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备考阶段成绩忽高忽低,还在归结为粗心大意?
中考数学|备考阶段成绩忽高忽低,还在归结为粗心大意?
中考备考还在紧张地进行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到底成果怎么样?通过月度的考试或平时的测试,很多同学还是陷入了犯难的境地。毕竟复习的时间也有很长一段,但是其效果却不太理想。针对不同章节的复习,成绩忽高忽低,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与期,很多人究其原因为刷体量的不够,或者是自己在考试当中因为疏忽而造成的丢分,其实并不然。

导致成绩忽高忽低的因素其实有很多,唐老师今天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基础掌握不牢固。

进入中考备考阶段,特别是第一轮的复习当中,对于知识点的复习必须是全面的,很多同学不重视这个阶段的复习,很多知识点觉得自己已经掌握过,所以当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就粗略的带过,以至于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上并没有做出更多的努力。单考到以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和题型时,由于理解的不透彻和深度不够导致对这部分知识的输出并没有做到最大化。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地方容易丢分或得分,并不是很全,丢掉了部分的分值,这是非常可惜的。

对于基础不牢固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知识点的应用。没有达到既定的要求,虽然知识点背诵得非常熟练,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如何去用?在什么情况用?一使用的步骤是什么?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只知道涉及到了这个考点,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是无从下手,这是复习当中比较严重的现象之一。

其次,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陌生。
简单的一个知识考点在同学们的眼中。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两个基本的知识点甚至更多联系在一起时,就变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难题,究其原因就是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缺乏更多的理解和实际的操作应用。这就是唐老师在具体的题型解析当中讲到的在读题时,针对每一个条件能够得出的结论进行初步的推断。

然后再结合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来进行下一步的解题思路的形成是解题的最佳方法,其效率最高。但如果其中一个知识考点理解不透彻,跟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现问题,那么这个题型在解题过程当中就会出现思路的卡壳。想要得到完整的答案或得到全部的分数就会出现阻碍。
第三,忽略了错题重要性。

不管是作业当中还是考试当中出现的错题,其实就是我们学习和复习当中的一面镜子,能更好地反映我们在学习和复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细致的分析,那么对自己学习和复习的了解其实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得到。最真实的反应,对于下一步的复习也是存在影响的。
从小学开始学习数学,开始老师就一直强调错题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同学觉得错题会影响心情。但看到错题时,就像揭开了自己的伤疤一样,心里是特别难受的,很少有同学真正静下心来去反思自己。为什么会错误?错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所以成绩忽高忽低的同学,你是否已经放了这样的错误,现在改正还来得及,相信在错题集的整理和分析过程当中,你会更加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在复习当中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会让自己的基础更加的牢固。

总之,对于中考复习阶段更多的要放在基础的巩固和解题技巧的提升上边。但是这部分想要做到其时,需要大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存在相同的问题,但是想要做到更精准的复习,节省时间,那么针对个人情况的错题整理以及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不同阶段的同学错题和存在问题的部分并不是都相同。
只要认真地解决以上的三个问题,那么对于成绩忽高忽低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巩固基础一直是中考复习的重要内容。