“马蹄金产叙州府山中,上大下小,如马足,皮如金色,味甚佳,核小肉厚,为叙郡冠。”

 

45、「青牛师」

指老子。指东汉方士封君达。

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壁图>》:“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

《后汉书·方术传下·封君达》:“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者,皆方士也……君达号‘青牛师’。”

 

46、「鹿鸣宴」

旧时科举考试后,由州县长官宴请主考官、学政及中式考生的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经小雅鹿鸣篇,故称为“鹿鸣宴”。亦作“鹿鸣筵”。

据《新唐书·选举志上》载:“每岁仲冬……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絃,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47、「东坡纸」

宋神宗熙宁四年正月,宫中要买“浙灯”四千余盏,并令减价强行收购。时任开封府推官的苏轼上《谏买浙灯状》,指出:“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卖灯之民,例非豪民,举债出息,畜之弥年,衣食之计,望此旬日。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状上,买灯之事竟罢。后因称谏书为“东坡纸”。

宋·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十里沙河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48、「寰瀛图」

全国地图。

《太平广记》卷七四引《慕异记·陈季卿》:“(陈季卿)访僧于青龙寺,遇僧他适,因息于暖阁中……东壁有寰瀛图,季卿乃寻江南路,因长叹曰:‘得自渭泛于河,游于洛,泳于淮,济于江,达于家,亦不悔无成而归。’”

 

49、「楚巫娥」

指巫山神女。

元·乔吉《水仙子·嘲楚仪》:“望朝云,行暮雨,楚巫娥挪取些工夫。”

 

50、「中林士」

在野隐居的人。

《晋书·愍帝纪赞》:“是以汉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

有哪些冷门小众的三字词语?3.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